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爪陸龜(Russian tortoise)因為四肢分別只有四個腳趾而得名
產地以哈薩克斯坦南部荒漠地區和天山山前地帶為多,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地也有分布。
海拔範圍為600至1100米。
在中國僅分布於新疆霍城縣境內,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由於法律原因可能對於大部分龜友而言無緣親身飼養並體驗四爪陸龜的習性,但這並不阻礙我們想要了解這種神奇的龜。
四爪陸龜是一種擁有許多俗稱的小型陸龜:四趾陸龜、草原陸龜、中亞陸龜、俄羅斯陸龜、阿富汗陸龜、霍氏陸龜等。
它們曾隸屬於陸龜屬,後來又被單獨劃分到四爪陸龜屬
(由於參考文章作期較為久遠,部分說法和目前情況可能有所爭議)
四爪陸龜的頭骨結構與大多數陸龜屬成員相似,不過它們的背甲結構(例如頸盾)有所區別。
而且它們每隻腳上都有四個腳趾,而其它陸龜屬成員都是5趾。
內容目錄
四爪陸龜 Russian tortoise——描述
四爪陸龜體型很小,通常背甲長度只有22公分左右,儘管有些個體可以長到28公分左右。
雄性體型比雌性更小,很少有記錄到15公分以上的個體。
它們的背甲相當平整,而且幾乎是圓形的。
它們的背甲盾片是淡黃色至橄欖綠色的,上面點綴有不同形狀的黑斑。
腹甲通常是純黑色的,皮膚顏色介於黃色和灰褐色之間。
尾巴周圍則長有一些細小的角質刺狀突起。
四爪陸龜的雌雄差異非常明顯,雄性比雌性的體型小的多,但是尾巴要更加粗長,年齡較大的雄性腹甲會有明顯的凹陷,儘管並非每一個個體都是如此。
——分佈和自然史
四爪陸龜的分佈範圍非常之廣,從里海到中國西部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和最北邊)、伊朗東部以及中國新疆地區。
它們的分佈範圍到達北緯50度30分,比其它任何龜的分佈範圍都要靠北得多。
儘管直到最近都沒有新亞種被描述,但是考慮到範圍之廣,忽視它們的存在也是不合理的。
WELCH在1994年提出三個亞種的假說:
Agrionemys horsfieldii horsfieldii,分佈於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並分佈於中國西部的新疆;
Agrionemys horsfieldii kazachstanica,分佈於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Agrionemys horsfieldii rustamovi,分佈於土庫曼斯坦西南部的科佩特山脈。
四爪陸龜最喜歡的生態環境是荒漠上的灌木和草地,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會管它們叫草原陸龜。
大量的四爪陸龜會聚集在平緩的山麓丘陵和峽谷地帶——並避免一些陡峭的地形。
在阿富汗,四爪陸龜曾被發現於海拔2440米的地方,然而在這個範圍內的大多數個體的分佈範圍都在海拔400-1000米之間。
四爪陸龜居住的地方擁有非常嚴酷的四季鮮明的大陸性氣候——即,擁有非常寒冷的冬天和非常炎熱的夏季,並且春秋兩季的時間都非常短暫。
降水是十分稀疏的,大部分降水都來自夏季的暴雨,空氣十分乾燥,因為這些地方離海洋太遠,潮濕的空氣無法抵達。
為了適應這種氣候,原產地的四爪陸龜會冬眠3-5個月,並且夏眠1-2個月,實際上每一年的活躍天數只有不到100-110天。
這個物種並不能忍受太高的濕度。
在土庫曼斯坦的實地考察中,觀察到四爪陸龜的出眠時間為2-3月,緊接著就到了它們的繁殖季節。
這些龜通常在3-6月份非常活躍,在食物充沛的季節它們會攝取足夠的食物補充能量,來應對接下來幾個月的極端溫度。
在六月底和七月初,它們會進入夏眠;
