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暴跌75%後的CDPR:從波蘭蠢驢到被人唾罵

如果《Cyberpunk2077》最初的發售時間就是2022年

2022年7月19日,CDPR的母公司CD PROJEKT的股價,跌到了2020年高點的25%。

你還記得,這家遊戲製作公司原本被玩家稱作什麼嗎?

“波蘭蠢驢”

“蠢驢”的“蠢”不是“愚蠢”的“蠢”,而是玩家對其遊戲製作態度毫不吝惜的褒獎。

2015年的TGA上,《巫師3:狂獵》實至名歸地拿下年度遊戲大獎。此後,“小DLC免費,大DLC實惠”的定價策略,更是幫助CDPR坐穩了“業界良心”的王座。

再後來,畫風就開始改變了。因為《Cyberpunk2077》發售前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以及遊戲發售後如浪潮般襲來的差評,波蘭蠢驢開始被玩家諷刺為“波蘭聰驢”。

“聰驢”的“聰”當然不是“聰明”的“聰”,而是玩家對其遊戲製作態度毫不留情的抨擊。

如今的CDPR甚至連“波蘭聰驢”的稱呼都沒了,每每有與這個團隊有關的新聞出現,總是伴隨著玩家們夾槍帶棒的話語。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當然不僅僅是因為《Cyberpunk2077》發售之初的諸多問題。

2022年7月1日,波蘭遊戲製作團隊CDPR迎來了二十週年紀念日,團隊計劃以一場盛大的生日派對,度過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

在官方繪製的賀圖中,標誌性的品牌Logo小紅雀被放大,每個髮梢間都立著一行角色。女性V的左右分別是竹村五郎和荒坂三郎,傑洛特的正下方是特莉絲和艾瑞汀,希里出現在最後一行,她的左邊站著丹德里恩,右邊立著葉奈法。

只要你玩過《巫師3:狂獵》和《Cyberpunk2077》,就肯定能認出賀圖裡的絕大多數角色。倘使你還玩過衍生作《巫師之昆特牌》,以及“衍生衍生作”《巫師之昆特牌:王權的隕落》,那麼圖上的熟面孔只會越來越多,比如艾瑞汀下方,“王權的隕落”中英氣逼人的女王米薇。

從人類到非人類,從魔幻中世紀到科技感拉滿的未來社會,再從血跡斑斑的冷兵器到科技感十足的未來槍械……僅看這張賀圖,成立整二十年的CDPR似乎已經擁有了大量人氣IP,但仔細一想,又很容易發現一個事實——成立二十年後,CDPR旗下的知名IP除了看家的“巫師”,就只剩下了個令人惋惜的“Cyberpunk”。

對於一家世界知名的遊戲製作團隊,二十年時間只有兩個IP以及五款遊戲,似乎並不是多好的成績。

一個更壞的成績是,2022年7月19日,CDPR母公司CD Projekt的股價為92.42茲羅提,這個數字比起2020年12月4日的443茲羅提,比起《Cyberpunk2077》正式發售前的時間節點,跌幅足足高達75%。

92茲羅提的股價持平於CD Projekt在2017年的表現。這似乎意味著,從2017年到2022年近六年的時間裡,雖然CD Projekt曾經披荊斬棘一路高歌猛進,甚至在2020年5月20日,市值短暫地超越了育碧,成為歐洲市值最高的遊戲公司,但最終還是被打回了“原形”。

一切都繞不開《Cyberpunk2077》

2013年1月11日,隨著鮮紅的代碼敲出“>CD PROJEKT RED”,黃澄澄的子彈在女歌手的身上炸開,“Cyberpunk”的字樣在槍火紅、霓虹藍和亮閃金三種顏色間崩解組合,最終留給觀眾一個引發無限遐想的《Cyberpunk2077》。

在當年,這段單純的宣傳CG只是遊戲宣發餅架上,若干大餅的一員,並沒能引起什麼轟動。但在2015年《巫師3:狂獵》獲得年度遊戲大獎,並推出體量驚人的資料片“血與酒”以及“石之心”,讓CDPR真正進入全世界玩家視野之後,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翻出這段CG反复品玩,期待著一個未來版的“巫師3”。

沉寂五年後,在2018年的E3遊戲展上,Xbox部門主管菲爾·斯賓塞話還沒說完,整個會場的燈光就暗了下去。大屏幕上出現一串串代碼,彷彿真的被黑客駭入,隨著黑客輸入自己的名字“RED”,《Cyberpunk2077》的第二段宣傳片伴著那句“2077年,我所在的城市被評為……”迎來了全球首曝。

2019年的E3上,《Cyberpunk2077》在玩家們意料之中登場,在展示過關鍵劇情、螳螂刀和黑客式戰斗等眾多設計後,當玩家們已經覺得它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噱頭後,強尼·銀手又出現在了第二段視頻開頭“快他媽醒醒,武士,我們一起,把這座城市,燒成灰”。

當強尼·銀手現身在E3展台,會場的氛圍瞬間從遊戲發布會無縫切換為粉絲見面會,同樣的沸騰情緒也出現在所有正在直播E3的線上直播間,這場宣發成為遊戲宣發史上最棒的營銷企劃之一。

《Cyberpunk2077》從一款還未發布的遊戲搖身一變,成了某種時尚潮流。社交媒體上的“Cyberpunk2077”詞條迅速漲上熱榜,即使是不玩遊戲的年輕人們,也未必會陌生這個“Cyberpunk2077”。

