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串、小酥肉、薯條、炸牛奶、天婦羅……讓人欲罷不能的美食裡,永遠有「炸物」的一席之地。
食物遇到油的瞬間變得酥脆爽口,帶來高熱量、高脂肪的同時,營養也在不斷流失。
為你分析油炸過程是如何破壞營養的。
內容目錄
食物一油炸,營養素沒了
高溫油炸過程,一邊破壞營養素,一邊生成有害物質。
破壞絕大多數維生素
其中維生素B1幾乎全軍覆沒,維生素B2也損失過半,這兩種維生素在肉類食物中含量豐富,且屬於國人容易缺乏的維生素。
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K、胡蘿蔔素、番茄紅素,還有魚肉中有益心血管健康的歐米伽3脂肪酸,在油炸後也會大打折扣,損失率可達30%~80%。
產生有害物質
高蛋白質食物容易產生致癌物雜環胺,澱粉類食物產生有害物丙烯酰胺,油脂持續受熱,會發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油脂氧化聚合產物,比如具有致癌作用的苯並芘。
油炸過程還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對心臟健康十分有害;以及大量致衰老物質,比如糖化反應末端產物(AGEs),長期吃會加速人體衰老。
食物熱量大大提升
油炸過程中,食物內部的水分快速蒸發,而蒸髮帶來的空隙,則被油脂填入。帶來鬆脆口感的同時,也意味著高熱量、高脂肪,促進肥胖發生。
食物油炸前先“加濕”
油炸前增加一個操作——加濕,讓食物表層水分含量變高,可以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
比如炸饅頭片時,表層裹蛋液再下鍋;炸肉炸魚時也可以先掛澱粉漿再下油鍋。這種做法可減少油脂進入食材,也能減少有害物的產生。
常見炸物吸油率
食物 | 吸油率 | 食物 | 吸油率 |
炸麵包片 | 80% | 炸土豆片 | 15% |
炸散雞蛋 | 43% | 炸魷魚圈 | 15% |
炸小蝦 | 35% | 炸魚 | 13% |
炸香菇 | 23% | 炸春捲 | 12% |
炸蓮藕 | 19% | 炸茄盒 | 17% |
炸麵包片的吸油率高達80%。也就是說,100克的麵包片(約兩片切片麵包)能吸80克油。
要注意的是,裹了麵糊、麵包糠的香脆外層,吸收了最多油脂,也含最多的丙烯酰胺和AGEs 等物質。
它們對內層的食材產生保護,使內層沒有過度受熱,有害物質也很少。
因此在吃炸物時,把香脆外層去掉,風險就會減少;只不過去掉它們再吃,口感上就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5件事降低吃炸物危害
偶爾吃一次油炸食品不必覺得有太大負擔,但對於炸物,能少吃就少吃,如果特別想吃,做到以下幾點有助減少危害。
不要用煎炸剩油炸食物
煎炸的油經過高溫加熱,會產生有毒的油脂氧化產物,再次高溫加熱,氧化反應的速度會大大加快,產生更多有害物質。
用飽和脂肪更多的油來炸
最好用飽和脂肪多一些的油來炸,比如椰子油或棕櫚油,有助減少致癌物和氧化產物的產生。
但引入大量飽和脂肪酸也不利於健康。所以,只能說減少危害,而不能說消除危害。
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含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耐熱性較差,油炸時產生的有害物質反而更多。
食物要低溫放入
低溫放入、溫度升高後取出,比如炸花生米是冷油放入,炸到淺黃色,聽聲音不再是“噗噗”響就要馬上撈出控干晾涼,否則很快就糊了。
這種做法可以有效控制食物“喝油”,減少食用油攝入量。
偶爾用空氣炸鍋代替油鍋
空氣炸鍋烹飪過程中不需要額外加入油,減少了脂肪的量。
但其也會產生丙烯酰胺和AGEs,因此,如果不是經常吃的話,用空氣炸鍋替代油炸是好的,但不能完全消除炸物危害。
搭配新鮮果蔬
吃油炸食品的同時搭配一些能量較低,膳食纖維、維生素和植物抗氧化物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充足的深色蔬菜和新鮮水果,以平衡膳食能量,減少有害物質對身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