在夏末和秋天,它們只會在氣溫合適的時候出來活動。
在冬天,當溫度上升至18-25℃,這些龜會走出洞穴,並在洞穴口曬太陽。
如果溫度下降太快或者溫度變化程度過大一些龜可能沒有能力回到巢穴中,它們可能會因此而死亡。
因此,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如果發現冬天出來曬太陽的龜,當溫度降低它們無法自行返巢時,應該人為把它們拿回去。
在野外四爪陸龜主要是素食性的,它們會進食超過15種不同的植物。
它們偶爾也會食用無脊椎動物以及動物屍體——甚至是它們的同類
四爪陸龜的野外種群密度在整個分佈範圍內變化會很大(每公頃1.4-19.2只個體),有些地方幾乎找不到它們的踪跡,另一些地方它們卻氾濫成災,因為對農作物有害,而且和牲畜競爭牧草而被消滅。
——人工飼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四爪陸龜是一種可以適應極端環境的品種,高濕度環境除外。
在西班牙,我們放任這些龜全年在室外遊蕩,並且讓它們自然冬眠。
它們會在10 -11月開始冬眠,並在3-4月開始恢復活力。
當夏季溫度逐漸升高它們會進入夏眠,不過通常只持續很短的時間。”
它們通常在清晨的第一個小時和日落前的最後一小時最為活躍,清晨的時候它們會通過曬背提升自己的體溫,而黃昏的時候它們會尋找食物。
這些龜會移動很遠的距離,所以飼養所用的圍欄要盡可能更大一些,它們需要有灌木遮陰的室外草地環境。
我們需要給它們提供至少50公分長、25-30公分寬的躲避穴(可以使用半埋在地下的水泥石棉管)。
在躲避穴內部應該放置乾草等龜容易挖掘的東西,以便於冬天它們把自己埋藏起來。
應當避免將躲避穴安置在容易洪水氾濫的地方,否則龜容易在冬眠的時候被淹死。
四爪陸龜是優秀的挖掘者,所以圍欄的深度一定要足夠,否則龜會通過挖掘地道逃逸。
如果使用飼養箱飼養,那麼它必須足夠大,躲避穴應當放置在一個龜容易進去的角落,太陽燈應當在白天開啟,並設置在環境的另一端,這樣這些龜就可以像它們在野外一樣出來取暖。
飼養箱內的溫度不應超過35℃,並且需要一個良好的通風口。
在晚上,沒有熱源是很重要的。
光源需要配備全光譜太陽燈,模擬全年變化的自然光週期的時間。
在飼養箱中,龜將全年都保持活躍。
然而誘導它們冬眠一段時間是有利於它們健康的,如果嘗試繁殖的話,這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通過逐漸降低溫度和調整光週期的方式來模擬冬天的到來。
投餵量也應當逐漸減少,並在最後徹底進入冬眠前保持2週左右的完全空腹。
然後我們將把龜放入紙箱、木箱等容器中,並蓋上稻草、碎報紙、破布等其它類似的東西。
冬眠的容器應當放在溫度足夠低的地方,最理想的溫度是5 -10℃。
保持一個不比正常冬眠溫度低切不比日常活動溫度高的溫度,對於這些龜的健康是有好處的,這比起讓它們終年活躍要好很多。
作為草原陸龜,需要豐富的素食是十分必要的,它們需要高含鈣量的植物,例如萵苣、蒲公英、三葉草、苜蓿、捲心菜(適度食用,否則有患甲狀腺腫風險)、西蘭花、胡蘿蔔等。
其它蔬菜也可以投餵,但盡量保持較少的投餵比例。
水果也可以適當投餵,但是不要每天都投餵,一次不要餵太多。
與其它素食性爬行動物一樣,額外補充鈣質對它們來說很重要,特別是生長旺盛期的年輕個體以及繁殖季的雌性。
無論如何也不要餵這些龜吃貓糧或狗糧(無論是罐頭還是乾糧)。
這些龜是非常貪吃的,所以需要注意不要過度投餵。
否則會帶來一些健康問題,例如肥胖或水腫——後者常常是因為投餵過多含水量較高的蔬菜,例如生菜,這是源於它們在自然界中需要儲存液體對抗乾旱的需要。
——繁殖
四爪陸龜非常容易人工繁殖,特別是在全露天環境飼養的條件下,時間足夠長以至於可以讓它們自然冬眠。
交配通常發生在3-4月份冬眠剛剛結束的時候,雄龜會主動在雌龜面前左右點頭求愛,然後雄龜會咬雌龜的頭部和四肢,並嘗試與之交配。
