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更適合吃這些水果!

太長不看

01

血糖控制達標的前提下,糖尿病患者每天吃200克-350克都是可以的。

02

注意優先選擇血糖指數與血糖負荷雙低的水果、溫帶水果。

高血糖指數但含糖量不高的水果,可以偶爾少吃。

含糖量高的熱帶水果,少吃或不吃。

03

餐前半小時吃水果,更有利於血糖控制。

之前,跟大家分享常見水果的血糖指數時,好多朋友為家人考慮留言要求再分享下糖尿病患者適合吃什麼水果。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1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其實是一個很常見的對糖尿病的誤解。

確診糖尿病或糖尿病高風險之後,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確實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主要目標之一,但控制血糖不等於不能吃碳水化合物、不能吃水果。國內外的權威診療指南都明確指出,糖尿病患者應該適量攝入水果的,但果汁除外

我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議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50%~65%。

餐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適當降低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但不建議長期採用極低碳水化合物膳食

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總量的同時應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碳水化合物,可適當增加非澱粉類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減少精加工穀類的攝入[1]。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22 年糖尿病最新診療指南》建議

糖尿病患者應攝入營養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高膳食纖維(每1000千卡至少14克)及未加工或最低加工食品。

多吃非澱粉類蔬菜、水果和全穀物,以及乳製品,並儘量減少添加糖。

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盡可能用水代替含糖飲料(包括果汁),以控制血糖和體重,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脂肪肝的風險,並應盡量減少食用添加糖的食物[2]。

而且,水果吃太少,還是促進糖尿病發生的飲食因素之一(雖然影響相對比較小)[3]。

吃水果有前提

糖尿病患者能吃水果,但也得考慮個體的情況,前提就是血糖的控制要基本達標,在血糖比較平穩的狀態下再考慮吃水果。

要是血糖控制非常的差,忽高忽低,達不到標準,除了治療方案的調整,飲食上就先考慮吃黃瓜西紅柿之類的食物吧。

2

糖尿病患者適合吃什麼水果?

優先血糖指數與血糖負荷雙低

單純從影響血糖的角度考慮,那很簡單,我們只要參考一下不同水果的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選較低的就可以了。

血糖指數(GI)衡量的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升血糖的速度與能力,≤ 55 為低血糖指數食物,消化慢、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慢,血糖升高慢。

血糖負荷(GL)則考慮到了攝入量,比較真實反映了吃進去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總量對血糖的影響,≤ 10 為低血糖負荷食物。100 克某食物的血糖負荷= 該食物的血糖指數x 該食物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佔比(%)

要注意上面兩張表中血糖負荷都是以100克作為食物的攝入量計算的,如果你一次吃兩斤那肯定是不行的。你可以考慮一次吃100克-200克。

溫帶水果優於熱帶水果

整體上而言,適量吃水果跟糖尿病風險降低相關。但具體水果與糖尿病風險的關係,還是有所差異,而且這種差異並不能完全用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來解釋。

美國一項研究,分析了3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後發現,藍莓、葡萄、西梅、蘋果、梨、香蕉、葡萄柚等水果,跟糖尿病風險降低相關,特別是藍莓、葡萄、蘋果、梨,而網紋甜瓜、果汁則跟糖尿病風險增加相關[4]。

圖片來自:參考資料[4]

另一項研究則顯示,不同地理環境的水果對糖尿病風險的影響也不同,同一種水果對男女造成的影響也不同[5]。

  • 跟熱帶水果相比,溫帶水果跟糖尿病風險明顯降低相關。
  • 跟低、高血糖指數的水果相比,中血糖指數的水果降低糖尿病風險更明顯。
  • 溫帶水果蘋果與降低女性糖尿病風險相關,而熱帶水果香蕉則與增加男性糖尿病風險相關。

研究人員認為,水果與糖尿病風險的關係,除了跟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相關,可能還跟含有的糖的種類以及植物化合物相關[4,5],但了解中、低血糖指數與血糖負荷的水果還是有意義的。

總結

對於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來說,最好選擇血糖指數與血糖負荷較低的水果,比如藍莓、葡萄、西梅、蘋果、梨、柚子、桃、李、杏、橘子、橙子等。

西瓜、哈密瓜、網紋甜瓜、白蘭瓜這樣高血糖指數的水果,因為含糖量不高,血糖控制達標的前提下,偶爾少吃點解解饞是可以的,但抱著吃一整個是肯定不行的。

少吃或避免吃含糖量較高的熱帶水果,比如菠蘿蜜、榴蓮、荔枝。特別是荔枝吃多了還可能導致低血糖反應,也不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這點要特別注意。

提醒注意

① 即便是同一物種的食物,血糖指數也會受到品種、產地、成熟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② 另外,對同樣的食物,不同人不同狀態的血糖反應也不一樣,我們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最好記錄一下飲食日記,了解自己對不同水果的血糖反應究竟怎麼樣,從而來指導自己吃哪種水果。

3

吃多少?什麼時間吃?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吃200-350克水果,作為糖尿病患者的話,這樣吃也是可以的,

如果再嚴格點,一天吃200克也是比較適宜的。

餐前半小時吃

餐前半小時吃水果,能有效降低餐後的血糖水平,而餐後吃水果則會導致血糖明顯上升[6]。

對於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來說,把一天200-350克水果分散在午餐和晚餐之間吃,引起的血糖波動會更小,更有利於血糖控制。

最後,具體適合吃哪些水果,還得結合你的價值觀、購買的便捷程度還有個人的口味等。許多人知道吃水果好也買了,但是不喜歡吃,最後一直放到壞了扔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