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心絲蟲|原因、症狀、治療預防|感染後“0症狀”突然死亡!

心絲蟲病又稱為惡絲蟲病,是由心絲蟲引起的一種血液寄生蟲病。

臨床以循環障礙、呼吸困難、腹水為主要臨床特徵,蚊是本病的傳播媒介。

貓咪感染心絲蟲有哪些症狀?

為什麼說心絲蟲防大於治?

究竟該如何預防心絲蟲?

感染心絲蟲的危害有哪些?

寄生在哪裡?

心絲蟲主要寄生在貓咪的肺部和心臟裡。

除了貓,還可能寄生狗、狐狸、甚至人體內。

心絲蟲的成蟲主要寄生於右心室和肺動脈內。雄、雌成蟲交配產出微絲蚴,在新鮮血液中做蛇形運動,在血液中可生存2~3年。

寄生在右心室的雌蟲,產出能自由活動的微絲蚴,進入外周血液循環
成蟲可在體內存活數年,並不斷產生微絲蚴
圖自:American Heartworm Society

心絲蟲症狀

心絲蟲在體內寄生後,一開始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症狀。

只有當寄生蟲在肺部或心臟不斷繁殖,數量越來越多後,心肺功能降低,才可能表現出症狀(如:長期咳嗽、呼吸困難、體重減輕等)。

但由於貓咪通常愛隱藏疼痛和不適,加上貓主人對心絲蟲的關注較低等因素,在蒐集到的案例中,貓咪比狗狗有更多情況是「突然死亡,通過屍檢,確定為心絲蟲感染」。

預警!!!

預警!!!

預警!!!

(病例圖,圖自:dog-nutrition-naturally)

做好心理準備

預警!!!

預警!!!

預警!!!

感染率高嗎?

因為貓咪絕大多數是室內餵養,所以相對於犬類,貓咪的感染率要低得多

但結合狗狗較高的感染率,以及05年~19年間,也仍有家養貓咪確診心絲蟲的病例,所以,還是要予以重視。

如何確診?

檢測血液中微絲蚴,和雌蟲成蟲檢查(ELISA或者膠體金),均是檢測心絲蟲病的方法:

微絲蚴檢查代表血液中存在心絲蟲幼蟲;

ELISA或膠體金檢測陽性代表存在或感染過心絲蟲成蟲的雌蟲。

pets-wiki

為什麼都在強調心絲蟲:預防大於治療?

手術風險高

心絲蟲病的治療是相對複雜的,若感染發育為長蟲後,載量大時,堵塞三尖瓣或肺動脈瓣需手術取出,但是手術危險性非常高,動物會有生命危險

術中取出的心絲蟲
圖自:citywatchla

藥物毒性問題

若使用藥物治療成蟲時,藥物本身有毒性,必須小心使用,如硫砷酰胺鈉副作用較大,用藥過程中需配合保肝藥物使用,同時配備抗血栓藥物、血管擴張劑等等[5]。

心絲蟲屍體可能堵塞血管

此外,還要避免大批量同時殺死成蟲過多,心絲蟲屍體堵塞血管的問題(特別是貓咪,有時心絲蟲死亡對貓咪身體的負擔甚至是致命的)。

圖自:miamipetconcierge

治療原則

美國犬心絲蟲協會推薦的殺蟲方法為:殺死體內成蟲,再驅除幼蟲,然後在可能感染的情形下作預防治療。

在實際治療過程中,需要結合動物體況和疾病嚴重程度,輕度到中度常規驅蟲治療,嚴重時要先改善病犬的身體狀態,再消除各期心絲蟲。

因此,避免讓動物遭遇治療的痛苦,日常預防需做好疾病的預防,除了藥物預防,還可以體檢預防。

如何預防?

貓的臨床症狀表現不典型,臨床症狀來診斷貓咪是否有心絲蟲感染相當困難,因此建議貓心絲蟲檢查應列入一般健康檢查項目。

疾病分級

輕微:無症狀或輕度臨床症狀,X光檢查無異常;

中度:偶咳嗽,中度運動不耐,X光檢查見肺動脈輕微擴大;

嚴重持續咳嗽,中度運動不耐,呼吸窘迫,右側淤血性心衰竭,X光檢查見肺動脈明顯擴大、右心室擴大、瀰漫性及重度肺浸潤;

腔內症候群:腔靜脈症候群會導致機械性溶血,伴隨血紅素尿。

在疾病分級嚴重時,才有較明顯臨床症狀。

藥物預防

1. 每月給予口服預防藥物

  • 在3個月大時,毋須進行血液測試,便可以開始每月服食預防藥物,此後只須定期服用至終老。
  • 請定期量度寵物的體重,確保服食適合的藥份。
  • 詳情請向獸醫診所查詢。

體檢預防

血液檢查

血塗片檢查血液寄生蟲;

血常規、生化

檢查是否存在溶血、貧血、膽紅素血症等;

X光

檢查心影輪廓是否存在異常;

左邊:正常;右邊:心絲蟲

心絲蟲感染的可怕在於,感染後不細心觀察,可能基本「沒有臨床表現」。

但心絲蟲又是常規驅蟲藥可以驅的寄生蟲。

因此,只要做好定期驅蟲和體檢,就能預防該病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