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過隱形眼鏡的都知道,想挑到一款舒服好用、能和咱們眼球舒適貼合的隱形眼鏡,可比找對像還難!
市面上的隱形套路五花八門,抓瞎踩坑也是常有的事😮💨:
事實上,在眼部健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隱形眼鏡戴著不舒服,要么是你戴得不是時候,要么是你的隱形眼鏡本來就沒選對。
那怎麼知道自己究竟踩的是什麼坑呢?別急,咱們一點一點來掃雷。
01 戴鏡「場合」有講究
這些時候別逞強
沒看錯!戴隱形眼鏡,其實也分「時機」和「場合」。
下面這3 種情況,戴隱形需要格外注意。快看看裡面有沒有你?👇
這麼好看的眼睛,哪兒受得了這些委屈?!
所以為了以後大家還能舒適愉快地戴隱形,答應我們,分清配戴場合,千萬不要逞強。
02 搞清自己的度數和基弧
戴鏡才不會暈乎乎
隱形眼鏡不像框架眼鏡,它會和我們的眼球零距離貼合,這樣一來,鏡片與眼球間的成像距離大大縮短,直接按框架眼鏡度數來配隱形,度數可能就偏高了,沒戴一會兒,頭暈眼花的噁心勁兒全上來了……
所以要想隱形眼鏡戴得清楚又舒服,選對度數很重要:
如果是散光度數較高,或者戴隱形眼鏡後視力有波動的朋友,那麼更專業的檢查就有必要安排上了:搞清度數、確保清晰的矯正效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明確自己的基弧值(即:眼球弧度)。
畢竟每個人的角膜(黑眼珠)大小和弧度不一樣,像那種鏡片動不動跑偏、眨眼後視線模糊好一陣兒、甚至能把鏡片眨掉的情況,可能就是衣服太寬松鏡片基弧選大了的緣故。
整明白這兩件事之後,咱再來看看:在鏡片硬性條件上,應該避開哪些坑。
03 材質透氧性不達標
眼紅、血絲少不了
口罩戴一整天不摘下來,那種悶到無法呼吸的感覺,光想想就難受!眼球其實也一樣。
長期把透氧量太低的隱形眼鏡戴在眼球上,角膜一直得不到暢快呼吸,迫不得已就會冒出一些新的毛細血管,來補充供氧、緩解這種窒息狀態。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明明休息好了,眼球上的紅血絲還是越來越多,那可能是眼睛在向你求救:
沒開玩笑!角膜長期缺氧真的可能致盲!
要想眼球自在呼吸不憋屈,長戴鏡片的透氧量,最好在87 × 10 -9 (cm / s) (mLO 2 / (mL × mmHg) 以上;對於日戴鏡片,起碼也不要低於24 × 10 -9 (cm / s) (mLO 2 / (mL × mmHg)。
一長串參數記不住?咱也可以直接看材質:
比如目前主流的「矽水凝膠」材質鏡片,說白了就是相比傳統「水凝膠」材質,多開闢出一條「矽」通道,打開了矽、水雙通道透氧的新世界~
論透氧量表現,矽水凝膠材質輕輕鬆鬆就能高出水凝膠的3~6 倍[2]。需要較長時間戴鏡辦公的朋友,基本可以放心使用。
04 含水量和保濕性能兩手抓
眼乾問題Bye Bye 啦
作為透氧傳導重要媒介的水,含水量不足不光影響鏡片的透氧表現,戴起來的異物感也更明顯。
那是不是含水量越高、鏡片越軟就越好呢?
⚠️這麼想,很危險!對於大部分材料來說,含水量在50%~65% 範圍內其實就夠了[3]。含水量太高,眼睛反而容易吃不消!
一方面是因為,鏡片含水量越高,它本身脫水變乾的速度也會越快;另外,有些鏡片只會想當然地追求含水數值,卻容易忽略掉更重要的「保濕性能」。
一旦這方面的鎖水技術沒跟上,等鏡片蒸發完自帶的水份之後,就會順著鏡片中的細小孔隙,倒吸走我們眼球表面的部分淚液。
到頭來,本該用來潤眼的淚液,卻被鏡片統統榨乾,眼乾問題自然雪上加霜……😭
05 週期盡量挑短的
戴鏡舒服更省心
眾所周知,越是周期長(半年拋及以上)的鏡片,對錢包往往越友好,但!要論健康性和舒適度,還得是周期短的更靠譜。
這是因為市面上一些產品材料的透氧性較差,部分產品甚至達不到及格的水準。
況且鏡片用得越久,來自淚液、眼球代謝、外界空氣中的「臟東西」,就會日積月累附著在鏡片孔隙當中,不光可能堵住供氧通道,鏡片柔軟度也會隨著沉積物的增多而大打折扣,越戴越膈應。
就這樣,「髒髒鏡」被日復一日「敷」在我們的眼球上,紅腫、乾澀、流淚、怕光等一連串的眼病,便是下場。
所以如果你需要每天連續盯著電子屏幕、認真碼字,或者埋頭閱讀上好幾個小時,戴隱形眼鏡前,就必須做好每天清潔鏡片的準備。要是嫌麻煩的話,不如直接考慮選矽水凝膠材質的短週期鏡片,省事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