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ge tabby cat on white table

貓咪老愛喵喵叫,都在說些什麼?

貓咪為什麼總愛喵喵叫?

當它們還是小貓咪的時候,喵喵叫是為了吸引媽媽的注意,告訴貓媽媽自己“餓了”“冷了”“害怕了”…

但大部分鏟屎官都有所耳聞,當貓咪成年後,生活獨立,就會逐漸失去“喵喵”叫的能力

相對的,因生活所迫,他們更多地會發出“嘶”“哈”的聲音,威懾別的動物,保護自己的領地和資源。

所以,如果一隻成年貓咪對著你喵喵叫,那一定是看得起你,在和你交流

可貓咪天天喵喵叫,都想表達什麼呢?

如果貓咪過度喵喵叫,又是因為什麼呢?

為什麼貓咪的叫聲總能輕易引起我們注意?

甚至容易引發內心的波瀾…

事實的真相是:這是貓咪進化過程中,有意為之!?

Karen McComb是一名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她總覺得自己的貓咪每天早晨叫她起床添早飯的聲音特別“急迫”。

在和同樣養貓的朋友交流後,發現大家都會被貓咪懇求的呼嚕聲“支配”,老老實實起床投餵。

是什麼導致這種懇求的發聲,如此具有感染力呢?

她收集了10位不同貓咪,在日常和尋找食物時發出的兩種不同的呼嚕聲,並邀請50位志願者分別聽後給出感受。

部分原音頻(不緊急+急切):

不緊急:

https://lifebox.blog/wp-content/uploads/2022/04/peposolpurr.mp3

急切:

https://lifebox.blog/wp-content/uploads/2022/04/pepononsolpurr.mp3

結果發現:其中75%的志願者(包括一些從未養過貓的),認為貓咪在尋求食物時發出的聲音“更急迫、更不愉快、更無法忽視”。

為什麼我們聽到貓咪懇求的聲音時,會更加“撓心撓肺”的不舒服,更自主地願意為貓咪“服務”呢?

聲學分析發現,與平時的“喵喵”發聲不同,貓咪在懇求時發出的聲音,大多數頻率提升到了220~520赫茲之間,這與嬰兒的哭聲頻率十分相似(300~600赫茲)。

左:祈求時,箭頭490Hz,更接近嬰兒
右:平時,箭頭330Hz,濁音峰強度低,相對不急迫

也有測試發現:女性比男性對貓咪的叫聲更敏感,並推測這也可能是“人類哺育後代的本能”導致的。

https://lifebox.blog/wp-content/uploads/2022/04/猫咪老爱喵喵叫,都在说些什么?.mp4

這一口奶聲,鏟屎官就“言聽計從”了

研究人員認為:貓咪很有可能“通過反複試驗,發現當發出這個頻率叫聲時,鏟屎官更聽話”,因此掌握瞭如何訓練鏟屎官的要領。

貓咪喵喵叫,在說什麼?

所以,有的貓咪可能並非“愛叫”,而是鏟屎官們更敏感。

當然,並不是貓咪每次叫,都是為了要吃的。既然成年貓的喵喵叫,是在和我們交流,那除了吃,它們還在表達什麼呢?

常見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回家的問候

很難讓它們停止(誰會想停止呢?),但通常不會持續很久。

怎麼做?

當貓咪這樣叫,是件好事情!

如果想強化貓咪每次回家對你的熱情問候,可以準備一些小零食在門口或鞋櫃旁,在每次貓咪迎接你回家後,給點零食獎勵或者陪貓咪玩耍。

2. 想要食物

https://lifebox.blog/wp-content/uploads/2022/04/猫咪老爱喵喵叫,都在说些什么?_2.mp4

給吃的就不叫了(但請節制!),通常叫的持續時間,取決於鏟屎官的歷史表現(如果貓咪一叫就給吃的,就會強化這種行為)。

怎麼做?

