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導讀
甲狀腺是我們人體健康非常重要的腺體,兒童甲狀腺功能低下可導致「呆小症」,甲狀腺功能亢進可以導致突眼、脾氣暴躁、胸悶、心慌和愛出汗等高代謝狀態。如果甲狀腺出現毛病,會危害身體其他器官,甲狀腺結節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人諮詢,體檢偶然發現甲狀腺結節,是否需要進一步細針穿刺活檢(FNA)或手術切除治療?
那麼,甲狀腺結節多見嗎?為什麼會得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有什麼預警信號?甲狀腺結節需要吃藥嗎?甲狀腺結節會變癌症嗎?發病率如何?什麼情況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手術?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些問題。
簡單粗暴版
- 甲狀腺結節非常常見,大概每四個人體檢,就有一個會發現甲狀腺結節;
- 甲狀腺結節有7%~15 的可能性是甲狀腺癌,多見於成人,兒童相對少見;
- 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但死亡率沒有明顯上升,甲狀腺癌是生存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可防、可控、可治;
- 食用加碘鹽不會導致甲狀腺結節的產生,相反缺碘會導致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 甲狀腺結節一般不需要吃藥,但是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建議進一步查甲狀腺激素水平,如果有甲低或甲亢,則建議進一步治療;
- 超聲發現甲狀腺結節,可以根據C-TIRADS 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
- 彩超報C-TIRADS 3 類以下不用處理,除非太大產生壓迫症狀或影響美觀,如果彩超報4 類及以上,建議諮詢甲狀腺專科醫生;
- 對於有甲狀腺癌家族史、童年或青少年時期有頸部輻射暴露史,建議積極進行下一步檢查及處理;
- TIRADS 分類太高,也不意味著需要立即手術治療,建議進行甲狀腺核素掃描,避免不必要的FNA 檢查;
- C-TIRADS 分類本意是為了確定哪些結節需要進行FNA 檢查,而不是直接為是否手術提供參考。
甲狀腺結節常見嗎?
甲狀腺結節非常多見,全球範圍內,普通人做甲狀腺彩超,約有1/5 到1/2 概率可能會發現甲狀腺結節(19%~68%);
也就是說,甲狀腺結節非常常見,起碼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正常人可能存在甲狀腺結節。顯然,不可能所有彩超檢查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都進行細針穿刺或手術切除。
但是,也不是說所有甲狀腺結節都不用管。這是因為,根據不同年齡、性別、受輻射史、家族史和其他因素的不同,甲狀腺結節患者有7%~15% 的可能是甲狀腺癌。因此,有必要探討一下,甲狀腺結節什麼情況需要進一步處理,而另一些情況則不用。
大家也不用談癌色變,甲狀腺癌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況且超聲可以一定程度上鑑別是否可能是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很可怕嗎?甲狀腺結節會不會變甲狀腺癌?
著名醫學培訓師——賀銀成教授曾說過,“如果人一定要得一種癌症,那就得甲狀腺癌吧”,這是戲謔說法,但背後卻有科學的邏輯。
理論上說,雖然甲狀腺結節有7%~15% 的概率是甲狀腺癌。有研究表明,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急劇增加,但有意思的是,甲狀腺癌相關死亡率卻沒有顯著變化,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作,近年來甲狀腺癌增加主要是指直徑≤10mm 的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PTMC)。越來越多的專家指出,超聲技術的廣泛應用,導致PTMC 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大多數的PTMC 生物學行為溫和,患者可能終身不出現臨床表現。
有越來越多的觀點支持低危的PTMC 採用積極隨訪和監測的處理策略,而不是直接手術切除。1124 位甲狀腺內科和外科醫生中,82.3% 的受訪者認為我國存在甲狀腺良性結節過度手術的問題,超過一半(58.6%)的受訪者認為我國存在PTMC 過度手術的問題。
甲狀腺癌是一種惰性癌,發展慢,早期可以乾預,治療效果相對較好。甲狀腺癌整體的死亡率也很低,在發達國家其死亡率僅為(0.2~0.3)/10 萬。這堪稱是“最好的癌症”,這也是為何賀銀成教授說“如果人一定要得一種癌症,那就得甲狀腺癌吧”的原因。
甲狀腺結節在最初形成時,就已經定性為良性或惡性了。一般而言,良性的甲狀腺結節是不會轉化為惡性的甲狀腺癌的(概率非常低)。
為什麼會得甲狀腺結節?有什麼表現?需要吃藥嗎?
