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牛奶和奶製品、魚肉、蝦肉、雞肉、瘦牛肉、大豆都是優質蛋白質的好來源,通過食物多樣化也可以「搭配」出優質蛋白質。
如果問大家甚麼是蛋白質,估計每個人都知道,可要問什麼是「優質蛋白質」,不少人可能處於「知道,但不完全知道」的狀態。
今天就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優質蛋白,哪些食物有優質蛋白吧~
蛋白質由氨基酸組成
首先說一下,蛋白質它的基礎組成單位是氨基酸。
蛋白質多種多樣,每樣食物也不是只含一種,比如牛奶裡既有酪蛋白,也有乳清蛋白。
優質蛋白食物,怎麼選出來的?
大部分食物都或多或少含點蛋白質,但為什麼只有一部分食物能被稱為「優質蛋白來源」呢?
營養學上去評價,主要考慮三個方面:
① 蛋白質含量
首先還是要考慮一下蛋白質含量的,如果蛋白質含量太低,即使質量好,它的營養價值也是太有限了,所以有一些植物食材裡面的蛋白質可能質量也不算差,但沒有被歸入優質蛋白食物。
② 消化吸收好不好
不同的蛋白質被我們消化吸收的程度是有差別的,一般來講動物性食物的消化率高於植物性食物,比如雞蛋、牛奶、魚蝦、肉類的蛋白質都屬於好消化吸收的,而小麥、玉米、燕麥之類的就差一些。
另外,不同的加工方式其實也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程度,比如乾大豆的消化率不高,但加工成豆腐等豆製品之後消化率就顯著提高了。
③ 利用率高不高
蛋白質我們吸收之後,還得看有多少真的能被利用起來,有多少會因為沒用上而被浪費掉了。
而這一點主要取決於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含量。
大家知道我們的身體成分裡面有很多是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需要不斷更新,更新的原料很大部分來源於飲食。簡單來說,我們吃的食物裡面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含量與人體蛋白質越接近,利用率越高。
丨必需氨基酸
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需氨基酸。
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共有20多種,其中有8種是我們沒法自己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它們就叫作「必需氨基酸」
這8種是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還有一種組氨酸對於嬰兒來說是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全不全,含量比例合不合適,對於蛋白質利用率來說非常重要。含量和人體需求差距最大的那種必需氨基酸,就像是木桶的短板一樣,會造成其餘必需氨基酸在體內不能被完全利用而浪費。
具體評價指標
評價蛋白質質量,常用的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推薦的指標,叫「蛋白質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評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PDCAAS),名字很長,你只要理解這個指標是綜合考慮了上面說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就行。
PDCAAS的最高分被定為1.0分。某種蛋白質得1.0分意味著它能提供完全滿足人體需要的必需氨基酸(種類全,配比合理)。
常見食物的PDCAAS分值見表:
比如雞蛋蛋白、大豆蛋白還有牛奶中的酪蛋白、乳清蛋白這些都屬於評分是1的優質蛋白。
優質蛋白來源7大食物
雞蛋
雞蛋蛋白質含量在13%左右,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非常接近,利用率高,優秀到被作為氨基酸評價的參考蛋白。
雞蛋物美價廉,除了蛋白質其他營養物質也不錯,尤其蛋黃能提供維生素A、D、K以及鈣、鐵、鋅等礦物質,還有對眼睛健康很重要的葉黃素。
牛奶和奶製品
牛奶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人體需要,也是最好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
雖然牛奶主要是水,蛋白質的含量不算高(3.5%),但方便飲用,很容易喝到幾百毫升。
同時牛奶還是一個非常好的補鈣食物,做成各種奶製品之後也同樣是優質蛋白和鈣的好來源。
魚肉
魚類蛋白質含量約為15%-22%,尤其富含亮氨酸和賴氨酸。魚肉肌纖維細短,比畜、禽肉更好消化。
魚類還能給大家補充一些有益健康的n-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
蝦肉
蝦的其蛋白質含量約為16%-23%,是優質蛋白好來源,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跟魚一樣能提供n-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
雞肉
雞肉蛋白質含量為16%-20%左右,和畜肉相比,優點是飽和脂肪酸較少,而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尤其雞胸肉含脂量極低,許多健身、減肥人群拿它來補充蛋白是很合適的。
瘦牛肉
瘦的牛肉蛋白質含量在20%左右,除了蛋白質以外還能提供吸收率高的血紅素鐵,對於預防缺鐵性貧血很有意義,同時富含維生素B1、B2。
大豆
大豆蛋白質含量很豐富(干大豆蛋白質含量35%左右),做成豆製品後能去除其中大量抗營養物質,提高吸收率。大豆蛋白富含穀類所缺乏的賴氨酸、色氨酸,和穀類互補的效果很好。
關於優質蛋白你還需要知道的2件事:
食物混搭也能搭出優質蛋白
有的食物蛋白可能缺某幾種必需氨基酸,或者有幾種含量特別低,導致蛋白質質量不高,但這種情況可以跟別的食物去互補,兩者一起吃,就能搭配出優質蛋白。
比如上面舉的豆類+穀物的例子是最經典的。
這是飲食多樣化的又一個好處,吃得種類多些、雜些,有助於提高所攝入蛋白質的利用率。
價高可不一定質優
比如昂貴的燕窩、海參中富含的「膠原蛋白」,缺少必需氨基酸中的色氨酸,肯定算不上優質蛋白,質量比不上很多廉價的食材。
最後提醒,蛋白質也要適量,攝入過多對人體也有傷害。
參考資料:
[1]Suárez López MM, Kizlansky A, López LB. Evaluación de la calidad de las proteínas en los alimentos calculando el escore de aminoácidos corregido por digestibilidad [Assessment of protein quality in foods by calculating the amino acids score corrected by digestibility]. Nutr Hosp. 2006 Jan-Feb;21(1):47-51. Spanish. PMID: 16562812.
[2] van Vliet, Stephan & Burd, Nicholas & Loon, Luc. (2015). The Skeletal Muscle Anabolic Response to Plant- versus Animal-Based Protein Consumption.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45. 10.3945/jn.114.204305.
[3] Zygmunt Usydus, Joanna Szlinder-Richert, Maria Adamczyk, Protein quality and amino acid profiles of fish products available in Poland, Food Chemistry, Volume 112, Issue 1, 2009, Pages 139-145, ISSN 0308-8146
[4]張強,王倩倩,陸劍鋒,呂順,葉應旺,姜紹通,林琳.不同方法提取鰱魚皮膠原蛋白的理化特性比較[J].現代食品科技,2014,30(05):104-110.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14.0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