在近乎完美的宣傳策略之下,所有玩家都記住了視頻末尾的那個日期“2020年4月16日”。

隨後,就是同樣值得載入遊戲宣發史的多次跳票。

2020年,《Cyberpunk2077》從4月跳到9月,又從9月跳到11月,當你以為11月已經足夠挑戰玩家忍耐的同時,它又跳到了12月……

多次跳票讓“黃底黑字”成了個遊戲圈的梗。但更重要的是,在巨額資金世界範圍內廣泛宣傳的同時,一次又一次的“狼來了”,讓玩家的耐心被消耗殆盡。而與此同時,玩家的期望值就像當時CD PROJEKT的股價一樣,被無限抬高。

幸運又不幸的是,循著冥冥之中的俗語“事不過三”,《Cyberpunk2077》終於在跳票三次後,於12月10日來到了玩家面前。

但這也是繼漫長跳票之後,CDPR口碑噩夢的開始。

《Cyberpunk2077》發布最初的問題,我已經無需贅述。無論是主機玩家的無優化噩夢,還是PC玩家遇到的大量BUG,以及後續引發的一連串類似“PS商店下架《Cyberpunk2077》”的爭端——每個玩家都會在《Cyberpunk2077》最初版本的遊玩中遇到問題,唯一不同的只是問題的多少。

於是,在遊戲推出至今近兩年後,《Cyberpunk2077》唯一的更新內容就只有補丁。無數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補丁。

現在想想,如果CDPR沒有錯估團隊能力的閾值,沒有那麼鋪天蓋地的宣傳,再把所有宣傳片的時間都往後推兩年,2022年才會發售的、擁有如今1.5大版本優化和功能更新的《Cyberpunk2077》初版,也許不至於毀掉CDPR多年積攢下的口碑。

當然,毀掉CDPR口碑的不只是《Cyberpunk2077》,你還記得那款從《巫師3:狂獵》走出來的多人卡牌對戰遊戲《巫師之昆特牌》嗎?

《巫師之昆特牌》

前不久的2022年7月7日,《巫師之昆特牌》發布了一款衍生作,單人遊戲《巫師之昆特牌:流浪法師》。

目前,這款作品的steam評價是“褒貶不一”,而本站資深牌佬海涅老師在評測中給出的分數高達6分,這是他今年給出過最低的遊戲評分。

作為一款沿用昆特牌多人對戰規則的遊戲,《巫師之昆特牌:流浪法師》完全沒有優化單人玩法,以半成品的姿態來到玩家面前。比起此前好評作品“王權的隕落”,“流浪法師”甚至擺爛到連劇情都沒有,所謂的“升級”機制,更是簡陋到讓玩家連吐槽都沒有動力。

但“流浪法師”的問題,並不是“昆特牌”IP的唯一問題。

其實,作為從看家IP“巫師”衍生出的卡牌遊戲,也是除“巫師三部曲”以及“2077”外,CDPR唯一的作品,“昆特牌”IP早在“流浪法師”推出前,就出了問題。

關於最新“黑日”版本有關“鳥”“貓”兩卡過於強勢的問題,我們暫且不表,畢竟多人卡牌對戰遊戲總會有這樣的版本強勢卡,“打不過就加入”是沒辦法也約定俗成的事。

在全世界範圍內,玩家們對於《Cyberpunk2077》質量的不滿,也許能確實撼動一些什麼。

也許,玩家們想要的是一個有煙火氣的諾森格維,而不是一個看著光鮮亮麗,其實連小吃攤都只賣“菜單道具”的夜之城;也許,玩家們想要的是一匹“蘿蔔”,而不是手感千篇一律的豪車;也許,玩家們想要的是那些即使通關遊戲多年,也依然會鐫刻在心底的角色群像,而不是一個打完遊戲後半年不到,除了幾個重要角色外,幾乎沒能給人留下印象的空洞名字。

平心而論,即使在當年,《巫師3:狂獵》的畫面和玩法系統是頂級的嗎?

未必見得。

但那些會被丹德里恩唱出來換酒錢的故事,那位“湖中女士”成長的經歷,那段獵魔人與女術士的愛情,那些殘缺,卻又正因殘缺而完滿的人物,才是頂級的部分。

那些來自CDPR嗎?不是,它們屬於原著小說“獵魔人”系列,屬於作者安傑伊·薩普科夫斯基,屬於漫長歲月誕生出的斯拉夫神話體系,而非CDPR。

如果說來自於桌遊,但擁有大量原創內容的《Cyberpunk2077》,會成長為一個近乎“屬於”CDPR的故事。那麼,就目前來看,它顯然還缺少一些什麼——比如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牌下,那些真正有溫度的人物故事,而不是大量碎片化的信件。

碎片化敘事很好,但未必適用於那些已有大量文本任務支撐的開放世界。

今天,當我們回顧CDPR口碑的變化,很難不感到唏噓。

從最初有口皆碑的“波蘭蠢驢”;到後來即使跳票,玩家們也仍然願意站在開發者角度思考,但在多次跳票後,“波蘭蠢驢”成了“波蘭聰驢”;現在,它成了“CDPR”。

就只是CDPR。

如果時間跳躍到2018年,那時的“波蘭蠢驢”春風得意,《巫師之昆特牌》正式發行,多人對戰卡牌遊戲中,製作最精良的單機模式“王權的隕落”登場,而在年底的E3遊戲展,《Cyberpunk2077》即將迎來萬眾矚目的第二段宣傳片。

有多少人會忘掉那個開場“2077年,我所在的城市被評為……”

可能是遊戲行業最著名父親的泰瑞納斯·米奈希爾,有句很流傳許久的名言。這幾年來,這句話用來形容暴雪。但現在,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也許同樣適用於CDPR——

“王權沒有永恆,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