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達木紋龜丨傳說中的“半水之王”

盧比達木紋龜介紹

學名:  Rhinoclemmys rubida,地龜科木紋龜屬,主要分佈於墨西哥地區。

▲盧比達木紋龜原產地分佈範圍

紅棕色與原木色相間的背甲,搭配金黃的頭紋,它似乎與隔壁的金頭閉殼龜有那麼一絲撞臉,但又不乏一絲自己獨特的個性。

與水棲性更強的金頭閉殼龜不同,它們是一種偏陸棲的半水龜,而且身處於遙遠的南美洲大陸,它就是有著“半水之王”稱號的盧比達山龜。

▲神秘且獨特的盧比達山龜

▲謎一樣的頭紋

盧比達木紋龜習性如何?

被叫做“半水之王”是因為它們在亞洲非常少見,同時互動性也很高。

也許有一部分朋友還不知道,其實盧比達也是木紋龜家族的成員之一,它們分佈於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與灌木叢中,它們是一種偏陸棲的木紋龜,偶爾也會在淺水區飲水泡水。

▲原產地的盧比達,身上安裝了定位裝置

▲氣質這方面拿捏得穩穩的

如何構建盧比達木紋龜的環境?

盧比達的環境佈置與大部分半水龜相似,它們都需要保濕性較好的墊材來維持一個合理的環境濕度,設置一個方便進出的水盆也是必要的,室內飼養可以佈置一個全光譜太陽燈作為曬背熱點以及陽光的補充。

▲人工環境下的盧比達,與飼養大部分半水龜無異

適宜什麼溫度?

它們分佈於中南美洲地區,全年溫度較高,沒有寒冷的冬天,最適宜溫度為25-30℃,當溫度低於20℃時建議加溫飼養,否則會有一定的風險。

▲它們並不能忍受寒冷的冬天

它們吃什麼?

盧比達木紋龜是一種雜食性半水龜,它們會吃菌菇類、昆蟲、軟體動物,也會吃一些植物嫩葉和漿果。

人工飼養建議使用閉殼龜專用糧作為主食,在還原盧比達野外攝食結構的同時,避免因地域菌種差異造成腸胃的不適。

▲搶食番茄的小傢伙,互動性還是非常好的

飼料投餵基本上要以“八分飽”為原則進行投餵,直接將龜糧投入水中投餵即可。

參考投餵量為頭部大小左右,實際投餵時可以先進行一次最大量的投餵,記住這次投餵飼料的量,下次在這次基礎上略少一些。幼龜稚龜每天1餵,亞成體或者種龜每2-3天投餵一次即可。

▲獨享一盤龜糧,甚是愜意

如何繁殖盧比達木紋龜?

盧比達的性別分辨與其它大部分龜無異,雄龜尾巴粗長,而雌龜尾巴細短。在原產地6-11月是雌龜的產蛋季,雌龜更偏愛在植物根系或者落葉堆附近排水良好的巢穴中產卵,每年只產1-2窩,每窩1-3枚卵。

▲雄性正在試探雌性

▲正在交配的一對種龜

盧比達木紋龜苗怎麼養?

幼龜相比起成龜對濕度要求偏高,稚龜對蛋白質對要求比成龜更高,腸胃也更脆弱,建議使用閉殼龜幼龜糧投餵。

▲TSA仿野環境中飼養的小苗

▲剛出殼的小傢伙也是十分迷你呢

▲看一下正面,還挺害羞的

▲從小就擁有華麗的木質感

小貼士

盧比達木紋龜一共有兩個亞種,分別為瓦哈卡木紋龜和科利馬木紋龜,這裡提供簡單的區分方式供大家參考:瓦哈卡木紋龜眼睛後側的黃色斑塊為長條形,背甲顏色偏棕褐色對比度較低;科利馬木紋龜眼睛後側斑塊一般為圓形或橢圓,背甲顏色錐盾為淺棕色肋盾為黑色(有金頭內味了!)

▲瓦哈卡木紋龜,背甲棕褐色為主

▲科利馬木紋龜,和金頭閉殼龜相似的配色

盧比達木紋龜由於其獨特的觀賞性再加上它們在亞洲的稀有程度,被許多龜類發燒友喜愛著,它們雖然稀有,但卻是非保育物種,個人也可以合法飼養繁殖,不過目前來講這種龜的人工繁育還沒那麼成熟,因此也並不是很推薦普通龜友作為入門品種來飼養。

不過相信總有一天技術會成熟,“半水之王”也終有機會走進千家萬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