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刷手機、看影片,很多朋友都發現,不知不覺中眼睛變得又乾又澀又癢,揉一揉眼睛,好像可以緩解一下,但過一會兒又開始發癢。
眼睛為什麼又乾又澀又癢?該如何緩解?
👉眼睛又乾又澀又癢可能患了乾眼症👈
乾眼症是由於淚液的量或質、或流體動力學異常,而引起的淚膜不穩定以及眼表損害,從而導致眼不適症狀及視功能障礙的一類疾病。通俗地說,主要是“眼淚”的問題。
正常眼睛最前面,覆蓋在角膜和結膜表面,有一層很薄的結構就是淚膜。
淚膜由淚液形成,有潤滑眼球和供給氧氣的作用。
如果淚膜出了問題,就會患乾眼症,常見症狀有眼部乾澀感、燒灼感、異物感、針刺感、眼癢、畏光、眼紅、視物模糊、視力波動等。
隨著現代人用眼過度的問題日益嚴重,乾眼症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常見的眼表疾病。
據乾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13年)指出,乾眼患者中女性高於男性,老年人高於青年人,亞洲人高於其他人種。
👉導致乾眼症的原因👈
1、淚液分泌不足
一般患有眼瞼疾病、缺乏維生素A1、先天性無淚腺、淚腺功能降低,或是長期戴隱形眼鏡等,都會影響淚液的分泌。
此外,對於更年期過後的老人家,雌激素水平逐漸下降,也可導致淚液分泌減少。
2、淚液蒸發過強
淚膜分佈不均勻、眨眼次數較少、長時間吹冷氣或待在戶外強風燥熱的工作環境,以及長途跋涉的駕駛員,都會導致淚液蒸發過強、過快。
3、一些眼部疾病的症狀
如瞼緣炎、結膜炎、過敏、淺層角膜病變等也可能有乾眼的症狀。
4、一些全身疾病的症狀
如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乾燥綜合徵)、糖尿病等。
👉常見的治療方法👈
引起乾眼的病因十分複雜,如全身性疾病、藥物、環境污染、眼局部炎症反應、眼瞼位置異常及年齡等。因此尋找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是提高乾眼症治療效果的關鍵。
1、去除“病源”
乾眼症有時候是因全身其他地方出了問題,進而影響到眼睛了。例如“乾燥綜合徵”,這是一種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自身免疫病,不僅“眼睛幹”,還可出現“口乾”等症狀。
2、合理運用“眼藥水”
常用的眼藥水是人工淚液,它是治療乾眼的特效藥,主要功能是潤滑眼表,補充缺少的淚液,同時稀釋眼表面的可溶性炎症介質,降低淚液滲透壓等。
其他藥物治療還有潤滑膏劑(眼用凝膠、膏劑)、局部抗炎及免疫抑製劑、自體血清、雄激素等。
眼睛犯病就滴眼藥水,好像眼藥就不是藥似的,沒人提防“凡藥三分毒”。
眼藥水畢竟是外來物,難免有副作用,所以不可濫用,要遵從醫囑或按說明書來,否則很容易滴出大毛病來。
3、物理治療
如果“瞼板腺”出了問題,平時需注意眼部的衛生,用乾淨的毛巾清洗眼部。還可以專門準備一條毛巾清潔眼睛,最好選擇擦拭起來感覺比較柔軟舒服的毛巾。
“熱敷”也是個不錯的物理治療辦法。平素空閒時間可以用熱毛巾捂一下眼睛,促進眼部及其周圍的血液循環及淚液分泌。
建議經常進行眼部的按摩,例如做眼保健操。眼部的按摩時間沒有太多限制,可隨時隨地做。
4、適當運用輔助工具
有些輔助工具可以延長淚液在眼表的停留時間,使眼睛“幹”得慢一些,比如佩戴濕房鏡、矽膠眼罩、治療性角膜接觸鏡等。
5、手術治療
對於淚液分泌明顯減少,常規治療方法效果不佳,且有可能導致視力嚴重受損的嚴重干眼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包括瞼緣縫合術、頜下腺及唇腺移植術等。
👉如何自我防護👈
如果要做手術,說明乾眼症已經很嚴重了,平日註意一些眼睛的自我防護,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1、改善工作環境和生活方式
盡量避免長期在空調環境內工作,過度使用電腦、手機,夜間駕車等。
2、減少相關藥物及化妝品的使用
一旦出現乾眼的症狀,應及時停用長期全身或局部應用可引起乾眼的藥物及眼部化妝品。不過,藥物的停用需遵從專科醫生的囑咐,切勿擅自停用。
3、及時補充水分
天氣炎熱、空氣乾燥等時候得適當多補充水分。
4、多眨眼
平時用眼過度時可多眨眼睛,眨眼這一簡單的動作可使淚液均勻地分佈於眼球。
5、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用眼時間要適當:用電子產品不超過一個小時就要休息片刻,有些人可能連半個小時都堅持不了,眼睛就開始乾澀、疼痛。這時候可以用清水洗把臉,眺望遠處片刻,做一下眼保健操等緩解眼睛不適感。
用眼距離適當:包括看書、看電腦、看手機。
光線要適宜。
姿勢要擺正:避免低頭、彎腰、駝背等不良姿勢,正確坐姿不僅對眼睛,而且對脊柱、頸項部和腰背部肌肉等都有好處。
6、調節好情緒
生病難免是件令人煩惱的事,適當調節好情緒,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對疾病的康復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