酮疹|原因、預防、改善解決|最全面最系統最科學的詳解

酮疹,醫學名:色素性癢疹(PP),從名稱可以看出它的特點,一是可能產生色素沉著,二是瘙癢。

需要說明的是,這不是低碳水飲食或生酮飲食常見的問題,因為只有極少數人會遇到它,但對於遇到它的人來說,則顯得非常煩人。今天我們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一,病理學背景

色素性癢疹(PP),也稱為長島病,是一種罕見且病因不明的炎症性皮膚病,於1971年被首次在文獻中描述。(文獻1,Nagashima M.1978)

而最早注意到色素性癢疹與酮症有關的是Teraki等人,他們在1996年的一份文獻中報告了10例色素性癢疹病例,其中有8例通過節食、食慾不振或胰島素依耐型糖尿病誘發了酮症。(文獻2,Teraki Y.1996)

最近的系統評價文獻顯示,色素性癢疹呈現以下特徵:(文獻3,Asfandyar Mufti.2021)

  • 1,反復出現瘙癢性皮疹,可通過網狀色素沉著過度消退。
  • 2,它最常見於年輕女性,通常是東亞血統。這可能與東亞區域報告此病例更多有關。
  • 3,儘管PP 形態多樣,但通常表現為紅斑丘疹或斑塊,結合形成網狀圖案。
  • 4,最常見於背部、胸部和頸部。
  • 5,早期病變表現為淺表血管周圍中性粒細胞浸潤,而晚期病變則包含淋巴細胞浸潤和噬黑素細胞。
酮疹常見於胸部,頸部,背部等淋巴結集中的部位

除了與可能會誘發酮症的疾病(如節食,斷食,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神經性厭食症,減肥手術,妊娠劇吐)有關,其他可能導致色素性癢疹(PP )的疾病還包括

  • 1,糖尿病
  • 2,成年斯蒂爾病(AOSD)
  • 3,荷爾蒙變化,如懷孕,月經期間以及多囊卵巢綜合徵
  • 4,幽門螺桿菌
  • 5,乾燥綜合徵

除了內源性因素外,還有某些外源性因素可能導致色素性癢疹(PP)

  • 1,高溫出汗
  • 2,衣物摩擦,對某些衣物成分過敏。
  • 3,接觸過敏原(如鎳過敏,花粉過敏)

由以上病理學背景,我們可以看出:

  • 1,色素性癢疹,並非生酮獨有的症狀。
  • 2,它出現的確切機制尚未確定,仍需要更多更全面的研究來進行論證。

二,酮疹的四個階段

因為本文主要是為解釋生酮飲食期間出現酮疹而寫,故下文中均用“酮疹”替代“色素性癢疹”

通常來說,酮疹會經歷4個階段,這對於我們預防酮疹,有很大的意義。

1,早期病變

在這個階段,皮膚出現淺粉色凸起的皮膚損傷,看起來像划痕。這個階段經常被忽視,因為它看起來像輕微的皮疹或划痕。

2,充分發展的病灶

這是人們擔心的全面皮疹,因為它更具侵略性。在這個階段,皮膚被稱為丘疹的明顯紅色皮膚病變侵染,有時丘疹會包括充滿液體的囊腫,或者更罕見的是充滿膿液的囊腫。

3,解決病變

當皮疹消退時,結痂和鱗狀丘疹將取代紅色病變。丘疹也會開始變深。

4,晚期病變

皮膚留下比雀斑更大的網狀黑斑,稱為“網狀色素沉著過度”。發生這種情況時,皮疹幾乎完全癒合。皮疹消失後色素沉著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但皮膚最終會恢復正常。

酮疹的四個階段

了解酮疹階段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在早期病變時就改變執行下面的改善策略,遏制它。

三,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酮疹?

