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過程中抽動的是肌肉,不是骨頭。
睡覺時突然抽了一下可以分為:入睡過程中的抽動和進入睡眠之後的抽動。 兩者有細微的區別,但在沒有影響睡眠質量的情況下,都不用特別擔心。
如睡眠抽動頻繁發生,同時還伴有入睡困難、白天精神不濟的情況,建議去睡眠門診(或神經內科、精神心理科)尋求專業的幫助。
睡覺前的抽動
入睡抽動,Sleep Strarts 或Hypnic Jerks
半夢半醒之間,你隨著身體的一下抽動突然清醒,可能還伴有“下墜”或者看到閃光的幻視。
你感到茫然無措,“發生了甚麼事?是我還在長高嗎?” 不是,它只是入睡過程中,逐漸放鬆的神經、肌肉對刺激做出的反應。
它非常普遍,有60%-70%的人都表示經歷過這種入睡抽動。也有被床伴提醒抽動而自己渾然不覺的情況。
只要不對入睡造成長期影響,偶爾被自己的輕微抽動驚醒一兩次,也不需要特別在意。
➡預防方法
避免大量的咖啡因攝入、睡前的劇烈運動和情緒壓力,都有助於減少睡前抽動發生的頻率和幅度。 但如果入睡受到影響,建議尋求專業的幫助,排除是否有其他的睡眠障礙。
入睡後的不自覺抽動
週期性肢體運動,Periodic Limb Movements
發生在入睡之後的抽動往往是被床伴而非本人察覺。
這種抽動幅度小、有規律重複性,可能伴有關節的彎曲,常發生在腿上,也有可能出現在胳膊上。
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超過1/3的人都有過這種情況。在30歲以上的人群中,比例也有5%。
和入睡前的抽動一樣,多數情況下,它並不需要特殊的治療。
➡預防方法
安靜、黑暗、舒適的睡眠環境和睡前放鬆可能減少這種肢體活動的發生。
另外注意白天不要過勞、避免晚上攝入啡因、避免睡前劇烈運動。
但如被告知夜間頻繁抽動的同時,明明睡眠時間足夠,卻常常疲憊、精神不濟甚至焦躁、易怒,建議尋求專業的幫助,排除是否有其他問題。
如受過脊柱損傷、有神經疾病,出現睡眠中抽動的頻率會更高。
一些抗抑鬱、治療抖動和抽搐的藥物,也可能導致入睡後的肢體運動,需要留意、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