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資本主義:一文看懂「加拿大福利系統」

同在北美,又是鄰國,所以很多把美國和加拿大視作“一制兩國”,但實際上卻並不是那麼回事。美國是“競爭資本主義”,而備受全球移民青睞的加拿大,走的是“福利資本主義”道路。那麼,加拿大福利究竟有多好?或許一個“惡名”可以證明:加拿大是個養“懶人”的國家,即使不工作,也可以衣食無憂。

接下來,咱們就花兩期篇幅(福利實在多啊),帶您梳理一下加拿大主要的社會福利,來看看這個國家是如何養“懶人”的,首先看看涉及收入的福利。

社會福利金Social Welfare

社會福利金(Social Welfare),並非是指代加拿大社會的福利系統,而是一項實在的福利。一般叫“長期失業救濟”,在加拿大有些省也被稱為SocialAssistance。這項福利主要是給那些需要幫助,但其條件而又不滿足其他福利申請要求的人士。

福利內容包括,為申請人提供支付食物、住房、燃料(汽油和煤氣)、衣物和藥費等開支,以及一些再就業培訓。具體資助金額多少,隨加拿大各地規定而有所不同。同時也提供。

社會福利金是加拿大福利體系中的基石級存在,其目的是保證每一個加拿大人,都能維持基本生活標準,即有吃、有住、有穿。任何沒有收入,而且銀行存款不足1,000加元者,都能申請到這筆錢——單身的,每月能領到500~700加元;三口之家,每月1,100~1,300加元,維持低水準生活沒有問題。而且,如果一直沒工作,這個福利就能一直領。

但請注意!!!新移民通常在頭6個月內是不能領這筆錢的,因為理論上,各位來都要帶一筆錢,而且這筆錢能維持6個月的生活。

申請流程:申請人先到社區登記,填寫申請並說明情況。而後,社區的社工會向有關部門約時間。到了面談時間,申請人須攜帶申請表、身份文件、銀行賬單以及社工的意見,與政府的工作人員談。而政府工作人員會在核實申請人的身份和經濟狀況之後給與答复。

失業保險 Employment Insurance

失業保險( Employment Insurance, EI )是加拿大政府,為處於失業狀態的加拿大居民,提供的暫時經濟資助,目的是幫助他們在待業期內盡快找到工作或得到工作培訓。

如果曾在一年中連續工作了半年,因為患病、生孩子或領養孩子而不能繼續工作,即可通過這項全國性的保險計劃獲得臨時收入。2016年7月,首次申請該福利者以及間隔兩年以上重返工作崗位者,必須工作滿910小時,才能申領的規定被修改為,按加拿大各省勞動力市場的情況來製定標準,通常為420~700小時不等。

失業了即可領到這筆錢,金額上限一般是過去工資收入的55%,但一般最多不能超過501加元/週。按現在的匯率算算,失業之後每月能領1萬元人民幣。(真的不是在開玩笑嗎?)

加拿大失業保險主要由以下五類組成:

  1. 普通失業保險(RegularBenefits):幫扶對像是那些非因自己過錯導致失業的人士。如由於工作短缺、季節性工作、或大量裁員所導致的失業。
  2. 懷孕、父母和疾病保險(Maternity, Parental, and Sickness Benefits):幫扶對像是孕婦、最近剛剛做了父母或領養了小孩以及需要照顧新生兒的人士。疾病保
  3. 險,則是提供給由於疾病、受傷或需要隔離而無法工作的人士。
  4. 陪護保險(Compassionate Care Benefits):幫扶對像是那些要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去照顧自己病危的家人的人士。
  5. 漁工保險(FishingBenefits):從事漁業的自僱人士失業,則可以申領這項保險。
  6. 其他特殊保險(Specific Situations):教師、在加拿大境外工作,以及自僱、自營等人士,可在部分條件限制下,申領這項保險。

當然,失業保險的申請還是存在門檻的,像以下兩種情況是拿不到失業保險金的:

  1. 因犯嚴重錯誤而被老闆開除者;
  2. 因自動辭職而失業者。

而且要想領到失業保險金,還需要證明自己有意願工作並能夠工作,,而且還一直在找工作(你需要記錄你接觸過的雇主,包括你聯繫他們的時間)

加拿大人享受失業保險的長短,取決於所在地區的失業率,以及申請人過去52個星期的工作小時數。工作的時間越多,能拿失業金的時間越長,最短為14週,最長45週(不滿一年哦)。

請失業保險的機構是加拿大政府就業中心(辦理社會保險卡SIN CARD的地方)。

收入保障津貼GIS

收入很低或零收入的加拿大居民,可以申請收入保障津貼,並按月領取。收入的定義是包括來自其他國家的養老金、生活費、工資、失業保險福利以及勞工賠償金或福利等等入息。

收入越低,可以申領的收入保障津貼越高。如果已婚,而配偶的收入在計算應得之GIS數目時,會被考慮在內。

配偶津貼SPA

加拿大政府沒有忘記低收入的配偶,是的,TA們也可以有津貼。

設立這項福利的目的是,幫助那些只靠一份高齡保障退休金為生的夫婦。加拿大居民申領這個津貼的要求如下:

