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收到許多關於貓咪「咬人」或者「玩耍性攻擊」的咨詢,(天知道你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So,是時候解決貓咪什麼會突然攻擊主人咬人這種嚴重影響「人貓關係」的行為了!
鏟屎官們大概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前一秒小貓咪還在你的輕撫下呼嚕呼嚕地撒嬌,下一秒就猝不及防地抓著你的手啃了下去……
就像這樣:
大部分時候鏟屎官並無大礙,但偶爾也會在手上會留下一些「蘿蔔絲」或小坑洞,這時鏟屎官不免心有餘悸:
怎麼玩得好好的,說翻臉就翻臉了?
難道主子不愛我了嗎?
貓咪為什麼會突然咬人?
玩耍性攻擊
要知道,貓咪每天都需要狩獵遊戲,遊戲內容包括:跟蹤、追逐、進攻、伏擊、跳躍、擊打、撲打、抓撓、纏鬥、啃咬等一系列動作。
移動的東西,常常觸發貓咪掠奪、狩獵的本能。鏟屎官晃動的手可能剛好成為了它的「狩獵對象」,從而對手發起攻擊。
玩耍性攻擊
貓咪針對主人有些「粗魯」的以模擬狩獵為目的玩耍性質的攻擊行為被稱為——玩耍性攻擊。玩耍性攻擊一般見於幼貓和2歲以下的貓咪。
小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的鏟屎官覺得小貓咬人不怎麼痛,也沒有出血,可能就不太重視這個問題。
行為顧問 Mieshelle Nagelschneider 認為,玩耍性攻擊的行為雖然普遍,但小時候不恰當的玩耍模式會加強這種行為。
容易養成咬人的習慣
如果經常用手逗貓玩,小貓就會習慣性地把手當做「狩獵對象」。一旦養成咬人的習慣,長大後就很難改掉。
從小訓練不要用手逗貓,不要讓貓咪把手當成狩獵對象
可能會咬傷
隨著小貓長大,牙齒會變得更大更堅固,下顎也會變得更有力,這時咬人就很可能將人咬傷。
感到疼痛或不適
不喜歡你撫摸的力度或部位
資深鏟屎官都知道,擼貓也是講究手法、部位及時間的,如果你的撫摸令喵不適,它可能會通過咬人或抓人來告訴你「走開」。
因疾病而感到不適
如果貓咪正在承受傷病疼痛(如外傷、關節炎、腫瘤等),一般的玩耍或者撫摸就可能讓它們感到不適,這時它們也會通過咬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如果以前玩耍習慣良好的貓咪突然比較暴躁,最近被觸摸後開始有咬人的行為,請帶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怎麼訓練貓咪不咬人?
合理遊戲
首先鏟屎官們要接受貓咪每天都需要狩獵遊戲這個事實,然後給主子安排合理的遊戲時間、物品讓貓咪去追逐、撲咬。
遊戲時,用逗貓棒逗貓而不是手!每天用逗貓棒逗貓咪既能滿足貓咪狩獵遊戲需求,又能促進人貓互動。
掩蓋氣息傳播
一開始時節奏較慢、動作溫和,然後逐漸增加遊戲的興奮度和強度,並注意觀察貓咪的舉動。
注意觀察貓咪
如果貓咪表現較為溫和,可以給與表揚和適當的零食獎勵。
一旦貓咪太興奮,或者開始露出爪牙,就要放緩遊戲的節奏或暫停玩耍,這通常會讓貓平靜下來並收回爪子。
如果貓咪馬上平靜下來,可以繼續玩耍。
如果貓咪沒有馬上平靜,那麼在它平靜下來並縮回他的爪子之前都不要繼續遊戲。
如果玩耍時貓咪咬你或抓傷你,立即「冷處理」:停止玩耍,走開然後不理它。
安排好狩獵遊戲後,下一步你需要做到——
擼貓有節制
雖然都說「擼貓一時爽,一直擼貓一直爽」,但爽的是鏟屎官並不是貓咪啊。
當然,不擼貓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要做到有節制的擼貓。有節制的擼貓能讓鏟屎官在享受擼貓快樂的同時,又不激怒貓咪。
撫摸時間不要太久
平時擼貓時注意貓咪能接受的持續撫摸時間。
如果你家貓咪經常在撫摸到5分鐘左右,就會出現因過度刺激而咬人的情況,那麼你應該在3分鐘左右就停止撫摸。
擼貓雖好,可不要貪心哦!
不要把貓咪逼到崩潰邊緣,再去想為什麼他咬你。
學會觀察貓咪身體語言
學會識別攻擊前的肢體語言,可以助你「喵口脫險」。
貓咪攻擊前信號
貓咪在攻擊前常常會通過一些肢體語言給出可能會咬人的警告信號。例如:耳朵變平、轉過身來盯著你、尾巴輕彈掃動、發出不滿的聲音等……
如果在警告信號發出時你熟視無睹,它只能通過咬、抓的方式強行讓你停下。
最後,你還需要注意——
告別不正確的懲罰方式
訓練貓咪養成良好的玩耍習慣是一件日積月累的事情,在訓練中「翻車」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鏟屎官們一定要放平心態。
但有的鏟屎官被咬了以後總覺得:貓咪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於是採取各種懲罰貓咪的方法:打罵貓咪、噴水,甚至咬回去……
請收起這些可怕的想法,也許這些事情可以因為對貓咪產生「驚嚇」暫時中止它的攻擊行為,但是長期下去,十分不利於貓咪的性格培養以及和你親密關係的建立。
打罵貓可能會適得其反
打罵聲可能並不會被貓咪所理解,它可能會認為這是狩獵遊戲的一部分,從而變本加厲地攻擊。
長期下去可能會對你感到恐懼
貓咪是十分敏感的生物,如果長期感受到由你帶來的負面強化,可能會讓貓咪將不良經歷(疼痛/噴水等)與你聯繫起來。
它們可能會認為你是創造痛苦和可怕事物的人,可能會因為恐懼、不信任而一直對你躲避或防備。
最後,如果我不犯喵,喵還犯我,也記得要原諒它。
畢竟在打架方面,它也不是針對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