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貓入屋一星期死亡?3步帶你識別和避免星期貓

世紀初,養犬大潮興起時,正確的養寵觀念並沒有完全普及。缺乏科學的方法指導,很多人都遭遇過買到“星期狗”的悲劇。

可愛的事物總讓人拒絕不能,隨著“吸貓大潮”襲來,中國特色“星期貓”又出現了。

哪個養寵人不希望得到一隻健康的小寶貝呢?

“星期動物”的魔咒真的無法打破嗎?

買到一隻新貓咪,如何在貓咪發病前提早預知並進行干預?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到底什麼是“星期貓”,如何做,才能避免“星期貓”悲劇的發生。 

星期貓

指被寵物主人買回家後,一個星期左右即開始發病,最後無法救活、生存時間極短的寵物貓。

哪些疾病,造成了星期貓?

1.貓瘟病毒

又稱“貓泛白細胞減少症”。小貓可以從母乳裡獲得移行抗體,抗體從45天左右開始消失。

症狀:嘔吐,腹瀉,發熱,食慾不振,精神萎靡。

感染後,迅速消失的白細胞和嘔吐、腹瀉導致的脫水,高熱都可致死。

換言之:小貓最可愛的時期,正面臨最危險的境遇。

檢查方式:可通過貓瘟特異性抗原測試板進行檢測,輔助以血常規結果作為參考。

2.皰疹病毒

貓鼻支氣管炎病毒,俗稱“鼻支”。情況嚴重時容易造成幼貓急性死亡。

症狀:發燒,呼吸不暢,眼鼻分泌物多、打噴嚏、失去食慾。

這種病毒一旦感染終生攜帶,但是存在“靜止期”和“活躍期”。活躍期表現症狀,靜止期不表現症狀,無法檢測。

集體爆發:當一個貓群10%的個體開始進入病毒活躍複製期,將會在一周內引發50%以上個體的大爆發。

低溫爆發:氣溫降低時病毒的繁殖會加劇。

檢測方式:只有表現出症狀時,檢測和治療才有意義。推薦:PCR。

3.腸道寄生蟲——滴蟲和球蟲

幼貓不明原因的腹瀉很多時候與滴蟲和球蟲有關。

這兩種寄生蟲屬於原蟲類,常規驅蟲藥不能提前預防,極易通過貓砂盆,生活用具傳染。普遍存在於貓舍/多貓環境中,流浪貓和家貓反而不容易感染。

胎兒三毛滴蟲

感染後,持續不斷的腹瀉或偶爾發生的便秘會讓很多主人誤認為是貓咪對食物的不耐受。加上隨機便檢檢出率並不高,很多貓咪直到半歲以後還在飽受侵害。

感染了腸道寄生蟲的個體就像一個一邊蓄水一邊抽水的水池。

當貓咪體重很小時,承受不能的腹瀉造成的便血、體重減輕和脫水+無法吸收的營養很容易造成小貓死亡。

檢測方式:便常規,可重複多次。

4.幕後黑手——白血和艾滋

星期貓的“死亡”通常不是這兩種病直接導致的,但它們可謂是幕後最大的推力之二,因為:

感染貓白血病病毒,可能引起凝血功能異常或其他血液病(再生/非再生性貧血)、免疫介導疾病等(大部分都可能因免疫抑制最終死亡);

貓艾滋病,即貓免疫缺陷病,除了最主要對免疫系統的攻擊、讓注射的疫苗失去效力,還可能引發如發熱、精神抑鬱、胃腸道/呼吸道症狀,擴大其他疾病的不利影響,持續給機體“加debuff”。

貓白血病病毒又稱為“貓友好”疾病,多通過唾液舔舐傳播,所以群體生活過(多貓家庭、貓舍)就有一定可能;

相反,貓艾滋的主要傳播方式為咬傷流浪(公)貓的發病風險最高。

總之,二者在不同的多貓家庭、貓舍、流浪貓環境中傳播,降低貓咪免疫力,干擾疫苗效力,擴大其他疾病對機體的不利影響

檢測方式:用檢測闆對外周血液進行白血病抗原、艾滋病抗體檢測,或PCR檢測(耗時費錢,通常用於疑似病例複檢)。

碩騰(妙三多疫苗那家)的快速檢測板,可以同時檢查2項,10分鐘出報告那種

星期貓從哪兒來?

