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有一些魚友在養魚或挑器材時找不到比較好的參考,所以我就寫了這篇內容,把比較基本的一些常識匯總了一下,希望能幫到大家。
水缸水體:
水體計算公式是:長*寬*高/1000
例如60*35*40的魚缸,水體的計算方式是60*35*40/1000=84升水。
魚缸要養多少魚:
一般一升水養1厘米魚。比如60的魚缸能裝84升水,算下來魚缸里魚的總長度在84cm左右比較合適。差不多是三條體型比較大的鸚鵡魚的長度。當然養第四條或者只養兩條也沒有問題,畢竟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這個公式只作為參考。
怎麼給自己的魚缸選水泵:
同樣先計算魚缸的體積,長*寬*高。原則上水泵的流量是水體的3-5倍就可以了。不過有一些商家標註的流量只是理想狀態下的流量,所以實際效果會打折。再者還要考慮到揚程,所以水泵的流量最好是水體的8倍左右。
我看了幾款水泵的標註,基本84升水可以配8W上下的水泵。當然,實際效果最好從網上搜一下網友的反饋。
加熱棒的選擇:
一般一升水對應1.5-2W,100升水可買150W或者200W加熱棒。原則上買大不買小,所以可以儘量買200W左右的。如果過濾用的濾筒或者底濾,也要加上裏面水體。
小魚缸可以買一個加熱棒,大魚缸可以計算出應買加熱棒的功率,然後分攤到兩個加熱棒中組合使用,保證水體受熱均勻。
ppm:
ppm是百萬單位的濃度,ppm以前用的比較多,現在基本是以%、‰來表述。1ppm是指一噸水裏含有1克該物質,比例有點誇張。
ppm一開始用於實驗室或者農藥配置中,其實在水族中的使用並不廣泛。標準的配置方式是:先將固態藥物配置成一定濃度的藥液,然後根據比例再計算魚缸中要加多少藥液。
下面引用某資料內容:例如需用15%的高錳酸鉀配製成300ppm的藥液,倒進魚缸殺菌,1克高錳酸鉀需加多少克水呢?按計算公式計算如下:
加水量=1000000×15%/300-1=499(克)
即1克15%高錳酸鉀加水499克,總共500克,ppm濃度為:
1000mg*15%/500g=300ppm。即可配製成300ppm的藥液。
水質各種參數:
溫度有溫度計;酸鹼度用ph試紙,據說也有試筆,但我沒用過試筆;測試硬度用專門的試筆;測亞硝酸鹽濃度有專門的藥液,加一點晃一晃等一會就變色。
養魚是長久的事業,上面幾個參數只是入門版的。過一段時間你可能會迷上研究各種形態的魚缸、各種材質的玻璃、各種古怪的過濾或者各種黑科技的器材。等這些好看好玩的事物都琢磨明白了,基本算是老魚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