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體檢或看其他病做檢查時,無意中發現肺上長了一個或多個肺小結節。這些結節雖“小”,卻不容小覷。
體檢發現肺結節,是不是應該一切了之?
👉什麼是肺結節👈
肺結節即影像學檢查表現為直徑 ≤ 3 cm 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為單個或多個,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
1、大小分類
直徑<5 mm 者為微小結節,5~10 mm 者為小結節。
2、密度分類
分為實性肺結節和亞實性肺結節,亞實性肺結節又可分為部分實性結節和純磨玻璃樣結節。
👉良惡性結節怎麼區分👈
1、良性結節
若定期檢查中肺結節有如下變化者,多考慮為良性:
(1)短期內病灶外部特徵變化明顯,無分葉或出現極深度分葉,邊緣變光整或模糊;
(2)密度均勻或變淡;
(3)在密度未增加的情況下病灶縮小或消失;
(4)病灶迅速變大,15天內增大1倍以上;
(5)實性結節2年以上仍穩定,但這一特徵並不適用於磨玻璃樣結節,因原位腺癌和微浸潤腺癌階段的磨玻璃結節可長期穩定。這裡的長期指超過2年或更長時間。但實性結節究竟穩定多長時間提示良性,目前尚未明確。
(圖片來源於網絡)
2、惡性結節
肺結節在定期復查中有以下變化時,多考慮為惡性腫瘤:
(1)直徑增大、倍增時間符合腫瘤生長規律;
(2)病灶穩定或增大,並出現實性成分;
(3)病灶縮小,但出現實性成分或實性成分增加;
(4)血管生成符合肺癌規律;
(5)出現分葉、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徵。
以上評估大部分可在檢查報告中體現,有些則需專科醫生進一步評估,例如直徑增大、倍增時間是否符合腫瘤生長規律、血管生成是否符合肺癌規律等。
👉哪些結節需要手術切掉👈
以上考慮惡性病變的情況一般需要手術切除,而另外一部分結節即使為良性,但有惡性趨勢的也可手術切除,應特別注意“磨玻璃樣結節”的觀察,當結節增大(一般 ≥ 8mm即有手術意義)、與周圍血管聯通、出現新的實性成分,或已存在實性成分增大,建議及時行外科手術治療。
一般地,亞實性肺結節的實性成分和大小與惡性腫瘤轉移和復發的風險相關。有結節或結節實性成分增長的影像學證據,一般足以作為手術治療的指徵。
👉肺癌高危人群——推薦低劑量CT篩查肺結節👈
肺癌高危人群為年齡 ≥ 40歲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險因素者:
1、吸煙 ≥ 400支/年或20包/年,或曾經吸煙 ≥ 400支/年或20包/年,戒菸時間<15年;
2、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3、合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瀰漫性肺纖維化或有肺結核病史者;
4、既往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對直徑>8mm 無法定性的實性肺結節行PET-CT 檢查以區分良、惡性。對相對年輕的患者,亞實性肺結節可長時期慢速進展,在壽命期內可潛在地發展為侵襲性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