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做絕育手術對主子好?」
「想到辣麼可愛的主子要挨一刀就覺得於心不忍,要不再等等?」
有不少鏟屎官表示理解接受「絕育」的理念,但還是會因為這樣那樣的顧慮一直在做與不做的邊緣徘徊。
為了讓大家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擔心,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說說這個問題。
(在以往關於絕育的文章【了解「貓咪絕育」|過程、好處壞處、最佳年齡|對貓咪性格的有影響嗎?】中,我們已經列舉了絕育手術的優缺點,還沒看的可以先補補喲!)
內容目錄
貓絕育手術最佳時間?
目前被廣泛認可的絕育時間是:貓咪性成熟前,美國獸醫協會(AVMA)提倡的絕育時間為:5月齡以前。
2017年,美國獸醫協會(AVMA)正式通過了獸醫絕育手術工作組針對絕育年齡的建議文件(Veterinary Task Force on Feline SterilizationRecommendations for Age of Spay and Neuter Surgery) 。
文件中,建議不打算繁殖的貓在5月齡前進行絕育(Feline Fix by Five,簡稱FFF )。
該文件受到美國貓醫師協會、美國動物醫院協會、Winn基金會、愛貓者協會和國際貓協會等認可。
為什麼在性成熟前絕育?
國際權威的組織機構在性成熟前絕育的理念基本是一致的,有爭議的主要是在對於發情期時間點把控的不同。
The Cat Group 組織提倡4月齡左右手術,美國獸醫協會(AVMA)提倡5月齡前手術。
以前傳統的絕育時間是在6月齡左右,但近年來隨著貓咪「早熟」的現象受到重視及麻醉藥物、手術技術的改善,手術時間認為應該被提早。
貓咪在性成熟前絕育能夠降低乳腺癌、子宮蓄膿症、難產的發生率,減少潛在行為問題等優點。
另外,早期手術還有減少術中出血、貓咪對麻醉藥、止疼藥更敏感、術後恢復快、併發症少等優點、避免意外懷孕等優點。
不同情況推薦手術的時間
如果是決定養在家裡的貓,應在完成疫苗接種後2~3周左右安排絕育手術(這個時候也差不多4~5月齡了)。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拆蛋」部隊吧
以下是The Cat Group 組織 2006 年發佈的,根據不同來源的小貓咪所推薦的絕育時間表,供大家參考。
絕育時間推薦
從專業繁育人處購買的品種貓 | 通常在貓咪免疫完全,約14周左右接回家,回家後2~3周內,約4月齡左右就可預約絕育手術; |
家中貓咪意外生產的小貓 | 通常在6~7周被新主人領回家,建議完成疫苗接種後2~3周內進行絕育手術; |
救助機構領養的貓 | 通常在完成1針疫苗約8~12周左右被領走,領養人帶回家後,繼續完成疫苗接種之後再進行絕育; |
需要放歸的小野貓 | 如果計劃絕育後放歸,必要時可以在7到8周內進行絕育; 一旦放歸後就很難再次捕捉到,因此絕育當剪耳以便識別,建議小貓在放歸前給予1針疫苗; |
絕育注意事項
1 | 理論上絕育手術在距離貓咪性成熟之前越早越好; |
2 | 在絕育、接種疫苗和帶貓回家之間應留出充足的時間,以便減少「應激」; |
3、 | 醫生認為絕育手術時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因此最好在絕育前接種疫苗; |
需強調的是,由於每只貓咪身體狀況、免疫情況都不同,且受到品種、環境等因素影響,具體的絕育時間應該由醫生根據貓咪的情況評估決定。
關於絕育的誤會解讀
謠言往往比真相跑得更快,關於絕育的問題也是如此。
在收集素材時,整理了幾個關於絕育手術常見的誤解,這裡特別拎出來說明一下。
晚絕育才更好?
持這種觀點的人常常認為較早絕育會阻礙骨骼正常發育,也擔心早期絕育會影響公貓泌尿道直徑發育,導致下尿路綜合徵的發生率增加。
這個說法乍一聽很有道理,實際卻經不起推敲。
早絕育影響骨骼發育?
