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病,患者可能感受不到痛苦,但會給家人來帶困擾。它發病隱匿易被忽視,沒有特效藥,且至今病因不明。
它就是阿茲海默病,俗稱老人痴呆。
最近,一項發表於《柳葉刀·數字醫療》期刊的法國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病在確診前的10年,就可能出現一些關聯症狀,人們如果能引起警覺、提早發現、及時診治,就能預防老痴的發生。
10年前老痴就有預警信號
阿茲海默病的一些症狀很容易因為被忽視而錯過最佳診療時機,即使早期就診的患者,配合醫生堅持治療的也不多,最終患者的結局往往是晚年生存期與生活質量的巨大損失。
早期有效地預防,將阿茲海默病扼殺在胚胎中,爭取延緩它的出現。
法國巴黎大腦研究所的多學科團隊學者近期發表研究,調取了來自法國、英國共約4萬名阿茲海默病患者的記錄,對123種不同疾病診斷(或症狀)與阿茲海默病之間的關聯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患者在確診前10~15年,2~10年和前2年內,某些症狀與此後確診癡呆顯著相關。
科學家具體探討了10種症狀在兩個國家患者中與阿茲海默病的相關性,這些症狀包括:抑鬱焦慮、有嚴重壓力且出現適應障礙、聽力損失、便秘、脊椎病、體重異常減輕、(情緒生理機能減退導致的)疲勞、記憶力減退、暈厥和虛脫。
其中,抑鬱焦慮在阿茲海默病確診前9年就已出現,便秘和體重異常減輕在確診前7年就已出現。
在確診前的2年內,睡眠障礙、聽力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低血壓、腦血管疾病等症狀與阿茲海默病緊密關聯。
張玉虎表示,研究中提到的若干與阿茲海默病相關的症狀,是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從研究結果看:
- 在確診10~15年間,沒有發現與阿茲海默病顯著關聯的症狀;
- 在確診前2~10年間,焦慮抑鬱、便秘、體重異常減輕、記憶力減退、聽力喪失等症狀與阿茲海默病的發生關聯緊密,這與公認的阿茲海默病預防和診療指南的提示大致契合;
- 在確診前2年內,抑鬱焦慮、體重異常減輕,特別是記憶力下降,與阿茲海默病的關聯度顯著增加。
此外,還有些比較陌生的症狀,如泌尿系統感染、眩暈、骨折等,雖然研究顯示其與阿茲海默病有一定關聯,但需要進一步的科學論證。
王偉說,上述研究是基於英國和法國兩個國家的病例分析,不能代表所有人種。
基因不一樣,發病率、疾病轉歸(病情的轉移和發展)都不能一概而論,這項研究最大的價值在於提示我們,在阿茲海默病診斷前10年內就會出現預警信號,如果能早發現、早干預,就可能預防老痴發生。
有8種症狀的人危險了
根據上述研究,專家們又結合目前的發病特徵和臨床經驗總結提醒,以下一些早期症狀或致病因素需要引起特別重視。
記憶力減退
記憶力減退與阿爾茲海默病的關聯最緊密。上述研究顯示,2年內出現記憶力減退症狀的人,未來阿茲海默病發病率可增加3.4~6.6倍。
主要指主觀認知功能下降,即自己認為記憶力不如以前好,但又未達到癡呆的程度。
抑鬱、焦慮
腦部一些神經遞質的分泌異常,會導致患者出現情緒問題,間接影響腦部神經細胞的信息傳遞和接收,進而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及癡呆。
在焦慮、抑鬱症狀出現前,與之相關的嚴重壓力適應障礙、情緒波動大而產生疲勞等情緒生理機能的減退等,也是重要信號。
體重異常減輕
超過55歲的人群,如果體重異常下降(正常飲食下,一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原體重的10%)可能是導致癡呆的危險因素。
腸道內營養物質的吸收,受腸道內神經遞質的影響,如果食物很難被正常消化吸收,導致體重下降和腸道菌群紊亂,就可能導致癡呆。
便秘
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腸道菌群失調後,可通過腦腸軸誘發腦部神經遞質異常,影響神經炎症、β澱粉樣蛋白沉積,誘發癡呆。
此外,患者確診前2年內出現以下症狀,也具有臨床意義,需要大家注意:
聽力障礙
聽力減退可增加癡呆30%的發生率。聽力是社交、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徑,對認知功能保護非常重要,聽力損失導致信息輸入出問題,頭腦衰老速度會迅速增加。
睡眠障礙
包括失眠、睡眠結構異常(如深睡眠減少、頻繁的微覺醒)和睡眠呼吸障礙等。大腦恢復主要依靠深睡眠,深睡眠減少會導致腦內澱粉樣蛋白清除速度下降,導致大腦受損。
低血壓
低血壓可能導致全腦灌注下降,引起腦細胞代謝功能障礙。
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功能減退可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引起另一種癡呆——橋本腦病,也需注意。
記憶力下降時就要干預
對於阿茲海默病,及早發現和及早治療尤為重要。尤其是有上述8個表現的人,要儘早到醫院遵醫囑治療。
王偉表示,最關鍵的症狀是記憶力下降,屬於認知功能下降,這是阿爾默茨海默病最直觀的早期表現。
認知功能在臨床有6大認知領域,包括記憶力、計算力、語言表達能力、時間和空間的定向能力(記不住日期、季節及時間流逝)、執行能力。任何一個認知領域出問題,都可能導致癡呆。
國際阿茲海默病協會發布的《癡呆的10個警示症狀》包括:
- 記憶減退
- 做不好熟悉的工作
- 語言能力減退
- 搞不清時間地點
- 判斷思維能力減退
- 把握做事進度有困難
- 東西放錯地方
- 情緒和行為出現改變
- 理解視覺和空間信息有困難
- 從工作或社會活動中退縮
老痴和健忘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為自己或家人的“記性不好”而擔心,一般來說,兩者的區別體現在以下6個方面:
近記憶障礙& 瞬間記憶障礙
老年性的健忘表現為近記憶障礙,而且是部分性的,經過提示能想起來,而阿茲海默病以瞬間記憶障礙為主,是完全性的,經過提示也想不起來。
無認知能力缺損& 時間、地點、計算能力障礙
老年性健忘不會伴有認知能力的缺損,而阿茲海默病患者常常伴有時間、地點、計算能力的障礙。
保持正常情緒& 冷漠無欲
健忘的老人會保持正常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而阿茲海默病患者常變得冷漠無欲,缺乏基本的情緒表現。
思路清晰& 思維混亂
健忘老人的思路清晰,有語言表達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而阿茲海默病患者思維混亂,語言貧乏,缺少健全的推理分析能力。
對記憶力不好很著急& 沒有意識到記憶力下降
健忘老人常表現為對記憶力不好十分著急,而阿茲海默病患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記憶力下降。
有生活自理能力& 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健忘老人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而患有阿茲海默病的老人即便軀體沒有疾病,也會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有腦部疾病人群、家族性癡呆人群及孤獨人群更易患病,要格外注意早期預防。中年人應注意生活方式,保持適當社交和良好情緒狀態,避免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老年人要注意堅持鍛煉身體,避免腦部受傷,可以進行一些閱讀、下棋、打牌等刺激性腦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