目前養寵人能接觸到的獲貓渠道,不管是為第三人稱所稱道的“正規貓舍”,還是令人不齒的“後院繁殖”,亦或是看上去合乎情理的“家庭繁育”,對於貓咪來講,他們都是一個大群居環境。

這些環境可能存在的弊端有:

➤ 貓只眾多,環境封閉,空間不足;

➤ 個體免疫情況未知;

➤ 攜帶寄生蟲情況未知;

➤ 個體攜帶潛在病毒類情況未知;

換言之,沒有經過全面體檢的小貓,本身就充滿了不確定因素。買回家的每一隻,都有可能成為星期貓。

草叢撿的有沒有可能是星期貓?

答案是:有!

但中華田園貓經過惡劣環境的自然淘汰,倖存的個體大多數擁有不錯的身體素質。不過,相對來講,“從小未喝過母乳/斷奶過早”的個體受威脅的概率更大。

珍惜每一段來之不易的緣分

如何避免星期悲劇發生

選貓時

Q1:如何選擇貓舍?

能貓舍視頻看貓或其他渠道實體看貓/同城的最好;

品種單一的貓舍優於多品種的貓舍;

群體數量少的貓舍優於數量多的;

個體免疫完全的優於缺少免疫證明的;

口碑良好的優於完全不了解的;

Q2:如何挑選一隻來自貓舍的小貓?

進門之後,看貓舍的貓是否有“打噴嚏”(很可能患有皰疹病毒);貓砂盆內是否有軟便;群體是否有定時免疫記錄。盡量選擇免疫完全,排便正常,不打噴嚏,無眼鼻分泌物、食慾好+精神好的個體。

Q3:什麼時候可以接走?

喜歡可愛隨時帶走。×

必須打完疫苗才能接回家。√

注意:是疫苗打完,並且生效,不是隨便打3針!

問診平台近期接到一例疑似“星期貓”

劃重點:3個多月,疫苗全打完;加強僅間隔十幾天;未做抗體檢查…

提問:貓咪的疫苗究竟起效了嗎?

Q4:如何鑑別貓舍有沒有隱性病毒?

無法鑑別,不在病毒活躍期的動物無法檢測,日後發病的概率也無法跟踪調查。(如冠狀病毒誘發的FIP。)

Q5:除了買貓,從哪兒得到貓比較好?

推薦多去草叢裡看看,手壯撿一個/養別人撿的。

如果我愛上的那隻小可愛,它鼻涕糊臉,還拉軟便,耳朵黝黑,身上掉毛,我該怎麼辦?

_(´ཀ`」 ∠)_

👇

答案當然是:體檢!

如果新到家的小貓出現異常情況,如打噴嚏,不吃東西,精神萎靡,腹瀉,建議儘早帶去醫院進行全面體檢。

如果一切正常,可先在家中飼養觀察2週。

帶未免疫完全的小貓去醫院時,和醫生說明情況,接觸過其他小貓後應用洗手液徹底洗手。

接貓體檢

✔ 貓瘟抗原檢查。

✔ 血常規檢查。

✔ 糞便檢查。

✔ 耳道分泌物。

✔ 皮膚檢查。

✔ 貓白血病+貓艾滋病檢查。

✔ 體內外驅蟲。

接貓第7天

✔ 根據醫囑決定是否需要復查。

接貓第2週

✔未免疫完全個體:打疫苗。

✔ 已免疫完全個體:查抗體。

如何選到一隻性格討喜的小貓咪?

毛色真能影響貓咪性格?橘貓貪吃、黑白愚笨、白貓高冷是真的嗎?

貓性格養成指南:如何培養一隻外向親人的小貓咪?

雖然剛入手的小貓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只要看中了就千萬別放棄呀,因為很多疾病經過正規的治療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只需要一點點耐心+愛心催化。❤`

你就能收穫一隻香軟可人的小可愛,從此過上“有些人表面看著臊眉耷眼,誰知背地裡有貓!”的幸福生活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