並不是。
貓咪在性成熟期前絕育,不會阻礙骨骼發育。
促進貓咪骨骼生長的激素是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貓咪進入青春期後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骨垢線閉合,長骨停止生長。(性早熟的兩腳獸長不高的原因同理)
如果絕育時間早於性成熟期,會推遲骨垢線閉合,貓咪長骨會繼續生長,因此理論上它們的身長和身高反而都更高一些。
早絕育影響尿道發育?
並不會。
貓咪是否在性成熟期前後絕育,尿道直徑大小並不受到影響。
絕育主要影響公貓第二性徵(是否有陰莖棘、外陰形態、是否發「腮」),但這些差異並不會影響貓咪排尿的能力。
絕育早晚對貓影響的實驗
1991~1992年,明尼蘇達大學的獸醫學院和佛羅里達大學的小動物臨床科學系將貓咪根據絕育時間不同分為三組分別進行觀察。
第1組(11只小貓)在7周齡時絕育;第2組(11只小貓)在7個月時絕育;第3組(9只小貓的對照組)性成熟後(直到12個月後第一階段研究完成後)才進行絕育。
最後研究表明:
1、貓咪在7周左右做手術耗時短,出血量少,麻醉易醒,術後恢復快,但更需注意小貓的體力和體溫;
2、三組貓咪尿路發育均正常,公貓尿道直徑無差異;
3、7周和7個月左右絕育的兩組貓咪體重無較大差異,但比12個月後絕育的貓咪重;
4、早期絕育並未阻礙小貓骨骼的生長,在第1組和第2組中,均觀察到貓咪長骨長度增加;
5、第3組貓咪普遍比第1組、第2組貓咪更具攻擊性、更少親和力。
母貓生一胎後再絕育更好?
並不是。
醫學的證據恰好相反,在發情前絕育可以預防95%的貓咪患乳腺腫瘤。
絕育後的公貓更易患下尿道綜合徵?
並不是。
下尿路綜合徵的發生多生於肥胖的公貓,這其中的確有一部分為絕育的公貓。但這是由於絕育後性激素水平降低容易增加貓咪食慾、減少運動量,更容易引起肥胖的所致。
絕育並不會直接導致肥胖,絕育後不改變飲食習慣、不鼓勵運動才是引起疾病的最大隱患。不僅僅是絕育,如今流行的「圓滾滾」的審美,也是疾病的隱患。
化學方法更安全?
並不是。
所謂化學法主要是使用激素降低貓咪體內雌激素水平,或提高孕激素水平,推遲發情,此方法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而且長期使用易引起生殖系統疾病及肝腎功能損傷,副作用很大,醫生不推薦使用。
手術殘忍血腥嗎?
並不是。
有的人的恐慌只是對手術本身的恐慌,一聽公貓要「割蛋蛋」,母貓要「開膛剖肚」瞬間就被嚇到了。
你想象中的是這樣嗎?並不是哦!
實際上無論是公貓還是母貓,手術切口都非常小,手術也並不那麼血腥殘忍。
鏟屎官們在考慮要做手術時,考慮手術風險固然是必要的,但建議還是更多地從權衡對貓咪對鏟屎官雙方利弊的角度做決定。
醫學在逐步發展,許多風險及併發症都已在可控範圍內,切不可因噎廢食。歐美國家也在一直大力研發非手術絕育避孕方法,相信未來小貓咪可以經歷更少的痛苦,生活得更幸福,壽命更長久!
//////////
參考資料:
[1]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8944799
[2]http://www.thecatgroup.org.uk/policy_statements/neut.html
[3]http://www.catvets.com/public/PDFs/PositionStatements/EarlySpay&Neuter.pdf. Accessed April 28, 2017.
[4]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veterinary-science-and-veterinary-medicine/feline-lower-urinary-tract-disease
[5]American Association of Feline Practitioners. AAFP Position statement: Early spay and castration. AAFP website. http://www.catvets.com/public/PDFs/PositionStatements/EarlySpay&Neuter.pdf. Accessed April 28, 2017.
[6]Hayes HM Jr, Milne KL, Mandell CP.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feline mammary carcinoma. Vet Rec.1981;108(22):476-479.
[7]Misdorp W, Romijn A, Hart AAM. Feline mammary tumors: A case-control study of hormonal factors. Anticancer Res. 1991;11(5)1793-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