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要拍一部角度清奇的綜藝《我們離婚了》,讓已經離婚了的明星夫妻重新在一起同居3天2夜。
面對尷尬到腳趾摳地的設定,網友還寫好了擬邀嘉賓:宋慧喬宋仲基、具惠善安宰賢……
本以為是想像,沒想到,真的開播了。
不出意外,剛播第一集,韓網收視爆了,最高達到14.7%。
第一對嘉賓是娛樂圈知名度很高的“模範夫妻”:李英河和鮮于銀淑。
第一對嘉賓 – 李英河和鮮于銀淑
兩人在1981年結婚,26年後突然宣布離婚。
恩淑獨自出席新聞發布會說,“如果以後相處得好,不排除有復婚可能”;
英河卻表示,“和恩淑結婚是這輩子最錯誤的決定”。
有一點需要明確,這檔節目的定位並不是觀眾所想的“勸合”,而是聚焦於非常現實、但鮮為人關注的“離婚後夫妻相處模式”,展現他們真實的處境。
它與社會背景有很大關係。這幾年,韓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離婚夫婦:
離婚最多的年齡段是“一起生活了20年以上的夫婦”,英河和恩淑這對非常典型。
數據來源/統計廳
節目組表示,初心是
“讓離婚的夫婦各自吐露自己的內心,獲得寬恕和治愈,拍出比電視劇更真實的故事。雖然題材很戲劇性,但我們探討的是人生中最深刻的親密關係之一”。
其實,兩人離婚後的相處,已經是當時少見的“Hollywood模式”了。
他們沒有完全分道揚鑣,而是依然共同上電視,逢年過節和孩子們一起以朋友身份見面。
但十幾年來私下沒有單獨見過,彼此是陌生和疏離的。
至於為什麼上這個節目?
英河說,“我以後也是沒多少日子好活的人了,所以有些心結想解開。聊聊本不該是誤會的誤會。”
恩淑說,“我想再次感受一下你是什麼樣的人。你也感受一下吧。 ”
所以,他們共同想做的,是給多年的情緒一個交代。
但兩人可以如願嗎?節目現在只播了一集,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他們初次相見的場景(劇透預警)。
見到英河沒多久,恩淑就哭了。說出一句聽者動容的話:“不覺得時間很可惜嗎?”
並希望這次見面,“你能多傾聽我,我也會傾聽你”。
因為以前我說話的時候,你總是用“不要再說了”打斷我。
但接下來我們可以發現,90%的談話來自恩淑本人。
英河他對恩淑基本上不做語言上的回應,而是本能地迴避。
比如,非常明顯地拒絕眼神交流:
當恩淑說自己特意做了髮型時,英河不說話:
恩淑聽到別人“勸復婚”,心裡很高興,希望英河說點什麼。但他再次“裝作沒聽到”:
我不認為英河的行為是“木訥”。沉默不一定是因為“不會說話”,也可能意味著害怕衝突,意味著在無法回應時表達出的拒絕。
恩淑很不明白:你為什麼不說話?(她也因此被一些人認為是“話多、強勢、控制欲強”)
但英河說:我平時就沒話啊,一直就是用“無言的對話”來翻篇的。
今天已經(說得太多)嘴都要抽筋了。
到這裡,兩個人已經很明顯不在一個頻道上了。
恩淑不能接受“無言”的交流,不說出來,誰都不知道的。
在晚餐中,恩淑提起了“當年最大的那個誤會”。
她離婚後被謠傳得到某個財閥大亨的“包養”,“但我連他的臉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完全是謠言。
那時候我要借你的車,但你對兒子說:怎麼不找有錢的那位,讓他給買?
“這是我最失望的地方。原來你對我的了解也不過如此。這句話將我推向了深淵。當時甚至有過極端想法:要怎麼證明我的清白呢,是不是死了就好了?”
