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止一次試著征服更多生物,控制更多物種,將視線擴散到整片大陸。不管現在有沒有實現,至少能養的寵物越來越多了,它們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遊的。也是能玩或者能吃的。
陸龜是比較倒霉的一個群體,它們背著堅硬的殼,不能身輕如燕也沒有尖牙利爪,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被當做食物,現在大部分成了近危物種。隨著數量的下降跟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陸龜才慢慢被當做寵物飼養。
市面上的陸龜比較多,建議新手入手赫曼陸龜,便宜好養,其次是緬陸。雖然這兩種陸龜號稱好養,但根據個體不同,也有個別比較難養的。
在一些論壇裡,赫曼陸龜是被提及次數比較多的種類。通過一些網絡渠道與本地店鋪都有機率碰到賣赫曼的商家,不過這種陸龜屬於近危一類,想入手的朋友一定要認清這點。
赫曼體型不大,成體也就20-30厘米,體重差不多能到三四公斤。雖然它不像像龜那樣高大,但在陸龜界大受歡迎。
赫曼的原生地在歐洲,生存的緯度跟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緯度重合,所以水土不服的情況相對少點,只要對它好一些,這傢伙還是挺皮實的。
這種龜比較活潑,互動性不錯,雖然不像貓狗那樣粘人,但也會用自己的方式要求出去走走,在家裡散養的朋友記得準備好鏟屎工具,這貨能吃能拉愛運動,你得時刻準備著幫牠擦屁股。
足夠的空間,對陸龜比較重要。市面上有一些專門的箱子,其實自己動手做一個也挺好,空間上可大可小,比成品的好得多。
新龜剛到手不要急著折騰,先讓它緩一緩,先適應一下環境,幾個小時之後再慢慢升溫,溫度可以暫時到27攝氏度左右。如果不知道龜的狀態好不好,可以先拿糧食勾引一下,但不要真的餵食。如果龜有明顯的反應,說明狀態還不錯。
到家後三天左右的時間可以試著餵食,同時每隔兩三天幫牠洗一次澡,便於排酸。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可以拿蔬菜當做飼料,其實平時的龜糧也是可以餵食的。不過不要餵太多,小心隆背。
很多朋友推薦了椰土,但這種墊材會生一些小蟲子,得定期用燈照,然後偶爾翻翻土什麼的。
上面說到的燈,可以準備UVB跟日光燈,燈在提供光照的同時,也有一定控溫作用。
主要控溫的陶瓷加熱也準備好。一般溫度控制在20-30攝氏度之間沒什麼問題,濕度50%-70%上下可以接受。溫度跟濕度方面,不是特殊情況最好不要調高,有龜友因此死過龜。這傢伙幾百塊一隻,死了心疼又肉疼。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買龜前最好先把設備準備好。以免到時候準備倉促,導致陸龜不能順利進入狀態。
冬天到了,準備入手陸龜的朋友可以先緩一緩,已經入手的朋友最好多關注溫度、濕度、通風跟日常養護。
很多陸龜在低於15℃的情況下會減少攝食量跟活動量,進入懶散狀態。雖然陸龜很少有冬眠的,但這跡象跟冬眠初級的跡像很像,也有朋友在試著幫家裡的陸龜冬眠,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喜歡研究的朋友可以試著做下推理,沒準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