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世界捐血者日。
那麼,捐血者需要滿足哪些基本條件?捐血對身體會有影響嗎?捐血前後應該注意什麼?今天為大家解答有關捐血方面的小知識。
捐血者需要滿足哪些基本條件?
首先捐血者本人應該是:
- 健康的
- 身體狀況好的
歲數:
- 年齡在18-55歲
- 沒有捐血反應的可以適當延長至60歲
體重:
- 男性大於50kg
- 女性大於45kg
血壓:
- 沒有低血壓高血壓心髒病傳染病
- 血壓一般收縮壓大於90mmHg小於140mmHg
- 舒張壓大於60mmHg小於90mmHg
血紅蛋白:
- 沒有貧血
- 血紅蛋白女性大於110g/L
- 男性大於120g/L
捐血前要做健康徵詢及基本的體檢和血液相關檢查。
延伸閱讀:高血壓飲食|3種輔助食物,17種養生食療,1週食譜建議
捐血對身體會有影響嗎?
按照正規要求的捐血對身體沒有影響,通常的捐血量是200ml、300ml或者400ml,人體血液大概佔體重八分之一,捐血後血液黏稠度會下降,紅細胞攜帶的氧氣向大腦的養料供應會更加流暢,所以人會感覺神清氣爽。
另外,在捐血之後會刺激骨髓進行造血,生成更多新鮮的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有效改善機體功能。
捐血間隔期是多久?
一般捐全血間隔半年,成分血相對短一些。
捐血會被傳染疾病嗎?
不會。
捐血者捐血前會對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愛滋、梅毒等傳染病進行相關檢查,對獻血者用的採血器都是經過檢驗的合格產品並且是一次性使用,不會重複使用。
捐血前後應該注意什麼?
捐血前,要注意
- 清淡飲食
- 不飲酒吸煙
- 保證充足睡眠
- 空腹捐血
捐血後,針眼處要按壓10-15分鐘,4小時內針眼處保持清潔;
當天不從事危險做業;
多飲水,飲食要清淡,進食不要過量,適當進食含鐵豐富的飲食,優質蛋白,維生素豐富的飲食;注意休息,不熬夜。
世界捐血者日的由來
為了鼓勵更多的人無償捐血,宣傳和促進全球血液安全規劃的實施,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國際捐血組織聯合會、國際輸血協會將2004年6月14日定為第一個世界捐血者日。
之所以選中這一天,是因為6月14日是發現ABO血型系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Karl Landsteiner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