後來恩淑得了社交恐懼症和睡眠障礙,吃了3年的藥。工作生活全面停滯,無法向門外走出一步。
但英河完全否認了她的心結。認為自己從未說過這句話,也沒有在意過謠言。
然後!英河就走了。他端起碗離開餐桌,結束了對話。釋放出一種“不想繼續再聊”的信息。
恩淑表情複雜。幾十年過去,得知對方的解釋後,卻並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而是震驚和虛空。
英河始終表現出了一種對親密的不適、恐懼,以及對恩淑的情感忽視。
平時,他是一個十分喜歡酒局和社交的人,一周有6天都要喝到凌晨才回家。他的社交技巧,似乎不對恩淑展現。
哪怕是蜜月旅行,也要和朋友玩到凌晨4點。
上節目之前,恩淑曾期待他會有所改變。但從預告來看,英河似乎會繼續讓她失望。
難得兩人單獨在一起,英河還在餐桌上叫來了朋友……跟離婚前沒什麼不同(但韓綜剪輯誰也說不准)。
第二對嘉賓 – 崔烤肉和柳紫蘇
再來看第二對嘉賓。
很年輕,分別是30歲的崔烤肉和28歲的柳紫蘇。離婚7個月,有個5歲的女兒,給爸爸帶。
他們相處起來非常輕鬆,像朋友一樣互相開玩笑,就像來看新房的情侶。
初次見面,烤肉問紫蘇:你看得出我有什麼地方變了嗎?
我瘦了!瞧我的胸和腰,要摸摸看嗎?
晚餐時間,烤肉很自然地給紫蘇做飯吃:
和上一對相反,紫蘇是個不怎麼顯露內心的姑娘,不太表達情緒。烤肉問怎麼評價晚餐,她只憋出來了倆字:好吃。把烤肉都逗笑了:
兩人晚上一起在衛生間洗漱,睡前互相按摩。“有非常自然的身體接觸”。
網友說:懷疑地看了一眼標題,確定不是《我們結婚了》?差點就要在離婚綜藝裡聊CP。
但隨後,節目慢慢揭示了導致兩人離婚的癥結:烤肉的父親。他很不滿意紫蘇這個兒媳。
“逢年過節,沒有一次來向我行禮問好”
“她不是那種會在你凌晨回家還給你做飯的女人”
“無論是作為兒媳還是母親,都是0分”
對於紫蘇來說,導致離婚的最大傷害是相見禮。
傳統上是男方買房,女方出彩禮。但可能她家經濟困難,崔父在雙方相見禮時說了一些很重的話,造成了無法抹去的傷痛。
烤肉說,爸爸已經80歲了,常說“自己已經沒幾年好活”。所以比起妻子,自己還是更站在了父親這邊。
說到家庭時,氣氛已經截然不同。兩個人都很難受。
烤肉說:離婚之後我得了抑鬱症,吃了一段時間的藥。那段時間,還常出現你回來開門時“滴滴滴”的幻聽。
我才體會到,你說的一個人帶孩子到底有多辛苦。
紫蘇回答:我的20代都投進去(做媽媽)了。有效期限已經結束。
字幕打出:
24歲,結婚、生子,然後28歲離婚,已經都經歷了一遍。
節目尚未進行到更深的地步,也沒解釋這對年輕人想通過再次相見得到什麼。
從預告來看,後續還會有其他嘉賓,比如因出軌而離婚的前韓國短道速滑選手金東聖。
演播室觀察員中有一位精神科醫生。他說,有位來訪者告訴他:“離婚不是為了更加幸福,而是為了減少不幸。”
華盛頓醫科大曾對“人生的不幸”進行排位,結果第一位是配偶/孩子的死亡,第二位就是離婚。
離婚可能帶來以下這些情緒症狀
- 悲傷、內疚、羞恥、憤怒、沮喪、焦慮;
- 感到無助,無力;
- 易怒、喜怒無常;
- 睡得太多或根本睡不著,可能會做噩夢或感到精疲力竭;
- 不能停止過度思考,無法專注於工作或日常事務;
- 心理韌性被壓力侵蝕,讓你更難應付日常瑣碎的壓力;
- 還有種說法是“離婚減肥法”。因為離婚的人往往會因為突然改變飲食或失去食慾而變瘦。
有30多年執業經驗的律師Sam Margulies認為,離婚中最重要的心理動力(psychodynamic)是相互關係及其如何發展的問題。
因為只有極少數的離婚,是雙方同時決定離婚的。一般都存在“發起者”和“非發起者”。
但不管對於哪一方來說,離婚都是一種創傷。關於克服創傷需要多長時間,可能取決於3個影響因素:
- 婚姻的長度(婚姻越久,悲傷的時間就越長)
- 個體的恢復力和向前邁進的願望(與擁有心理彈性的人相比,情緒脆弱的人會有更長的悲傷期)
- 為什麼這段關係會結束(或怎樣結束)。如果是因為出軌而結束,創傷可能會持續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