在整個繁殖季節裡(直到5月或6月),強壯的雄性會給雌性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口,所以在繁殖季除了一周一次的交配以外,其餘時間雌雄個體要分開飼養。
如果把雄龜放到一起它們也會打架,它們的第二個繁殖季可能開始於秋天。
在野外雌龜會在4-6月份產卵,在人工環境中,我們的產卵時間在5-7月。
它們喜歡在有掩體保護的地方產卵,例如灌木叢、樹幹、石塊,土壤要容易挖掘(例如潮濕的泥土與沙子混合併保持濕度)。
它們通常在正式產卵前會實驗性的挖掘幾個空巢穴。
每一窩通常有2-9枚龜蛋,平均3或4枚。
它們的蛋是長形的,尺寸為43-50毫米*30-34毫米,具體的大小取決於雌性。一隻雌龜最多會在繁殖季生產4窩龜蛋,通常為3窩。
最好將巢穴中的卵轉移到人工孵化環境中,以潮濕的蛭石為基質進行孵化。
一個園藝濕度計可以很好的測量基質中的水分,並在孵化的過程中將濕度保持在60 %左右。
在28-32℃孵化需要65-78天,而在野外,孵化通常需要70天,但是稚龜在野外孵化後並不會離開巢穴,而是會一直等待到來年春天。
稚龜的直徑大概為32-35毫米,它們幾乎是圓形的,體重為10-18克。
小傢伙從一開始就非常活躍,當用手指觸碰它們的時候,會發出嘶嘶聲來警告。這種攻擊性行為會在幾週後消失。
在最初的幾週裡,推薦使用專業的陸龜糧來進行投餵,營養會更均衡。
大一些的幼龜依然需要在室內飼養,不過除了每天補充鈣以外,已經可以吃和成龜一樣的食物了。
我們將它們放到室外,同時也會保護它們免受捕食者傷害。
在最初的一個月裡,我們會每週給幼龜用除氯的溫水泡3-4次澡。
第一個冬天我們不會讓幼龜冬眠,我們把幼龜放到室內飼養箱中,第二年我們會讓它們冬眠最多3週(比正常成龜冬眠時間短的多)。
第三年的時候,幼龜就可以完全放到室外常溫飼養了。
四爪陸龜生長非常迅速,不過它們需要7-10年才可以性成熟。
在野外考察中,雌性有15-20年的壽命,雄性有11-13年的壽命,具體情況根據氣候的嚴酷程度會有所不同。
我們估計,在人工環境飼養下,如果得到較好的照顧,這些龜的壽命將遠不止於此。
——疾病
四爪陸龜以高死亡率著稱,這是事實,但是並不是因為這種龜極其容易患病。
相反,它們被認為是十分頑強的。
在這些龜被捕獲的地方,它們被用不衛生的方式儲存,沒有食物和陽光,直到被出口走私的那一天。
因此它們才會變得脆弱且敏感,並會得一些本來不容易生的病。
大部分龜都飽受寄生蟲(其中鞭毛蟲是最嚴重且最難根治的)、呼吸道感染、腸胃炎、以及病毒性肝炎的折磨。
對於剛到的新龜來說,做一個徹底的檢查是十分必要的——包括血液分析、糞便、尿液檢查——以便盡快檢測和處理這些問題。
每一個新購入的個體都需要至少60天的隔離期才可以和其它龜混養。
——法律
“四爪陸龜為《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的保育物種,在歐盟這個物種被列入第338/97號條例Annex B類保護動物,規定售賣個體時,發票須包括CITES編號或註冊證書副本(就人工繁殖的動物而言)。
目前,四爪陸龜在某些地區仍大量存在。
儘管如此,由於環境破壞和過度採集(例如,在20世紀80年代,哈薩克斯坦境內每年有15萬隻四爪陸龜被捕捉)等原因,仍然在其他地方毀滅了大量的野外種群。
四爪陸龜是分佈最靠北的一種龜,同時它們的產地還在大陸的中央地帶,是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對於普遍有濕度要求的陸龜來說簡直是最糟糕的棲身之所了,然而四爪陸龜卻一代代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可是隨著人為捕捉和環境的破壞,再頑強的四爪陸龜也經受不住人類活動的摧殘。
目前四爪陸龜人工繁育已經比較成熟,人工個體已經可以作為一種合法的寵物來飼養,讓更多人合法體驗到這種頑強小龜的魅力。
陸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