如前所述,目前關於酮疹(色素性癢疹)的科學研究嚴重不足,因此確切的原因尚不清楚。

然而,因為在許多色素性癢疹患者中,有部分患者都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了酮症(生酮狀態),這引發了一個推測,認為酮體(主要是丙酮)可能通過中性粒細胞在誘導血管周圍炎症中發揮作用,(文獻5,Abbass M.2015)。

但是這個推測,無法解釋2個問題

1,為什麼有些沒有生酮的人,也會出現色素性癢疹。

2,色素性癢疹為什麼大部分都出現在某些特定部位。

根據現有的科學文獻,以及國外生酮論壇和生酮飲食專家的研究,再加上我們多年的經驗,我認為在生酮飲食期間出現酮疹,可能有下面這些因素:

1,腸道微生物重組。

根據2020年發表在《Cell》上的高質量研究顯示:生酮飲食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組,導致腸道Th17 細胞減少。(文獻8,Ang QY.2020)研究人員發現,不同的飲食導致腸道微生物發生顯著變化。總體細菌負荷沒有差異,但特定物種發生了顯變化。其中,雙歧桿菌在生酮飲食中的下降幅度最大。在小鼠中,雙歧桿菌會產生Th17 細胞,即在炎症和自身免疫反應中起作用的免疫細胞。通過減少雙歧桿菌,生酮飲食可以減少Th17 細胞,減少腸道炎症

其他研究顯示生酮飲食期間,腸道擬桿菌門的相對豐度都會增加,而厚壁菌門的豐度會降低。(文獻6,7)

腸道細菌重組,以及少數不利於健康的細菌死亡和釋放的毒素,有可能是導致色素性癢疹的原因之一。

腸道微生物在生酮飲食期間會發生良好變化

2,念珠菌死亡

念珠菌是一種假絲酵母菌,以糖為生,所以它視生酮飲食為敵寇。

如果你是一個念珠菌大量生長的人,那麼你可能會遭受念珠菌死亡的困擾。

這些毒素和炎症的突然增加可能足以引起皮膚的外在反應,例如皮疹。

念珠菌導致的皮疹,與色素性癢疹非常相似,它同樣聚集在腹股溝、臀溝、腋窩及乳房下等皺褶部位。局部有界限清楚的濕潤的糜爛面,基底潮紅,邊緣附領口狀鱗屑。

外周常有散在紅色丘疹、皰疹或膿皰。

念珠菌皮疹

3,肝臟排毒到膽汁中

膽汁在肝臟中產生並儲存在膽囊中。它有兩個主要功能:消化小腸吸收的脂肪和釋放肝臟處理的毒素。由於許多不同的因素,許多人會出現膽汁流動緩慢的情況。

當你執行生酮飲食時,膽汁流量恢復(因為需要消化更多脂肪),會從肝臟帶走更多毒素。如果你突然採取高脂肪飲食,那麼這可能會刺激快速釋放膽汁而充血的膽囊,從而將毒素傾倒到消化道中。這種毒素的快速釋放可能是炎症性皮疹的原因。

膽汁的主要功能

4,膽管阻塞導致膽汁流動不良

正確消化脂肪需要膽汁。膽管阻塞膽汁流動不暢的常見跡象之一是皮膚發癢。可能是飲食脂肪的突然增加對肝臟和膽囊造成太大壓力。

當膽囊充血時,這會導致一種稱為自粘蛋白(ATX) 和溶血磷脂(LPA) 的化合物升高,這兩種化合物都會導致皮膚瘙癢。(文獻10,Kremer, A.2012)

膽汁流動不良也會導致一種叫做P 物質的物質升高,這種物質可以進入血液並引起皮疹和濕疹樣症狀。升高的P 物質也會對腸道細菌產生負面影響,這也會對皮膚產生影響。改善膽汁流量對於降低酮疹的可能性至關重要。

膽管阻塞會導致膽汁流通不暢

5,汗液中的丙酮

酮疹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您的皮膚可能對丙酮有負面反應。丙酮是您的身體在進入酮症時開始製造的三種酮之一。在酮症的開始適應階段產生的丙酮量要高得多,並且不能提供有效的能量來源。

它也是許多人生酮後出現口氣的原因。丙酮也會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引起皮疹。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酮疹經常出現在汗液容易積聚的區域。

