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頭算是貓咪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部位了。
似乎高興時,會拿頭頂…
生氣時,也是拿頭頂…
無聊起來…似乎也會拿頭頂?
所以,貓咪為什麼要拿頭頂…是要傳達什麼信息呢?
內容目錄
一,先來區分挑釁和生病
可以先快速排除兩種負面的情況——挑釁和生病:
1. 挑釁
通常發生在貓咪與貓咪間的。
貓咪會面對面,眼睛死死地盯著對方,達到威懾作用。此外,牠們的肢體也很緊繃,會伴隨炸毛、側身、嚎叫、飛機耳等。
2. 生病
通常是貓咪對著牆、固定物體撞頭。
一般行為很刻板,且持續時間很長。這可能是貓咪中樞神經系統出現了問題,通常還可能伴隨朝一邊轉圈,或其他共濟失調行為。
疾病症狀對應描述是head pressing
以上兩種情況相對比較少見。除此之外,貓咪的“按頭交流”——
二,通常是表達友好
具體可主要分成3類原因:
1. 有感情傾向的標記
貓咪身上有很多不同的氣味腺,所以你會看到牠們用臉頰、肩胛、背部、臀部…去摩擦各種東西,進行單純的領地標記。
但因為貓咪面部腺體(特別是外耳瓣和眉骨處)釋放的信息素多代表“友好”,這就讓本來單純的標記行為,夾雜了感情傾向…
幫小貓咪翻譯一下就是:這不是普通的領地標記,這是完全友好,希望你們感情能更進一步的“勾搭”。
2. 把你視為安全的地方
也有行為學家認為,貓咪拿頭撞你可能是將你“這一坨區域”作為了安全的基地。
特別是在陌生環境或牠的領地出現新事物情況下,“用頭頂”是一種觸覺和嗅覺的強化交流。讓貓咪重新建立與熟悉事物的嗅覺聯繫,從而得到自我安慰,讓自己更安心。
3. 尋求關注,需要幫助
用互動來吸引你的注意力,尋求關注,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要零食、要添糧、要陪玩、要鏟屎、要撓撓摸摸…
特別是大清早跳上床,不停用頭撞你;或者下班回家打開門時,又蹭你、又翻肚皮、又拿頭頂你…
該怎麼做…你是知道的吧?
三,所有貓咪都會這個“技能”嗎?
如果你家貓從來都沒有拿頭頂過你…
也未必是你做的不夠好或貓咪還不夠親信你(我們鏟屎官善於自我PUA),這沒準是因為牠沒有掌握這門技能。
在對生活資源較豐富的貓群的觀察中發現,通常是:社會地位較高,更占主導支配地位的貓咪,會優先發起“用頭頂其他貓咪”的交流行為。從而擔當起與其他貓咪交流,培養感情,傳遞種群/家庭中貓咪間氣味的職責。
在貓咪占主導地位的多貓狗家庭中,也能觀察到
行為學家Pam Johnson-Bennett推測,如果貓咪不會用頭頂人這個技能,可能是受貓咪幼時缺乏社會交流、過早離開貓媽媽獨自生活、成年後生存空間壓力、性格較內向等原因影響。
那如果你家貓外向自信(且覺得自己佔這個家的主導地位),愛拿頭頂你的話…
四,要用頭“回撞”小貓咪嗎?
行為學家的建議是:回應牠,但不要用頭撞回去。
▌因為如果模仿不到位,我們的行為可能變成“挑釁”:
1.貓咪很愛乾淨,面部沒有太多味道;但我們有時口鼻處的氣味,對貓咪來說有點大,可能有“騷擾”之嫌。
2.貓咪用頭頂你時不會直視你的眼睛;但我們和貓咪貼貼,有時會忍不住“翻白眼”去看牠的面部反應,這在貓咪眼中,就可能變成“挑釁”的信號。
▌所以,當貓咪拿頭撞你時…
不要迎著貓咪把臉湊上去。正確做法是稍微把臉向後、向下、向一側傾斜一點,用下巴、臉頰側邊、額頭迎接貓咪。
這種(像貓咪對待你一樣)欲拒還迎的姿勢,避免了眼神的正面交鋒,對貓咪來說是更友好的肢體信號。
▌而當貓咪拿頭撞你後…
也不要撞回去。而是選個不容易被牠誤會的方式去回應,例如蹲下身、輕聲誇讚、給貓咪撓撓下巴、摸摸額頭、用手指蹭蹭臉頰…
當然,刨開肢體語言的交流方式,多來點“好吃的”,對貓咪來說是最直接的回應。
就是一定要記得控制好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