當貓咪這樣叫時,如果孩子是真餓了,又不是在減肥,就給孩子吃的吧~

但是,

➤ 如果貓咪在減肥:

✔ 首先,把減少的量控制在20%以內,不能一下子把貓餓慘了(脂肪肝了解一下);

✔ 然後,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盡可能多地增加餵食次數,每天調整到4次或4次以上;

✔ 再者,高蛋白食物、低熱量零食、佔飽腹度的濕糧…都可以嘗試。

➤ 如果貓咪喜歡半夜叫,要吃的:

✔ 首先,把每日的最後一餐,調整到晚上9點或以後(就是鏟屎官睡前,大家可能未必10點前睡覺);

✔ 再者,把陪貓咪玩耍的時間調整到餵飯前的半小時,充分消耗貓咪的精力(但是總時長在半小時內,10~15分鐘中間休息一下,貓咪是爆發型選手,不是耐力型選手);

✔ 最重要的是,盡可能地保證當貓咪半夜叫你起床時,躺在床上“裝死”,因為一旦它們“得逞”,下次就會繼續。

➤ 如果貓咪是清早愛叫:

首先,如果不是太早,就起床吧;

如果是貓咪拉了粑粑需要鏟,也建議起床;

如果是貓咪是餓了想要吃的,也可以起床餵一下;

如果是貓咪想玩耍,可以嘗試養兩隻貓咪或者起床;

如果是貓咪什麼事兒也沒有,就愛叫,就請多“裝死”幾次。

3. 覺得無聊

有的玩或者得到你的回應,就不叫了。通常也不會持續太久。

怎麼做?

✔ 做好環境豐容,跳台、貓爬架、緩食器…增加貓咪的生活樂趣。

✔ 增加互動和陪伴,擼擼貓,逗貓棒、小玩具給貓咪安排上(不是扔地上讓貓咪自己玩,是陪著貓咪玩哈)。

其他不容忽視的健康因素

4. 激素原因

發情,導致的嚎叫。叫不叫都不受鏟屎官控制,只受發情影響。

母貓是季節性多發期動物,平均每次發情7天,間隔1~2週就再次發情。

而公貓是被動發情,只要嗅到方圓幾公里內有發情母貓的信息素,就會發情。

怎麼做?

建議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與醫生溝通,預約絕育。

5. 認知功能障礙

貓咪年紀大了以後,因為老年癡呆記不得路,或視力、聽力受損導致。

怎麼做?

及時和動物醫生聯繫,預約檢查確診。

6. 疾病

絕大多數貓咪在疾病或疼痛的情況下,會選擇隱忍。但長期慢性疼痛(如關節炎),或甲亢等疾病,會導致貓咪情緒煩躁,可能會痛苦的嚎叫。

怎麼做?

大多數是突然開始變得愛叫的,叫聲也多伴有哀求或者嚎叫的感覺。

如果發現貓咪突然變得愛叫,建議首先去醫院檢查,排查健康因素。

7. 壓力或環境因素變化

因為環境因素導致的,通常因素移除、消失,或貓咪適應了,叫聲就會停止。

怎麼做?

請鏟屎官們,用用智慧的雙眼和靈活的小腦袋,多發現多觀察。比如:

搬家、裝修、換家具等,貓咪的不適應,用貓咪熟悉的毯子、玩具等幫助貓咪渡過適應期。

咬人,半夜不睡覺,情緒低落…逗貓棒了解一下

多貓家庭相處不和諧(老是最後才能吃,老是上廁所被別的貓堵門…),在多個房間,分配更多資源點。

窗外、門外有其他貓咪干擾,甚至搶食,盡可能做好隔離。 

https://lifebox.blog/wp-content/uploads/2022/04/猫咪老爱喵喵叫,都在说些什么?_3.mp4

鏟屎官們爭吵或者情緒緊張,影響貓咪情緒的,請鏟屎官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的貓咪平時沒事兒就話癆愛叫,也有行為學家建議:

你也可以選擇在它不叫時候給予(食物)獎勵;一旦貓咪開始叫,就立刻遠離它…如此反复,讓貓咪慢慢養成不愛叫的習慣。

但,誰會不享受小貓咪黏著你,和你聊天的感覺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