不過丙酮水平應該會隨著你的身體對酮體的利用率提高而降低。隨著時間的推移,酮症呼吸和酮症皮疹都會自行消退。

丙酮粘著在皮膚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

6,脂肪細胞釋放儲存的毒素

類似於毒素如何儲存在膽汁中,身體也會將毒素儲存在脂肪組織中(文獻11,La merrill M.2013 )。殺蟲劑、重金屬和其他毒素等物質會積聚在脂肪組織中。當您採用生酮飲食時,您可能會很快消耗掉這些脂肪沉積物。通常,這些毒素都儲存在脂肪組織中,因為肝臟一開始就無法有效地處理它們。

如果你開始生酮後,分解大量身體儲存的脂肪,相當於突然將這些毒素傾倒到血液中(文獻16.Imbeault P.2001),它們將需要一條通道才能排出。如果肝臟不能處理掉這些毒素,那麼這些毒素要么會重新通過淋巴系統分佈在全身,要么會通過汗水排出。

這是另一個可能的解釋,為什麼酮疹往往發生在淋巴結集中的位置,而這些部位,恰好也是汗液容易堆積的部位

酮疹似乎更容易在淋巴結更集中的部位發作

7,營養缺乏。

膽汁流動不良,脂肪消化下降,同時會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等)吸收不良,而脂溶性維生素,幾乎都與皮膚的健康有關。維生素A缺乏會導致皮膚粗糙,色素沉著,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銀屑病和炎症,維生素E對皮膚同樣至關重要。

此外,不可忽視的維生素B2,維生素B2的活性形式有FMA(黃素單核苷酸)和FAD(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兩種形式,它們是脂酰輔酶A脫氫酶的輔基,對脂肪酸的代謝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脂肪吸收不良的人似乎更容易有皮膚問題

8,其他因素

高組胺食物過敏,鎳過敏等。

四,如何科學應對酮疹?

由於酮疹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因此也缺乏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根據文獻以及生酮飲食方面專家的意見和我們自身長期的實踐經驗,我們認為下列方法可能會對酮疹有效。

1,大量喝水,增加排尿。

由於大部分剛開始生酮的人,會經歷輕度脫水,因此還應該額外補充鹽分,推薦每天至少額外喝500毫升+3克鹽的淡鹽水

酮疹的一部分原因是丙酮通過皮膚排出,這間接性的解釋了為什麼酮疹會集中在汗液更容易堆積的部位,而丙酮多餘在生酮新手中很常見。

而鹽,是許多剛開始生酮的人,最容易忽視的一項營養,它對預防酮流感能起到積極作用

推薦每日至少額外喝500毫升+3克鹽的淡鹽水

2,降低脂肪攝入

如果你的脂肪攝入量所提供的卡路里,超過整個卡路里構成的80%,則你有可能攝入太多脂肪,產出了太多酮體,這其中包括太多的丙酮,所以適當降低你的脂肪攝入量,將脂肪攝入量減低到50-60%,這仍然足以維持生酮狀態。

3,多吃對腸道有益食物

如:綠葉蔬菜,螺旋藻,小球藻,薑黃,大蒜,骨頭湯,發酵食品等。多吃的意思,是經常吃,而且大量吃。

簡單列表如下:

深綠葉蔬菜:菠菜、生菜、羽衣甘藍、芝麻菜、西藍花、菠菜、包心菜、茄子、西芹等,更多選擇可參考:酮塑生酮飲食地圖

骨頭湯:任何骨頭熬的骨頭湯,骨湯是最適合腸道癒合的食物之一。這種傳統上慢煮的肉湯含有大量明膠和膠原蛋白,它們是我們結締組織的組成部分,包括構成我們胃腸道的組織。

生大蒜、洋蔥和大蔥:這些——連同菊苣根、菊芋和蒲公英綠等其他生蔬菜——都被稱為益生元,是一種膳食纖維,可以餵養腸道中的有益細菌。IBS(炎症性腸病)患者應避免這類食物。

發酵食品:如酸菜,泡菜,酸蘿蔔等,發酵食品可能是對腸道健康最好的食物,酸菜、泡菜或甜菜格瓦斯都是很好的起點。“發酵”只是意味著食物經過一個自然過程,其中細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將糖轉化為酸。這個過程會促進腸道中益生菌或有益細菌的生長。 

