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間、腋下紅紅的癬,原因竟然不是真菌感染

導讀

皮膚科上常常是,你看著都是一塊紅斑,但追其病史、皮損細節、發作部位,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疾病。

這次的主角- 紅癬,你可能遇見過它,也可能遇見過類似的它,但不妨礙再次認識一下它。

目錄

  1. 紅癬是什麼?
  2. 紅癬為什麼那麼紅?
  3. 紅癬長什麼樣?
  4. 到底怎麼區分呢?
  5. 紅癬該怎麼治呢?

紅癬是什麼?

紅癬是常見的細菌感染導致的皮膚病。單就這個發病機制的認識,我們也是走了一段不短的路。

1859 年,Burchardt 醫生首次介紹了這個疾病,腳趾間、大腿根、腋窩下的紅斑、脫屑,當時他認為是真菌感染導致。1862 年,Burchardt 的老師,Von Barensprung 正式命名了「紅癬(erythrasma)」,並命名了它的致病原:微細小孢子菌(仍然認為是真菌)。

圖片來自:www.visualdx.com

直到1961 年,Sarkay 等人從紅癬的鱗屑中刮片放到顯微鏡下檢查,才發現了革蘭陽性桿菌的存在,原來是一種細菌。現在,我們把它叫做:微細棒狀桿菌

微細棒狀桿菌這個名字,你可能聽來有點耳熟。

這是一個革蘭染色陽性、過氧化氫酶陽性、不產生芽孢的細菌。它是正常皮膚的共生菌,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個人皮膚上都有微細棒狀桿菌的存在,它並不致病

但在潮濕、封閉的環境下,微細棒狀桿菌會在角質層(皮膚的最外層)的上層增殖,導致皮損的發生。除了會導致紅癬,微細棒狀桿菌還會可能導致腋毛癬菌病、窩狀角質松解症。

顯微鏡下的微細棒狀桿菌,它與真菌為不同的微生物種
圖片來自:www.visualdx.com

人體皮膚的微生物分佈,微細棒狀桿菌屬於墨綠色的棒狀桿菌屬(corynebacterium spp.)
圖片來自:Byrd A, Belkaid Y, Segre J. The human skin microbiome. Nat Rev Microbiol 2018, 16:143-155.

紅癬為什麼那麼紅?

紅癬不僅肉眼看起來紅,在wood 燈下(長波紫外線燈)更紅。

這是因為微細棒狀桿菌產生糞卟啉III,這種物質會在wood 燈下呈現珊瑚紅的熒光。因此wood 燈檢查是紅癬非常有價值的檢查手段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卟啉是水溶性的,可被水洗掉,所以如果剛洗過皮損區域就做檢查會可能導致假陰性結果(假陰性的意思是:本來應該是陽性結果,但由於其他的干擾因素導致了陰性的結果)。

紅癬長什麼樣?

紅癬通常發生在皺褶部位,如趾間、腹股溝、腋下。因為這裡溫暖潮濕,四季如春,微細棒狀桿菌最愛。

紅癬的邊界清晰,紅色的斑片、浸漬(表面濕噠噠的)、脫屑、表面起皺。有時會癢。有時人們只是注意到膚色加深、輕輕有點癢,或是脫皮

健康成年人好發,兒童少見。但下列情境會增加紅癬的感染風險:

  • 溫暖潮濕的氣候,
  • 大量出汗,
  • 糖尿病,
  • 肥胖,
  • 衛生條件差,
  • 年紀大,
  • 免疫抑制狀態。
腋下紅癬
圖片來自:dermnetnz.org

wood 燈下的腹股溝紅癬
圖片來自:dermnetnz.org

趾間紅癬
圖片來自:www.visualdx.com.

啥?這是紅癬?這不是汗斑/股癬/足癬/間擦疹嗎?

足癬(皮膚癬菌感染)
圖片來自:https://dermnetnz.org/topics/tinea-pedis

一位酒保的指間假絲酵母菌(念珠菌)感染

圖片來自:Habif T. Clinical Dermatology: A Color Guide to Diagnosis and Therapy, 4th ed, Mosby,New York 2004. Copyright © 2004 Elsevier.

乍一看,它們真的很像。

紅癬確實容易與皮膚癬菌(比如足癬、股癬)或假絲酵母菌病(間擦疹)混淆或同時存在。

到底怎麼區分呢?

首先,皮損細節上會有些線索(這裡省去幾百字)。

但還有個直觀一點的利器。對,wood 燈!wood 燈下紅紅的熒光,加上典型的皮損,那一般就是紅癬沒差了!

但會不會跟真菌同時存在呢?

確實有可能。所以,還可以做個皮損的KOH 塗片,就可以發現皮膚癬菌、假絲酵母菌的蛛絲馬跡了

趾間足癬,氫氧化鉀塗片,鱗狀細胞背景的分隔菌絲
圖片來自:Beth G Goldstein,2022uptodate

趾間假絲酵母菌病,氫氧化鉀塗片,可見芽生孢子、假菌絲、有隔菌絲。
圖片來自:Goodheart HP. Goodheart’s Photoguide of Common Skin Disorders, 2nd e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Philadelphia 2003. Copyright © 2003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花斑糠疹,氫氧化鉀塗片,意大利面和肉丸,哦,不,明顯的菌絲和酵母
圖片來自:www.visualdx.com

紅癬足癬牛皮癬,雖然都叫癬,卻是完全不同的癬。

足癬,俗稱腳氣、香港腳,是足部的皮膚癬菌感染。皮膚癬菌以皮膚、毛髮、指甲/趾甲中的角蛋白為食,為毛癬菌屬、小孢子菌屬、表皮癬菌屬的絲狀真菌。

牛皮癬,正式的學名:銀屑病,是多系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雖然細菌感染可能引起銀屑病惡化,但它並非細菌感染性疾病。銀屑病的一種少見類型,反向型銀屑病,主要發生於腋下、腹股溝、會陰等區域,與這些部位的細菌或真菌感染容易混淆。

腋下的反向型銀屑病
圖片來自:www.visualdx.com

簡單的來說,紅癬是細菌感染,足癬是真菌感染,牛皮癬不是感染。因此治療方向是不同的。

紅癬該怎麼治呢?

細菌感染,當然是上抗生素。

局部小範圍,首選外用抗生素。如夫西地酸,克林黴素,紅黴素。

如果大範圍泛發,需要口服抗生素。如克拉黴素,紅黴素。也有光動力療法用於泛發病例的報導。

一般來說,紅癬的治療效果佳。

但如果誘發因素持續存在,它會可能捲土重來。因此需要避免可能的誘因。

溫和清潔產品每日清潔,及時擦乾或吹風機冷風檔吹乾。保持通風透氣。穿吸濕好的衣物。減肥。多汗症、糖尿病的治療。

如上述治療無效,還需要重新考慮診斷。會不會是其他可能長的像的疾病,比如脂溢性皮炎?反向型銀屑病?假絲酵母菌病?皮膚癬菌病?副銀屑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