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愛吸O型血,陰天不用防曬?5大夏季防蚊防曬誤區

炎炎夏日越來越近,除了空調房和冰西瓜,大太陽和蚊子也屬於“夏日標配”。

暑熱之下,陰涼的地方總是受人青睞,但陰涼處多滋生蚊蟲,走到太陽底下又會有暴曬的風險,往往讓人“進退兩難”。

蚊蟲叮咬和日光暴曬,讓夏季成為一個炙熱而危險的時節,想要安然度夏,防蚊和防曬一個都不能少,但防蚊和防曬經常會遇到一些誤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5大夏季防蚊防曬誤區吧~

誤區:蚊子偏愛O型血?

真相:吸引蚊子的不是血型,而是二氧化碳

實際上,對於蚊子偏愛某种血型的說法,目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蚊子確實喜歡具有某種獨特氣味的人,比如新陳代謝更快的人,這是由於他們身上釋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才是引導蚊子找到獵物的有效信息。

愛出汗的人也容易被蚊子選中,是由於他們的汗味含有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類化合物,體表的溫度也更高,這些都讓蚊子“心醉神迷”。

因此小孩子、運動員和喜好飲酒和甜食的人,出汗多體溫高,蚊子更喜歡這樣的體味。

蚊子是不挑血型的,至於蚊子偏愛O型血的傳聞,是因為O型血人數佔40%,在四種血型中所佔比例最大,“受害者”自然就多了。

誤區:穿淺色衣服能防蚊?

真相:換白衣白褲,不如換長袖長褲

都說深色衣服招蚊子,但換成淺色就能讓蚊子們“一葉障目”了嗎?

蚊子青睞深色,是由於其具有趨暗的生活習性其視覺系統在昏暗環境中比較活躍,所以蚊子可能傾向於那些深色的物體。

但是,蚊子接近“獵物”時還是憑藉氣味來定位的,蚊子的判斷依據還是人體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

所以新陳代謝快的人、出汗多的人,蚊子是照撲不誤。

儘管衣服的深淺可能阻止不了蚊子的進攻,但是長短卻可以。

這是由於物理的阻隔是最有效的驅蚊方法讓蚊子無處下嘴,自然也就免遭叮咬之苦。在戶外等蚊蟲經常出沒的地方,可以選穿長袖長褲,或者戴帽子來保護耳朵和頸部。

誤區:驅蚊手環、天然精油、大蒜和牙膏能驅蚊?

真相:有些“保護性氣味”,只是心理安慰

各種驅蚊手環、驅蚊貼或驅蚊香包,只是在局部區域釋放一些保護性氣味,這些氣味都有一定的持續時間,驅蚊作用比較有限。

民間還流傳著用八角茴香泡澡和大量吃生蒜,可以蓋住自身體味並且趕跑蚊蟲,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茴香和大蒜趕不跑蚊子,可能趕跑的反而是周圍的人。

如果在家裡被蚊子叮咬了,可能會習慣性地抹點牙膏,但牙膏的氣味也蓋不住誘人的二氧化碳味,塗牙膏這種家庭驅蚊“偏方”,清涼感有餘但驅蚊力不足。

誤區:陰天日照弱,就不用費心防曬了

真相:雲層擋不住紫外線,該防曬的不能少

看到陰雨天,是不是覺得太陽光沒那麼足,不用注意防曬了?

防曬的關鍵,是抵禦日光中的紫外線造成的傷害,陰天儘管可見光不充足,但紫外線未必就弱。

紫外線分為長波紫外線UVA和中波紫外線UVB,但云層對於UVA幾乎起不到任何隔離作用,所有的UVA紫外線都能穿透雲層,90%的紫外線都能穿透雲層穿越雲海為你而來。

無論晴天雨天,體感和天氣都不能作為紫外線強弱的參照,該防曬的時候,還是要做好防護。

誤區:不怕曬黑或者已經曬黑,就不用防曬了

真相:皮膚曬黑不只影響美觀,還有衰老和癌變

皮膚經過暴晒,會呈現出棕黃色,嚴重時會變成黑色,其實這是皮膚在進行自我保護。

曬黑的皮膚同樣會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如果不進行防曬,皮膚的自我保護能力就會越來越差。

不要覺得不怕變黑,防曬做不做都無所謂,紫外線除了會將皮膚曬黑,UVB會帶來嚴重的曬傷,比如紅斑、水皰甚至脫皮等,UVA會導致皮膚光老化,造成多形性日光疹、日光性皮炎等皮膚疾病。

紫外線輻射還是導致皮膚癌的關鍵因素,所以無論怕不怕曬黑都建議做好防曬,特別是已經曬黑,不要覺得“破罐破摔”。

誤區:曬不到太陽影響維生素D合成,會缺鈣

真相:正確使用防曬霜,既科學防曬又不擔心缺鈣

陽光對於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但是曬得太多容易傷害到皮膚,曬太少又擔心影響鈣的吸收,該怎樣拿捏曬太陽和防曬的分寸呢?

實際上,防曬霜可以過濾掉大部分的紫外線輻射,但也不會完全阻隔,如果擔心自己的維生素D水平影響鈣質吸收,可以適量攝入維D補充劑。

然而,防曬霜的防曬系數不是越高越好,防曬系數越高,添加的防曬劑越多,對皮膚的刺激也就越大 SPF30已經能夠抵擋98%的UVB了。防曬霜對於UVA的抵抗力是通過PA值體現的,從+到+++不等,選擇防曬產品要擦亮眼睛。

夏天並不只意味著冰西瓜,與它相伴而來的還有不厭其煩的蚊蟲和一視同仁的驕陽。識別防蚊和防曬的誤區,積極做好防護措施,也為炎炎夏日註入一份清涼活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