酸菜酸蘿蔔等發酵食品是對腸道非常有益

4,多吃促進排毒,抗炎的食物

小球藻和螺旋藻:小球藻是已知最高的葉綠素來源,這使得它非常適合支持血液的解毒。它還可以支持肝功能,促進腸道中的積極微生物平衡,並增強免疫系統。

蘋果醋和檸檬汁:蘋果醋和檸檬汁含有有機酸,有助於排毒並有助於腸道內的微生物平衡。許多人注意到,當他們定期使用這些東西時,他們的皮膚刺激和瑕疵要少得多。

生薑,薑黃:薑黃有很不錯的抗炎效果,定期使用薑黃有助於在體內建立抗炎平衡,並可能減輕酮疹。2013 年的一項研究觀察到,薑黃素是薑黃的成分之一,可能對牛皮癬和濕疹等皮膚病有治療作用。(文獻17.Nguyen TA.2013)

omega-3(歐米伽-3)脂肪酸:具備強大抗炎特性的脂肪酸,源自植物的omega-3脂肪酸吸收率及利用率都非常低,因此推薦動物來源的omega-3,不太推薦使用魚油,一來不確定原料是否優質,二來不確定加工過程中是否被氧化。推薦通過每週吃2-3次魚來提高omega-3脂肪酸的攝入,沙丁魚、鮭魚、金槍魚以及其他富含脂肪的魚,如三文魚,鯡魚,鯖魚,鱈魚,秋刀魚等。此外,紫蘇油,亞麻籽油,奇亞籽油,印加果油,夏威夷果仁油,核桃油等omega-3含量都非常高,以紫蘇油和亞麻籽油含量最高。

沙丁魚omega-3脂肪酸含量很高,是營養豐富的深海魚

5,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礦物質:鈉、鉀、鎂、鈣。開始生酮飲食後,這些礦物質的含量會很快下降。由於它們對能量和細胞功能至關重要,因此您需要將這些補充劑添加到您的飲食中。

維生素:如前所述,尤其要注意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D,E以及維生素B2,酮疹是一種皮膚炎症反應,這些維生素非常適合調節皮膚炎症。

6,補充外源性膽鹽。

如前所述,膽管阻塞或膽汁酸分泌不足,會導緻小腸中膽汁利用不足,膽汁不足的情況下會帶來2個問題,1是脂肪消化速度下降,2是排毒能力下降(膽汁帶著毒素從糞便中排出。)

所以,對於膽汁分泌不足,或膽汁利用受阻而誘發的酮疹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的。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膽汁流動不良(膽管阻塞)?

  • 1),皮膚或眼睛變黃。
  • 2),莫名瘙癢。
  • 3),淡褐色尿液。
  • 4),疲勞。
  • 5),發燒或盜汗。
  • 6),快速消瘦。
  • 7),腹痛,尤其常見於右側肋骨下方。
  • 8),油膩或粘土色大便。
  • 9),食慾大幅下降。

7,膳食纖維。

這值得單獨列出來,並且重點強調,事實上,因為食物組(碳水化合物)的限制,很多人不一定能攝入足夠量的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對每個生酮的人重要性不亞於優質的脂肪。甚至我們可以將膳食纖維提升到與優質脂肪對生酮益處的同等地位。

因為膳食纖維,有利於以下幾個方面

1),不能被小腸消化的膳食纖維,恰恰是大腸許多細菌最喜歡的食物,它們通過吃膳食纖維,得到能量補充,維持腸道生態平衡。僅此一點,就值得我們珍惜。

2),膳食纖維幫助腸道排毒,不論是肝臟排出的毒素,還是脂肪排出的毒素,都需要想盡辦法從體內排出,而排出的渠道,不外乎通過尿液,糞便以及通過淋巴組織從皮膚等渠道排出,而其中,最主要的渠道是通過肝臟利用膽汁與毒素結合,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因此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保持大便通暢,是重中之重。

3),膳食纖維在大腸被細菌們食用,然後細菌們進行反哺,產出短鏈脂肪酸,而短鏈脂肪酸,是結腸上皮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因此它對於腸道健康非常重要。