  1. 60~65歲之間、配偶為領取高齡保障人士。
  2. 總收入不超過規定的數額。
  3. 在18歲之後,在加拿大居住至少10年

該福利須按每年重新申請,直至再婚或年滿65歲為止,甚至配偶去世,這項津貼仍可繼續發放給你。

政府房Government Housing

為了保證低收入者也能住房,加拿大政府每年都撥款建造大批的政府房,由政府委託的專門公司管理,以極低的價格出租。

什麼人可以申請呢?原則上任何人都可以,但它的特殊收費方式把有錢人自動排除在外,基本收費原則是按收入的百分比交租,通常是月收入的25%~30%。如月收入只1,000加元,只需拿出250加元交房錢即可,而且住的可能是二室一廳的、三室一廳的大型公寓。但如果月薪為10,000加元,就要拿出3000加元交租,當然是不合算了,有這筆錢,買房都綽綽有餘了。

醫療保健福利Healthcare Plan

醫療保健福利,每年要消耗加拿大聯邦政府大約48億加元的預算。全國各省都為居民提供了質美價廉的健康保健計劃。除牙科眼科外,加拿大居民就醫時,診金、化驗費、住院和手術等費用全免,只須支付處方類藥費即可。

如果家庭醫生認為患者需要住院治療,或者需要手術,不論手術大小,所有費用均由醫療保險計劃負責。而且在住院期間,患者的伙食費藥費等也無需自費。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和領取社會救濟的患者,其處方藥免費。另外,女性居民生孩子,也是完全免費的。

在加拿大看病,小病就診確實速度比較慢,但如果罹患大病,尤其是急病重病,基本都是免費的。對加拿大居民來說,不交錢就看不了病的事情,不存在。

養老金計劃OAS

在18歲後在加拿大居住滿10年(不是工作滿10年),並且年滿65歲的加拿大居民,無論資產或收入高低,均可享受一定額度的養老金

養老金計劃與工作無關,平時也不需要供款。但由於領取資格與居留年數掛鉤,因此新移民並無法領取全額養老金。政策規定,18歲後在加拿大居住滿40年的居民,可領取全額養老金;若居住時間少於40年,則18歲後每住滿一年,當其年滿65歲後,就可領取全額養老金的1/40。此外,如果年滿18歲以後,在加拿大住滿20年,即使在國外居住,仍可享受養老金計劃。

另外,由於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加拿大聯邦政府每年還會根據CPI指數對養老金進行調整。

帶薪休假Vacation Opportunity

加拿大聯邦政府規定:全職僱員在工作滿1年後,每年有10工作日的有薪假期;連續工作5年後,每年有3週有薪假期。而且該假期不得以薪金替代。

此外,加拿大居民在工作期間懷孕生產休產假,可以繼續保有其退休金或醫療計劃。在產假中,產婦還可申請就業保險。企業也不得因懷孕而解僱員工。

牛奶金Child Tax Benefit

在加拿大,每個小孩從出生到18歲,每月都可以領取這筆牛奶金。牛奶金的多少與父母去年的收入高低相關。少則每月幾十加元,多則幾百加元。如果一個低收入家庭有六七個孩子,每月可以領取的牛奶金可達3000~4000加元,相當於20000元人民幣!

家庭年收入在19萬加元左右的無法申請牛奶金。加拿大聯邦政府設立這筆補助的目的,首先是為了補助低收入低家庭的子女,其次是為了鼓勵居民多生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非加拿大稅務居民,無法享受牛奶金補助。

懷孕及育兒津貼

加拿大女性居民懷孕生產、剛領養小孩或要照顧初生嬰兒而不能工作,則有可能符合資格領取懷孕及育兒津貼。其中,懷孕津貼只發給親生母親,最長可領取15週,於孩子出生前後的一段時間內。育兒津貼是給予孩子的親生或領養父母,最長可領取10週。親生母親可同時申請懷孕及育兒津貼。

懷孕母親最早可在預產期前8週期開始領取懷孕津貼,申請人也須經過兩星期的等候期才可以開始領取津貼金。因此,懷孕母親最早可在預產期之前的10個星期放產假,然後立刻向加拿大人力資源部的就業保險辦事處申請懷孕津貼金。

懷孕津貼會在嬰兒出生後的第17週停發。若嬰兒因健康問題而要住院,則可延長至嬰兒出院,但不可超過嬰兒出生後的52週。若兒童有健康問題,需要特別照顧,育兒津貼可由10週增加至15週。

從以上可以看出,加拿大的福利政策真的是多,所以因為看重加拿大福利而選擇移民的人越來越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