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陰道炎反反覆覆,總是治不好?做好這4步,幫你趕走它

婦科門診及接受在線諮詢時,經常會遇到有患者說自己陰道炎反復發作,特別的苦惱——

不是說陰道炎是小毛病嗎?明明一直在按醫生的要求治療,為什麼白帶還是不正常?外陰還是經常感到瘙癢,有時甚至對性生活也沒有了興趣。

陰道炎確實不可怕,做好下面這4 步,幫你趕走陰道炎。

趕走陰道炎4步曲

明確陰道炎病因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不然。試想一下,如果診斷都是錯的,那麼治療用藥也就有問題。

有的人說,陰道炎有沒有治好,檢查一下白帶就可以了呀,根據報告用藥一定不會出錯的。

但是,並非都是如此。

有時雖然報告是基本正常的,但是還是會有不舒服的症狀,甚至白帶也不正常,自己也會感到困惑。

陰道炎的情況有時不能單純根據一張報告來輕易診斷。醫生一般還要詳細了解一下患者這段時間的用藥情況,以及之前的檢查報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停藥時間短,或者短期內剛用過藥物,那麼陰道內還殘留有藥渣,甚至藥物的影響仍然存在,那麼檢查結果通常是不准確的。

同時白帶也是比較粗糙的檢查,容易受一些因素的影響,例如取材、檢查人員的業務水平等等,導致白帶常規報告有10~40% 的漏診率。

所以醫生需要根據你之前的病史、用藥情況以及症狀來綜合判斷,必要時也需要進一步進行真菌培養,以及支原體、衣原體、淋病、生殖器皰疹病毒等檢查。

千萬不要因為之前的治療方法你都知道就自行診斷和用藥,以免影響醫生對你病情的診斷。

就診諮詢醫生時,也要盡量把之前的症狀、檢查報告、用藥情況和醫生說清楚,不要怕麻煩。

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治療方案的選擇很關鍵。如果藥物用得不對症,用多少藥物都是徒勞的。雖然這是簡單的道理,但是也是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

目前治療陰道炎的藥物種類繁多,也比較混亂。既有身邊朋友介紹的熱門微商神藥,也有各種偏方。

有些藥用起來似乎有點效果,但是一停藥就復發,錢花了不少。幾番下來卻讓人更加迷茫無望。

同時,很多陰道炎用藥的藥物說明書雖然寫著同時適用於細菌性陰道炎、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黴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等等各種陰道炎—— 但是實際上沒有一種萬能的藥物能同時治療所有性質的陰道炎,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

常見的陰道炎分為細菌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滴蟲陰道炎、萎縮性陰道炎等。對於不同性質的陰道炎,用藥方法和治療原則都是明顯不同的,治療需要遵循指南、循證醫學用藥。

所以遇到陰道炎反復發作,還是需要找專業的婦科醫生指導治療。

陰道炎反覆發作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用藥治療時間不夠,用藥後陰道炎有好轉,但是用藥時間不夠,導致短期內復發。

以復發性黴菌性陰道炎為例,根據指南,這種情況就需要連續堅持用藥6個月。

還有一種常見的錯誤做法,就是多種藥物聯合用藥,覺得藥物用得越多越好。

其實不然,這樣一方面會影響正常藥物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也會影響藥物治療效果的判斷。通常情況,如果是有效且對症的藥物,一種已經就足夠了。

延伸閱讀:4大陰道炎種類和症狀!陰部瘙癢、尿頻要注意

可別亂用清潔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清潔液走入了我們大部分女性的生活中。

目前清潔液的種類很多。通常我們的想法認為陰道裡越乾淨越好,洗洗更健康,清潔液把陰道裡面的細菌都洗出來,總該沒錯吧?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

陰道裡本身並不是無菌的狀態,相反陰道裡面有很多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存在一種平衡的狀態。陰道並不是越乾淨越好,洗液沖洗陰道會破壞陰道內免疫系統、改變局部pH 值、抑制乳桿菌生長。

沖洗時覺得把不正常的分泌物沖洗出來了,暫時症狀好像緩解了,但是會加重陰道菌群破壞加重,容易引起念珠菌性陰道炎。

另一方面,也會影響正規陰道用藥的藥物治療效果。因為洗液也會把陰道內的藥物洗出來,影響治療效果。

所以需要避免用洗液沖洗陰道,最好就不要用洗液,特殊情況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避免誘因

有時不是治療用藥有問題,是在生活中沒有注意陰道炎的誘因。不合理的生活習慣,導致陰道炎覆發,治療不理想。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方面:

  • 保證外陰的乾燥清潔,每天睡覺前用乾淨的溫水清洗外陰及肛周,然後用乾淨的毛巾、紙巾擦乾,不要隨意濫用各種清潔液。
  • 穿寬鬆棉質的內褲,夏天不要穿緊身的化纖內褲,避免外界局部高溫環境。
  • 內褲做到每日換洗,陽光曬乾,避免陰乾。不需要穿一次性內褲。
  • 避免濫用抗生素,特別是感冒時不要濫用抗生素,以免導致菌群失調引起陰道炎症。
  • 減少熬夜、避免壓力,合理鍛煉,增強免疫力。
  • 在陰道炎沒有確定治療好之前不要急於同房。同房會短期內改變陰道的pH值,同時也會影響陰道內塞藥的治療效果,容易導致復發,甚至加重。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如果每次同房都會導致陰道炎覆發,或者男方也有症狀,例如下身有皮疹、瘙癢,那麼建議男方去檢查一下,是否有相關的炎症。

相關文章

探索更多來自 生活百寶箱 LIFE BOX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