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長不看
在加水量相同的情況下,一般脂肪越多,魚湯越白。主要的營養還是在魚肉中,少喝湯多吃肉。
三花淡奶本身沒什麼問題,在甜品奶茶裡很常見,加了三花淡奶的魚湯,沒有什麼特別危害。
內容目錄
| 魚湯為什麼會發白?
大家都知道「水油不相容」的道理。但有一種東西能讓水和油均勻地混起來,它就是「乳化劑」。簡單說就是一頭能連接油、一頭能連接水,從而讓油在水中分散開。
在煮魚湯的過程中,魚肉中的一些可溶性蛋白質會跑到湯裡,它們發揮了天然乳化劑的作用,包裹住脂肪顆粒,讓它們均勻地分散在水中。這些分散的小油滴對光線起到散射作用,從而讓湯看起來是乳白色。
– 加了三花淡奶?
之前某博主展現的“科技與狠活”,一度把“三花淡奶”、“醬油“頂上輿論風口。很多人突然意識到,白白的肉湯居然可能是淡奶兌的,因此產生了不少恐慌。
“三花”是雀巢旗下的子品牌,一類是「全脂淡奶」,另一類是「植脂淡奶」,大家可以看一下配料表和用途⬇️
其實它們在製作甜點、咖啡、奶茶中經常用到,全脂淡奶的營養價值是不錯的。
|營養是在湯還是在肉裡呢?
許多養生專家以及煲湯愛好者認為,將魚在湯中煲上幾個小時,肉中的精華會全部融入鮮美的湯汁中。
但是也有人對此持反對態度,認為喝湯根本不能滋補,一定要吃肉才能補充蛋白質。
煲湯必然要加大量水,經過長時間的煲煮,肉中的部分游離氨基酸、脂肪酸、短肽、嘌呤也會到湯中,比如「谷氨酸鹽」就正是人們覺得食物鮮美的主要原因,有人認為這正是湯中“營養”的味道。
這些就是肉中的全部營養物質麼?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研究發現,無論是魚湯還是雞湯,能夠溶解到湯中的蛋白質含量還是很少的,雞湯裡的蛋白質、氨基酸一般也就0.5%的樣子。
湯中的蛋白質顯然主要還在肉裡!
經過長時間的煲煮,肉中的一些可溶性的小分子營養物質會溶解在湯中,但是,主要的蛋白質以及鈣、磷等營養元素依舊難以溶解。
就這些營養素而言,肉的營養顯然還是高於湯,且湯中的鈣、磷等營養含量也偏低,反倒是為了口感往往含鈉比較高。
因此,對於大多數消化吸收能力正常的健康人來說,如果以補充營養為目的,湯的意義並不大,特別是多油鹽的湯汁完全不建議喝,還是吃肉最重要。
尤其是對於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只靠喝湯補充營養是不靠譜的。
但是湯也不是完全沒有營養,其中所含的游離氨基酸、谷氨酰胺和可溶性的B族維生素,甚至是鈉離子對於多數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病後術後急需營養支持的人來說也是有益處的。
因為不同於完整肉食中的大分子蛋白質,湯中的氨基酸分子小、易吸收,能夠補充一定的營養,同時造成的消化系統負擔小。
湯鮮美的味道也能一定程度上起到促進食慾的目的,少量飲用能夠幫助營養不良、食慾低下的患者恢復食慾,對於後續的營養補充及健康恢復起到一定作用。
因此喝湯時究竟是只“喝湯”還是一併“吃肉”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選擇,無論“湯水”沒營養還是“湯渣”沒營養都是錯誤的。
|餐前餐後何時飲湯更健康?
民間有許多諸如“飯前喝湯,苗條又健康”的說法,旨在說明餐前喝湯更好。
這種說法的理由是飯前喝湯可以增加飽腹感,起到一定的減肥作用。
同時又有人擔心,餐前喝湯可能會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認為湯應該餐後食用,因為飯前進食大量湯水可能造成胃酸的稀釋,影響消化。
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有些太瞧不起我們的消化系統了,其實這麼小的差別對於正常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
關鍵在於我們喝多少湯,喝什麼湯。
|5條喝湯小建議
1. 喝湯最好能撇掉表面的浮油,避免攝入過多脂肪,不僅沒有達到滋補的目的,反而引起了肥胖等問題。
2. 對於存在高尿酸血症或者嘌呤代謝障礙的人,最好別喝肉湯,因為肉湯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可能對自身嘌呤代謝造成過重負擔。
3. 煲湯時最好能少加或不加鹽,尤其是對於高血壓患者。
4. 喝湯速度不要過快,注意溫度不要過高。
5. 蔬菜建議採用急火快炒的烹調方法,不優先推薦煮湯。
快來分享你最愛的煲湯食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