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界眨眼是在表達愛意?那我對牠眨眼有用嗎?

一直以來,貓圈家長們都口耳相傳著一個說明自己已經博得了主子青睞的神奇大法——眨眼! 

據說只要貓咪輕輕瞇起眼睛,對你眨眼,那意思就是“我中意你啊,你知唔知~” 

貓咪的微笑,藏在眼睛裡 

眨眼是所有動物的正常生理反應,它可以幫助淚液分泌,移除眼內角結膜間的刺激物。  

但和平均只花費250毫秒的正常快速眨眼不同,只有在感到放鬆無壓力時,貓咪才會對面前的對象展露出慢慢半閉雙眼,再緩緩睜開的動作~ 

貓慢眨眼順序 

這個動作被行為學家們稱為slow blink(慢眨眼),看起來就像人們發自內心微笑時的眼睛狀態。 

所以除了“I Love You Blink”這個由貓行為學家Jackson Galaxy提出,已經廣為人知的暱稱外,慢眨眼又被叫做貓咪的微笑。 

仔細觀察還可以發現,要是不考慮光線影響,慢眨眼時貓咪的瞳孔是保持正常大小的,跟感到緊張時貓咪瞳孔放大的狀態完全不同。 

“眨眼”可以跨種族相通嗎? 

人們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同為“微笑”,那這種笑容的力量到底能不能跨越物種,克服人語喵言千差萬別的困難,達成有效交流呢?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來自英國薩克塞斯大學,既是貓奴又是動物行為研究學家的Karen McComb決定和自己的同事合力破解這一謎題。 

他們設計了2組實驗來驗證貓咪是否對向自己慢慢眨眼的人有不同反應。 

 Round 1 

實驗招募了14個家庭共21隻貓(10隻公貓,11隻母貓)。 

場地就設在能讓貓咪們熟悉又安心的家裡。 

第一輪需要貓主人們的配合: 

主人眨眼VS主人不眨眼 

當貓咪在家裡固定地點放鬆下來以後,會讓主人在距離貓1米遠的位置,面向自家毛孩子做模仿的慢眨眼動作。同時有攝像機記錄所有貓的面部表情; 

之後主人依舊在距離貓1米遠的位置上自由活動,但不和貓咪發生任何交流。 

並對比兩次不同狀態下貓的面部表情差異。 

貓在慢眨眼刺激和無人互動條件下的眼球運動速率  

結果發現: 

和沒有互動的情況相比,在主人對自家孩子緩慢眨眼後,貓咪也更有可能會以同樣的眨眼動作回應。 

而且男孩子們給出回應的頻率高於女孩子~ 

不過貓咪的年齡和家中貓口的數量,對結果沒有影響 

Round 2 

第二輪實驗參與貓員分別來自8個家庭,共24只(12隻公貓,12隻母貓)。 

這一輪的配合人員由貓主人變為了對貓來說完全陌生的研究小組工作人員。 

陌生人眨眼伸手指VS陌生人不眨眼伸手指 

工作人員們先是向貓慢慢眨眼,同時伸出一隻手,同樣有攝像機記錄貓咪們的動作表情; 

接下來工作人員收回手後,更換為無表情的面容,再次向貓咪伸手 

對比兩次不同表情下貓與陌生人的互動差異。 

貓在慢眨眼刺激和中性臉刺激條件下,眼球運動速率  

在陌生人報以善意的“微笑”眨眼之後,貓咪們不但表現出了和面對主人時一樣更高頻率的慢眨眼回复,也更願意靠近他們伸出的手。 

貓在慢眨眼刺激和無表情刺激下,對陌生人接近頻率評分 

這一次,不管是性別、年齡還是家中貓口數量都沒有對這一結果造成影響。 

2組實驗結果證明: 

貓咪的的確確可以對人類的緩慢眨眼動作做出積極回應~ 

微笑的力量真的可以跨越物種跟語言的隔閡,讓我們和貓咪進行真實的交流。 

為什麼是眨眼? 

實驗截止到這裡,還暫時沒辦法解答,為什麼來自五湖四海的貓咪們都能無師自通掌握眨眼交流技能。 

但研究小組的成員們推測,可能有兩種原因: 

✴ 對貓來說,雙目直視通常意味著威脅,而緩慢眨眼可以打斷這種不友好的凝視,化敵為友; 

交個朋友吧,兄弟

✴ 另一種可能則是在長期的馴化繁育過程中,某隻貓發現自己一次無意識的拋媚眼居然從主人那裡獲得了讚賞,群貓爭寵也就逐漸加強了這種行為。 

吃的是我的,主人也是我的 

不過無論是哪種原因,對有貓和即將有貓的人來說,應用才是最重要的!!! 

記得開頭說的麼,只有在絕對放鬆零壓力的時候,貓咪們才會這樣慢慢眨眼 

下一次,帶孩子去醫院,惹孩子不高興了,記得眨眨眼,說不定還能幫他們舒緩情緒,調節心情。 

至於還在期盼著終有一日達成撿貓大業的人嘛,下次碰到小流浪,朝它伸手前,不如也先眨眼打個招呼釋放善意,奇蹟就會送你一隻屬於自己的小貓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