甲狀腺結節的病因目前並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多因素相關的,主要與先天或遺傳因素、飲食中缺碘與頸部受到放射元素損傷等有關。食用加碘鹽不會導致甲狀腺結節的產生,相反缺碘會導致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此外,肥胖症和肥胖相關的代謝綜合徵也會導致甲狀腺腫瘤的發生率增高。
多數甲狀腺結節沒有症狀,如果甲狀腺結節比較大,可能會產生壓迫症狀,包括外觀看上去甲狀腺表面明顯凸起、手摸到腫塊、壓迫氣管導致吞嚥或呼吸困難、聲音嘶啞或睡覺突然打鼾等,可能都是甲狀腺結節的預警信號。
甲狀腺結節一般不需要吃藥,但是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建議進一步查甲狀腺激素水平,如果有甲低或甲亢,則建議進一步治療。
如何根據超聲結果確定是否進一步處理
國際上主張根據超聲的評分系統,確定進一步處理的方案,即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TIRADS)。
簡單講,彩超報3 類以下不用處理,除非太大產生壓迫症狀或影響美觀;如果彩超報4 類及以上,建議諮詢專科醫生。
以下是詳細展開闡述:
- TIRADS 1 類
無需處理結節相關問題。
- TIRADS 2 類(惡性可能0%)
無需細針抽吸活檢(FNA)。如果是囊性結節,囊腫過大導致壓迫症狀或出現美容問題時,可以超聲引導下進行囊液抽吸。
- TIRADS 3 類(惡性可能<2%)
無需FNA。如果結節過大導致壓迫症狀或出現美容問題時,在活檢證實為良性的前提下,參考2 類結節的處理原則。
- TIRADS 4A 類(惡性可能2%~10%)
①如果結節>15 mm,建議超聲引導下FNA
②如果為多灶性4A 類結節,或緊鄰被膜、氣管、喉返神經,則>10 mm 時可考慮超聲引導下FNA;
③≤10 mm 的單灶結節,如果不緊鄰被膜、氣管或喉返神經,可以選擇隨訪;
④如果結節過大導致壓迫症狀或出現美容問題,在活檢證實為良性的前提下,參考TIRADS 3 類結節的處理建議。
- TIRADS 4B 類(惡性可能10%~50%)
①如果結節>10 mm,建議超聲引導下FNA;
②如果結節緊鄰被膜、氣管、喉返神經,或為多灶性4B 類結節,則>5 mm 時可考慮超聲引導下FNA;
③<5 mm 的緊鄰被膜、氣管或喉返神經的結節、多灶性4B 類結節是否需要活檢,需綜合考量活檢醫生的手術技能和患者的焦慮程度;
④≤10 mm 的單灶結節,如果不緊鄰被膜、氣管或喉返神經,在充分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積極監控策略。
- TIRADS 4C 類(惡性可能50%~90%)
處理建議同4B 類結節。
- TIRADS 5 類(惡性可能>90%)
處理建議同4B 類結節。如果頸部出現典型甲狀腺癌轉移性淋巴結,在技術上不存在困難的前提下,同側甲狀腺內任意大小的最可疑結節需行超聲引導下FNA。
- TIRADS 6 類(FNA 證實為Bethesda 6 類的結節;粗針活檢證實為惡性的結節)
建議外科手術、熱消融治療或積極監控。
根據C-TIRADS 處理的一些說明
1. 有下列情況,建議積極處理
對於有甲狀腺癌家族史、童年或青少年時期有頸部輻射暴露史,在根據C-TIRADS 處理時,可以適當降低FNA 大小閾值。同時,需要考慮到患者的個人意願和焦慮程度。
2. 分類較高,又不願意細針抽吸活檢(FNA)怎麼辦?
對於C-TIRADS 分類較高,擔心甲狀腺癌可能,又不願意FNA 怎麼辦?建議進行甲狀腺閃爍顯像檢查,如果顯示為熱結節或溫結節,則不建議進行FNA,因為這些結節通常是良性的。
一項研究表明,無論TIRADS 分類級別高低,所有高功能甲狀腺結節均為良性。因此,對於C-TIRADS 分類較高,不願意進行FNA 者,可以考慮參考核素掃描,避免不必要的FNA 檢查。
3. 分類較高,就一定要做手術切除結節嗎?
C-TIRADS 分類本意是為了確定哪些結節需要進行FNA 檢查,而不是直接為是否手術提供參考。對於超聲檢查C-TIRADS 分類較高的患者,建議進一步整合核素掃描信息,必要時進行FNA 檢查,而不是直接採取手術方法。
但是,並非所有醫療機構都能進行FNA 檢查,對於尚未實施FNA 的醫療機構C-TIRADS 分類結果可以作為外科醫生決定是否進行手術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