建議每天吃20克亞麻籽粉或圓苞車前子殼粉,也可以適量使用低聚果糖和菊粉。

圓苞車前子殼粉是膳食纖維含量非常豐富的食物

8,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採取1:1的比例,即在飲食結構中,脂肪供能佔比50%,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供能佔比50%;此方案為2018年發表的一個醫學案例研究(文獻12.Maco MW.2018),一位18歲的日本男子,以2:1的脂肪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比例進行生酮飲食,以治療頑固性的癲癇發作,執行生酮飲食不久後該男子癲癇發作得到控制,但開始出現酮疹。隨後醫生將其飲食結構調整到1:1,此後酮疹一直處於緩解狀態。

9,使用養肝護肝的草藥:

如奶薊草、蒲公英、蕁麻、金錢草。提升肝臟的健康和代謝能力,這對某些肝臟氧化能力不足,導致β-羥丁酸轉化不足(即尿酮很高,血酮很低)的人也同樣有效。在乙酰乙酸脫氫轉化為β-羥丁酸時,需要NADH提供氫,而肝臟NADH濃度,與肝臟的氧化能力有關。

奶蘚草及其提取物是養肝護肝的優秀成分

10,避免出汗和皮膚刺激:

由於汗液中的丙酮是皮疹的主要誘因,因此最好不要出汗,或者至少避免長時間接觸汗水。如果你出汗了,一定要在洗完汗後直接淋浴。

穿適合氣候的舒適衣服,這樣你就不會出汗過多。適當時使用空調。

避免任何刺激皮膚的化學物質或產品。

避免抓撓皮疹部位,越抓越癢,如瘙癢難受,建議降溫處理。如冰袋。

及時沐浴是預防丙酮堆積的好辦法

11,給它一些時間。

如果酮疹發作是因為酮體利用不充分,導致有太多乙酰乙酸脫羧變成丙酮,而丙酮又從皮膚中排出引起,那麼隨著你的身體,對酮體的利用率越來越高,丙酮產出則越來越低,最終影響消失。

如何判斷丙酮是否偏高?

聞聞你的口氣,有沒有爛蘋果味或指甲油味或金屬味,丙酮除了通過皮膚排出,還會通過呼吸以及尿液排出。因此增加飲水量,促進排尿量,也是排泄丙酮的最佳方式之一。

丙酮會通過呼吸排出,使口腔出現難聞的氣味

12,退酮。

如果上述步驟不夠有效,退出酮症將在一兩天內可靠地治愈該問題。這可以通過每天吃大約50 克或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來完成。為了仍然獲得生酮飲食的大部分好處——至少對於減肥和逆轉2 型糖尿病——你可以做更自由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每天50-100 克碳水化合物)並增加間歇性禁食。

13,藥物治療— 不太推薦。

多項研究(文獻13.14.15)發現某些類型的抗生素在治療酮疹方面非常有效。但是,你應該記住,濫用抗生素是有害的,所以這個選項應該是你最後的選擇。

14,其他偏方:

偏方的意思是沒有科學依據或依據太少,僅適合個別人,可能不具備普遍性。如下:

  • 喝泡菜汁
  • 用蒜泥塗抹患處10分鐘,再沖洗乾淨
  • 避免吃高組胺食物和高鎳食物,如不吃雞蛋,不吃紅肉。
  • 大劑量魚油
  • 吃沸石粘土
  • 針灸
  • 外用茶樹油
  • 外用椰子油

五,生酮新手應該如何預防酮疹?

如前所述,由於酮疹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因此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來預防它。但是,既然你知道了可能的觸發因素,那麼你可以執行以下操作:

1,慢慢入酮:

如果你以前從未這樣做過,請不要長時間大幅度或快速地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消耗。你可以逐漸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直到你能夠進入並保持酮症而沒有酮疹的跡象。

2,注意酮疹跡象。

一旦你看到酮疹的跡象就增加你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以防止它進入更發達的階段。

3,補充充足全面的營養

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和維生素B2。

至少在開始生酮飲食的最初幾週內遵循這些步驟。

記住:酮疹並非生酮獨有。而且你不太可能會出現酮疹,因為它往往很少見。

最後幾句:

出現酮疹的概率不足3%,這說明它是一個概率極低的症狀,同時也不危及健康和生命安全。

但這並非說這個問題不重要,事實上,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件事都非常重要,也值得我們重視,更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去解決,希望通過這篇文章,你能有所收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