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尾包做法
新的學年開始,孩子們都上學去了。做全職媽媽又要肩負起家人早餐的責任。在未來的幾天嚐在心媽媽會分享一些簡易麵包,讓一些有自己做麵包的媽媽可以省些腦筋,多些選擇為家人準備不同款式的麵包。
由於在過往的食譜分享中,已經有許多個不同搭配的基礎麵糰和揉搓的手法,所以就不再詳細介紹,媽媽們隨便選一個就可以了。
吃這個包的時候總會被孩子問「為什麼雞尾包叫雞尾包?」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50年代的香港有麵包店東主不想將賣剩的麵包扔掉這樣浪費。因此,有人便發明將賣剩的麵包搓碎,再混合砂糖作為麵包的餡料,便可以將這些麵包重新再用。由於以不同麵包混合成餡料就好像雞尾酒一樣,雞尾包因此而得名。後來餡料加入椰絲,使雞尾包更香。」
材料
餡料:(6個)
無鹽牛油 22g
全蛋液42g
低筋粉4g
椰絲 30g
砂糖 18g
奶粉8g
鹽 1g
裝置面醬
無鹽牛油 10g
低筋麵粉 6g
全蛋液4g
砂糖5g
已烘烤的白芝麻 適量
麵糰
使用的是蛋黃乳化劑配方麵糰
參考麵糰總重300克
做法
#01
牛油隔熱水融化,加入餡料其餘材料拌勻,放進冰箱冷藏變硬,分6份搓成長條形(餡料沒包的時候放冰箱冷藏,餡料硬一點會方便包)
#02
麵糰第一次發酵后,排氣,分割成6等份,滾圓,休息5-10分鐘
#03
按扁,撖圓,放進餡料,包成橄欖形,捏緊收口,放進烤盤,第二次發酵
#04
準備面醬:牛油室溫放軟加入砂糖,用手動打蛋器打至糖完全溶化,加入其餘材料拌勻,放進裱花袋
#05
二次發酵後,取1/4蛋黃液加入1小匙水拌勻,刷在包面上,包的中間放上白芝麻,兩側擠上面醬(面醬如果一次用不完可以包好放冰箱冷凍保存一個月,下次室溫回溫後可以再用)
烤爐預熱180度10分鐘,放進中層烤1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