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忘記要說什麼,到底是甚麼原因?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窘境:考試的時候看到某道題,知道相應的知識點,並且都能想起來在書上哪一頁哪個位置,但就是想不起來什麼內容;跟朋友在逛街的時候,路邊放的歌很熟悉,也能跟著哼唱,可就是想不出歌名是什麼;或者突然忘記要說什麼、怎麼說。

這種普遍存在的現像在一百多年前就被心理學家所提出,稱為舌尖現象。

舌尖現象因何而來?產生機制是什麼?如何應對舌尖現象?

👉導致舌尖現象的因素👈

舌尖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個體在回憶過程中,大腦對某些原本熟知的記憶內容做出暫時性的抑製而導致,而導致這種抑制的原因有很多。

1、與被抑制內容相關的其他內容掩蓋了目前所需提取內容,簡單來說就是相似的詞彙,特別是一些生僻的、不熟悉、較難的詞上我們更容易出現舌尖現象。

2、受當下所處情緒(考場、面試)以及自身情緒(緊張、焦慮)等因素的干擾導致所需信息被暫時性抑制,從而增加後續出現舌尖現象的可能性。

3、隨著年齡的增長,舌尖現像出現的次數呈顯著的上升趨勢。基於抑制不足理論的研究指出,這是由於老年人的抑制功能隨著年齡衰退,相比年輕人而會激活更多的無關信息,且難以抑制無關信息對當前任務的影響造成的。

4、經常使用多語言的朋友常常容易忘詞。許多研究證明,雙語者比單語者更容易出現舌尖現象。

這是因為對於這個詞的信息提取,可能會同時激發兩種語言對應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偶爾會互相干擾,而造成了提取困難。

👉舌尖現象的產生機制👈

總的來說,舌尖現像對人並無傷害 (當然,考場舌尖現象除外),所以學者們更多地將研究重點放在產生機制上。

了解機制之前,我們得先搞清楚內部語言的產生過程。首先需要外部刺激(語言、文字等)啟動大腦中的“詞庫”,大腦會根據刺激的需要提取出符合的詞彙,從而興奮鄰近的節點,提高相應節點的活性,降低接通的閾值,最後以聲音或文字的形式表達出準確的詞彙。

所以想準確地說出符合當下情景的詞語,必須同時激活詞語的語意表徵和音韻表徵。其中,語意表徵指的是對事物(不限於文字)的認知內容,如用“閉月羞花”誇女子的美貌;而音韻表徵指的是文字表達的聲韻和聲調。

若音韻表徵未被完全激活,就會導致舌尖現象。

認知神經科學也表明神經現象和認知控制系統中的前扣帶回(ACC)、前額皮質層(PFC)有著密切關係。

所以說舌尖現像不是舌尖的鍋,全是大腦惹的禍!

👉如何應對舌尖現象👈

1. 深呼吸放鬆心情,敲敲腦袋保持冷靜。

舌尖現象的出現也可能是由於用腦過度而導致大腦疲憊,從而影響了記憶的提取。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保持休閒狀態給大腦“放個小假”才是上策哦,也許過一會你就能想起來了,絞盡腦汁反而難以得到答案。

2. 整合線索,積極搜尋。

想要找到答案最有效的辦法當然就是要根據當下場景的相關線索,借助工具等來進行查詢,從而找到答案。

3. 想不起來的就說明它不重要!

重要的東西,你的大腦會幫你特地記住的,要是實在想不起來,從側面也能說明它確實不太重要,那就不要再折磨自己啦,繼續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學習看書,生活依舊如此美好!

相關文章

探索更多來自 生活百寶箱 LIFE BOX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