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固然是生活中的幸福源泉,但是好吃的東西不一定健康,我們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這樣才能遠離胃腸道疾病哦!
今天帶大家認識一類幽門螺旋桿菌!
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桿菌或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菌、 胃幽門桿菌(學名:Helicobacter pylori / Campylobacter pylori)
幽門螺旋桿菌,簡稱Hp,是一種高感染率的常見細菌,能夠在強酸環境下生存,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夠在胃內生存的細菌。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它也與其他消化系統腫瘤如食道癌、結腸癌等的發生有密切相關。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被認為是預防早期胃癌的發生,降低胃癌病死率的重要策略之一。
但是,所有感染者中,只有1%會最終發展為胃癌,所以,我們不必過分恐慌
感染有什麼症狀?
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並無症狀,主要臨床表現:
- 上腹部疼痛或腹脹
- 食慾不振
- 噁心或消化不良
- 容易出現飽腹感
- 嘔吐
- 口臭
引起疾病: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嚴重者會引發胃癌…
懷疑感染了,如何檢測呢?
- 首選呼氣試驗(13C或14C),這是一種無創無痛、檢測準確性高的檢測方法。所有人適用,於孕婦及兒童更適用。
- 血清學方法:抽血查幽門螺桿菌抗體,同時與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和促胃液素-17聯合檢測,適合於早期胃癌篩查。
- 胃鏡檢查:行黏膜活檢送病理檢測幽門螺桿菌。
如何治療幽門螺桿菌?
治療方案:
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採用標準的四聯療法(10天或14天),PPI(拉唑類)+ 抗生素+鉍劑,嚴格按醫生醫囑服用藥物。
服藥期間注意事項:
- 質子泵抑製劑、鉍劑,餐前30∽60分鐘服用;抗生素類藥物餐後口服
- 用藥期間及停藥後1週內禁飲酒或含乙醇的食物和藥物
- 盡量和其他人分開飲食
要不要醫治?
原則上,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均應給予根除治療,但要考慮到不同人群根除效率和藥物副作用等特殊情況。
以下幾種人不一定需要馬上治療,需醫生評估後決定:
- 無任何胃部不適症狀,胃鏡顯示也沒有毛病的人;
- 14歲以下兒童;
- 70歲以上的老人和孕產婦。
而對於有明顯胃部不適、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等相關疾病的感染者,推薦儘早根除治療。
* 另外,有個人根除治療意願的患者也可進行治療。
覆診
- 需服藥結束後間隔4週及以上時間才覆診;
- 停藥期間不能服用任何抗生素、質子泵抑製劑及有關中藥等藥物;
- 對於胃鏡檢查或病理檢查報告有胃黏膜萎縮或腸化的患者,特別要注意定期復查胃鏡或精查胃鏡(1∽2年)。
如何預防再感染?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口口途徑傳播。
感染者的糞便可以污染水源,健康人飲用可以被傳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口腔中可能存在細菌,吃飯、接吻、共用餐具、唾液等都可能傳染,特別是口對口餵小孩極容易被傳染。
預防感染的健康小貼士
- 飯前便後勤洗手
- 用餐環境要衛生,特別是路邊攤、外賣要注意
- 進餐時用公筷,食用烹飪過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 餐具定時消毒,高溫可以殺滅幽門螺桿菌,用沸水煮沸15∽30分鐘即可
- 注意飲用水安全、乾淨
- 個人生活用品分開使用,不共用牙刷、碗筷等
- 不將食物嚼碎了餵小孩
- 多鍛煉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