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是一個以代謝功能為主的重要器官,俗話常說“肝不好,人先倒”,意思指肝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類的身體健康。由於肝實質本身沒有痛覺神經,所以肝不好時,不一定都會出現肝區疼痛的求救信號。但大部分人在最早期多會出現以下3個肝功能受損的表現,如果能夠早點注意到,通常沒有太大問題!
1、眼乾發癢
《黃帝內經》中記載,肝開竅於目,主藏血。正常情況下,肝經起始於大趾背毫毛部,經下肢上行至腹部,和眼睛聯繫在一起,最終止於頭頂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世界的感知、記憶、知識,約80%都是通過眼睛來獲取,而眼睛和肝之間密切相關,一般通過眼睛的狀況可以反映出肝功能的狀態。
眼睛和皮膚一樣,需要肝血的濡潤、滋養,肝臟正常時,眼睛無痛不癢,光彩明亮,炯炯有神;肝不好時,藏血能力下降,眼睛容易因為供血量不足而出現髮乾發癢、變黃的症狀。
2、面色發黑
在胎兒時期,由於生長發育尚未完善,肝是主要的造血器官,直至成人後,被骨髓代替,肝的造血功能停止。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是由肝製造而成,尤其是鐵在肝有關血液方面的功能中佔據著重要的作用,鐵一般在肝內積累。
肝正常時,面色紅潤,有光澤,有彈性,肝不好時,積累在肝內的鐵便會流進血管,增加血液中的含鐵量,從而表現為面色發黑,發暗無光澤。所以,平時可以嘗試通過觀察臉上的氣色來判斷我們的肝是否處於健康的狀態下。
3、皮膚乾癢
從人體代謝的角度來看,肝具有維生素代謝的生理功能,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K等,多種維生素的合成、儲存都和肝之間有關。
當肝不好,肝功能受損,導致維生素代謝異常的時候,則容易繼發皮膚乾燥綜合徵,使患者自覺皮膚乾燥粗糙。
肝還具有分泌及排泄膽汁的功能,所以肝不好時,還會導致膽汁排泄障礙,蓄積在體內,長時間下來,膽汁會析出膽汁鹽,對神經末梢造成刺激,引起皮膚瘙癢。
由於膽汁鹽入血後,會隨著血液循環在身體各個地方到處流動,所以由肝功能受損造成的皮膚瘙癢通常沒有具體的癢區。
綜上所述,肝不好在早期階段會出現眼乾發癢、面色發黑、皮膚幹癢等相關表現,如果細心一點,早一點來醫院做肝功能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以及早治療肝臟疾病,有望減少病情惡化。
飲食上適量吃些含有豐富鐵元素的動物肝臟,或者黑芝麻、蓮藕、烏雞、菠菜等常見且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有助於養護肝臟,促進肝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