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當地時間2020年8月28日,著名演員、電影《黑豹》男主角查特域克·保斯曼(Chadwick Aaron Boseman)因罹患大腸癌去世,終年43歲。
2016年,查特域克被診斷為大腸癌。在過去的4年裡,他一直在與病魔作鬥爭,然而終究未能阻止病情繼續惡化,最後悄然離世。
在人們看來,查特域克不僅擁有強健的體魄,而且也有經濟能力享受頂級的醫療資源,為什麼依舊無法阻止病情惡化?為何大腸癌如何凶險呢?這種悲劇能不能倖免?
👉為什麼大腸癌如此致命👈
➡無聲無息,早期可以無症狀
早期大腸癌往往悄無聲息,較為隱蔽,基本沒有明顯不適感,等到出現大便性狀改變(如出血)、排便習慣改變、消瘦、貧血等症狀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此時治療效果已是大打折扣。
引文中的查德維克發現腸癌時便已是三期(總共分為四期,越往後便越晚期),故即便是擁有頂級的醫療資源,其治療效果依舊不盡人意。
➡年輕化趨勢日益嚴峻
過去人們總以為大腸癌只是老年人才會有的,但近年來年輕患者( ≤40歲) 越來越多,甚至不到30歲就已經確診腸癌,而且往往早期症狀不明顯、惡性程度高、進展迅速、預後極差。
➡防癌觀念尚待提高
事實上,大腸癌本身並沒有想像中這般凶險,若是在早期進行治療,其治愈率是非常高的。
然而,大多數青、壯年人群在癌症預防方面的投入較少,並不重視,並且總有一些人生活飲食習慣欠規律,肆意揮霍身體,等到消耗殆盡了才後知後覺。
因此,大腸癌雖然凶險,但也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是否認真做好早期預防措施。
👉預防大腸癌3步曲👈
➡一級預防: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結直腸癌發病率下降三分之一,包括控制體重、適當的體育鍛煉、戒煙限酒,限制紅肉的攝入量等。
據研究發現,紅肉的攝取與結直腸癌的發生呈正相關,而魚類、蔬菜和水果的攝取和結直腸癌的發生呈負相關。
⭐其中,常吃紅肉的50歲以上人群在10年內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最高增加1.71%,而常食用魚肉的人群,其十年內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下降1.86%。
⭐吸煙已經是被確定為是主要致癌因素之一,它不僅是肺癌的罪魁禍首,還可促進大腸癌的發生。經常吸煙的人較從未吸煙的人而言,其大腸癌發生的危險性顯著增高。
⭐此外,保持良好的體重對降低大腸癌發病率有重要作用。
➡二級預防:腸鏡檢查很關鍵
在二級預防中,開展早期篩查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腸鏡是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的主要手段。
從2000年到2015年,美國50歲及以上人群的結腸鏡篩查覆蓋了從21% 升高到60%。
結腸鏡能夠早期發現並切除處於癌前病變階段的結直腸病變,從而阻止腫瘤的進展,達到治癒的目的。
另外,對於結直腸癌高危人群,可適當增加篩查頻率及提前篩查起始年齡。
以下情況為結直腸癌高危人群:
- ⭐既往有結直腸腺瘤病史;
- ⭐既往行結直腸癌根治性切除手術史;
- ⭐一級親屬(如父母、兒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結直腸癌或者結直腸腺瘤史;
- ⭐反覆發作的炎症性腸病病史;確診或高度懷疑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綜合徵的患者。
➡三級預防:診療
在三級預防取得效果主要依賴於治療前準確的診斷、醫生對患者的個人化治療,以及治療後長期有效的隨訪。
其中,中晚期結直腸癌中生存期延長更為明顯,這主要與中晚期結直腸癌的手術切除及輔助治療,如術前放化療等有關。
而且,影像診斷等檢查技術及工具的進步很多了,令結直腸癌的發現率和診斷的準確率提升。
腫瘤患者的治療講究的是綜合治療,不僅僅局限於單一的手術、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早期而全面地綜合多種診療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延長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例如,
⭐對於確診為結直腸腺瘤或者早期結直腸癌的患者,可採用手術或者腸鏡下局部切除的方式,儘早移除病變,以達根治目的。
⭐而對於進展期和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而言,則可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策略,如手術、化療、靶向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
從以上三級預防中,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二級預防更容易“上手”。
據研究發現,一級預防發揮了35%的作用,通過開展大腸癌的早期篩查的二級預防發揮了53% 的作用,而對確診大腸癌患者的規範性治療的三級預防僅發揮了12% 的作用。
因此,早期調整生活飲食習慣和定期檢查無疑是大腸癌防治過程中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