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殼蛋、白殼蛋、黃殼蛋,選哪種好?有什麼區別呢?

眾所周知,蛋殼的顏色有很多種。

比如褐色(也有人覺得是紅色)、粉色、綠色、白色等……不同顏色的蛋有什麼區別呢

蛋殼為什麼會五顏六色?

這是基因+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蛋殼色素的主要成分有3種:

原卟啉-Ⅸ

膽綠素-IX

膽綠素的鋅螯合物。

形成黃色、粉紅色、淡黃色或褐色。②③呈現藍色和綠色

這3種色素按不同比例混起來,就可以形成從紫藍色到橄欖綠的不同蛋殼顏色。

這些色素的合成與沈積受是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可以遺傳。

雞飼料的營養成分也可以影響蛋殼顏色,現實中常常發現蛋殼的顏色會隨著飼料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尤其礦物質和維生素會影響色素的合成。

此外,其實母雞的年齡、疾病情況、藥物和應激狀態等等都會影響蛋殼顏色。

不同顏色的蛋有什麼特點?

大家最關心的肯定是營養成分,但沒有發現不同顏色的蛋在營養成分上有什麼規律性的差異,蛋殼顏色並不能預測營養好還是不好

不過,蛋殼顏色確實跟雞蛋的耐儲存性有一些關係。

比如研究發現,蛋殼顏色越深的雞蛋,蛋殼越厚、重、結實。也就是說深色蛋殼的雞蛋比較堅固,輕微磕碰不那麼容易碎,而且也能保存更久。此外,深色蛋殼的雞蛋也一般都比較大。

而淺殼雞蛋則殼比較薄,相對更易碎,也通常比較小。所以大家買了白殼蛋就要更小心輕拿,早點吃完。

總結

買雞蛋不用太在意蛋殼顏色,跟營養價值不掛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