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性朋友會發現,在45~55歲這段時間,會突然出現頭痛、眩暈等症狀,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高血壓作怪。不僅僅是血壓高,身體還常常出現失眠易醒、煩躁易激動等症狀。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高血壓引起的症狀,事實上,也許更年期才是引起高血壓及這些症狀的主要原因!
內容目錄
更年期症狀性高血壓
在更年期出現的高血壓有兩種情況:原發性高血壓和更年期症狀性高血壓。前者與年齡無關,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後者是更年期綜合徵中的症狀之一。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都會面臨更年期的到來,大多數女性的更年期發生在45~55歲年齡之間,這個期間女性會出現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減少、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身體異常情況,進而會導致睡眠不好、情緒不穩、煩躁不安、血壓波動,出現更年期症狀性高血壓。
此外,情緒因素也是引起更年期症狀性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情緒波動與高血壓互為因果,情緒波動會引起高血壓,高血壓又會增加情緒波動。
症狀
更年期症狀性高血壓的血壓升高一般是以收縮壓明顯異常升高、舒張壓改變較少或沒有改變為特徵。常見的症狀包括:血壓升高且波動明顯;同時伴有眩暈、頭痛、耳鳴、失眠多夢,易驚醒、或煩躁、乏力、易疲勞、易激動、甚至出現上熱下寒——頭怕熱、下肢發涼等症狀。
更年期症狀性高血壓如何應對
更年期一旦發現高血壓,都應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因為不論是更年期症狀性高血壓還是原發性高血壓,只要存在血壓的異常升高,都會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造成進一步的損傷。
當更年期出現高血壓時,應該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壓藥物;每日監測血壓,及時調整藥物,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高血壓對心、腦、腎的損害,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千萬不能自行診斷,想當然認為這一定是更年期症狀性高血壓,自認為過了更年期就會自行逆轉。
對高血壓不以為然,任其發展,這是非常危險的。 有些更年期症狀性高血壓,在度過更年期後,高血壓確實有可能逆轉,但在這個期間,高血壓會引起情緒不穩定、煩躁乏力等症狀,有時候還會引起其他疾病,因此出現高血壓一定要積極進行干預治療。
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女性在更年期患上高血壓,即使更年期過後高血壓也沒有出現逆轉的狀況。
一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血管彈性降低,引起血管硬化;
二是因為更年期女性代謝減慢,活動量減少,體內消耗熱能隨之減少,造成熱量過剩引起超重,而超重又會造成糖代謝異常,促使動脈硬化的形成和發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同時出現血脂增高;
血管硬化、血脂增高反過來又會增加原發性高血壓的風險。因此在度過更年期後,高血壓的症狀還會繼續存在,轉化為原發性高血壓。 更年期症狀嚴重的女性,還可諮詢婦科醫生,尋求藥物干預改善症狀。
除藥物治療外,還可通過改善生活習慣緩解更年期症狀
- 1、控制熱量攝入,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特別是動物性脂肪,如肥肉、動物油脂、動物內臟等。
- 2、控制高糖食品的攝入,如蛋糕、糖果等。
- 3、控制食鹽的攝入,每人每天攝入食鹽量應控制在6g以下;鹹菜、鹹肉、腐乳等也應盡量控制。
- 4、補充優質蛋白質,低脂乳製品類、豆類、豆製品和魚蝦類蛋白質都是不錯選擇。
- 5、多吃新鮮蔬菜。
- 6、多吃含鈣食品。更年期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骨組織合成代謝下降,因此容易發生骨質疏鬆;每天攝入1000mg的鈣,可以使血管舒張壓下降約6%。鈣還能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因此,更年期婦女要多食用含高鈣的食品,鈣攝入量每天不少於1000毫克。
- 7、嚴格戒菸、控酒。
- 8、加強運動,調節心態,保持胸懷開闊、心情舒暢。
更年期是身體的一個正常生理過程,也是每個女性都會經歷的階段。
更年期高血壓並不可怕。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學會如何面對它。在生活中,不要鑽牛角尖、鑽死胡同,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保持穩定的情緒,保持規律的生活、良好的睡眠,通過改善生活習慣和藥物治療,大多數更年期症狀都能得到治愈或緩解。
願每一位中老年朋友都能健康、快樂度過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