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少不了會有幾個尷尬死的瞬間…
有些小貓咪也有這樣的體驗…
車車也不例外…
這樣的場景,我看著都替貓咪摳出三室一廳了,那貓咪自己會覺得尷尬嗎?
貓咪會有這麼複雜的情緒嗎?
在我們日常與貓咪的相處中,能很明顯地感受到貓咪是有情緒的,比如開心、害怕等…
但貓咪的情緒和人類的情緒不太一樣,人類會因為開心而拍手,但貓咪不會因為情緒而做出一些的行為,而是先有動機才會產生情緒。
在獸醫行為醫學領域,貓咪的情緒被描述為動機—情緒系統,它負責本能的情緒喚起,而不是人類常見的情緒感受。
還有研究表明,貓咪的情緒會受到主人的影響。
研究人員通過對3165份調查問捲進行分析,發現主人的性格會影響貓咪的幸福感,並且主人對貓咪的影響類似於父母性格、養育方式對兒童行為的影響。
但關於貓咪是否能區分人類的情緒這件事尚有爭議,有些人認為狗和貓能夠體驗複雜和次要的情緒,但無法明確地傳達這一點。
有的人則認為狗和貓的情緒範圍有限(快樂、悲傷和恐懼),類似於18 個月大的孩子。
貓咪有情緒,但情緒也分了很多種,那牠們會感到尷尬嗎?
貓咪也許會感到尷尬
首先來了解一下,人為什麼會尷尬:
①有自我意識:因為在別人面前看起來很傻。
②了解別人的看法:對他人負面評價的預期。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約翰·薩比尼提出,當一個人本以為順利的社交互動受到阻礙,牠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尷尬。
尷尬對於人類來說,是作為一種內部(或社會)反饋形式,讓人們對自己的社交或個人錯誤感到難過,以便不會再犯錯誤。
那小貓咪會有這麼複雜的想法嗎?
目前看來,人腦中感受“羞恥感”的區域,貓腦中也是有的。
感受尷尬的大腦區域
在人類的大腦深處,有個名為“前扣帶回前膝部” (pre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的區域,主要參與許多身體自發的功能(如出汗、心跳和呼吸)和與思維相關的功能(包括情緒、尋求獎勵等)。
“前扣帶回前膝部”中的尷尬區域的大小與人類的自我意識和感到尷尬的程度掛鉤。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患有癡呆症的人尷尬程度往往會比較低,經過對他們大腦的掃描,“前扣帶回前膝部”中的尷尬區域比常人更小。
貓咪的大腦結構、功能和人類的相似,研究人員發現在貓咪的大腦中也有這個控制感受尷尬的區域,所以貓咪可能會感受到與我們相似的情緒。
但是人類有關於情緒的研究,通常依賴於被研究者的自我報告來確認。
由於貓咪可能不會對自己進行剖析,加上目前我們無法與貓咪深入溝通,所以貓咪是否感到尷尬就不太清楚了…
那貓咪做出的好像在“掩飾尷尬”的行為,到底是在表達什麼呢?
貓咪“尷尬”動作的含義
其實,對於貓咪來說,牠們體驗事物和思維方式與人類不同。
所以在我們看來,貓咪“尷尬”的動作,實際上可能還有其他的含義~
場景1
貓咪在床上伸懶腰,伸著伸著,突然掉下去了,然後迅速環顧四周。
貓咪可能正在評估情況,
因為跌落會發出很大的聲音,
可能會吸引捕食者。
場景2
貓咪腳滑從沙發上掉下來了,乾脆原地開始舔毛…
獸醫和貓心理學家稱這種情況的舔毛為“置換修飾”,就是貓咪將其情緒轉移到另一種行為中,就像孩子在焦慮時可能會旋轉牠的頭髮或吮吸拇指。
場景3
貓咪起跳失敗後,直接逃跑…
貓咪可能覺得周圍存在威脅,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場景4
貓咪撞到玻璃牆後,對周圍的貓/主人發出“嘶嘶”的聲音。
貓咪可能受到了驚嚇,認為其他的貓咪/主人導致牠出現疼痛。也可能是轉移性攻擊。
場景5
貓咪在家裡跑酷,不小心在中途“被迫結束”,乾脆去貓抓板抓一抓…
這個時候貓咪的行動,半路截止,產生了一定的壓力,抓抓貓抓板放鬆一下。
所以,你對於貓咪的動作,理解到第幾層含義了呢?
在小貓咪的世界裡,可能不存在“尷尬死”呢,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