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夏季雨水來臨前後,局部地區的朋友們總會因為這類小蟲子愁眉不展、驚慌失措。
在中低海拔地區夏季的黃昏,山區林地附近屋子昏暗的燈光下,很快會出現一隻搧著四片狹長灰翅的小蟲子,接著是兩隻、三隻、千千萬萬隻白蟻……而在中高海拔的地區,五六月中午雨霽時分,這類小蟲子會從河岸、堤壩、山林等地,一群群地緩緩飛向天空,它們扇動翅膀的輕柔樣子,像極了旋轉上飛的灰色蒲公英。
其實,這類蟲子就是惡名遠播的白蟻,而且還是白蟻的繁殖蟻。它們在進行大型多對多相親交流會。
一場大型的相親交流會
嚴格來說,白蟻的婚飛應該被稱為“分飛”。分飛指的是,雌雄有翅成蟲在環境條件適宜時,從母巢中飛出,進行擴散的現象。而婚飛則是雌雄有翅成蟲為了“找對象”而群集飛舞的現象。除了白蟻,部分螞蟻也具有分飛的現象。而婚飛的昆蟲種類就非常多了,如蚊子、蜉蝣、部分蜻蜓和蝴蝶等。
白蟻婚飛其實是一種擴張領地和繁殖後代的手段。白蟻是社會性昆蟲,多數白蟻具有嚴格的等級劃分。蟻巢內有蟻王、蟻后、工蟻、兵蟻、繁殖蟻等不同的品級,其社會分工也不同,其中只有繁殖蟻具有完整的翅膀。
每到夏天雨季前後,環境適合時,工蟻就會在巢穴附近打開一個分飛孔,繁殖蟻們在察覺附近沒有危險後,就會陸續從巢穴中飛出。這時,附近的同種白蟻就像約定好了似的競相飛出。多數白蟻喜歡在黃昏後婚飛,少數白蟻在白天雨後的中午婚飛。它們飛行能力不強,所以大多淪為了青蛙、鳥、蜘蛛、魚等動物的口糧。
它們飛行一段距離後便落到地上,然後開始不停地抖動翅膀,將翅膀抖落。
之後,白蟻們開始找對象,互相看上對方後便會一個尾隨著另一個,雙雙鑽入地下開始建造巢穴,然後交配產卵。這對繁殖蟻就變成了“立國”的蟻王蟻后,它們會生一大堆孩子,然後建造一個龐大的白蟻帝國。
我們凑在一起,你尖叫什麼?
在昆蟲世界裡,群集現象十分普遍。
有些群集性昆蟲只是偶然待在一起,比如許多同種的昆蟲,可能會聚集在一棵它們喜歡吃的植物上。而有些群集行為則是基因控制的本能。比如社會性昆蟲白蟻、蜜蜂和螞蟻,它們終生都和其他成員呆在一起。昆蟲群集的目的也不盡相同,有尋找對象、撫育後代、尋找食物、共同禦敵、過冬禦寒等。
一些昆蟲孵化後就會分道揚鑣,而另一些昆蟲會待一段時間,比如一部分蝽。
一些昆蟲整個幼蟲期都群聚在一起,如多數蛾子、少數蝴蝶、蝽、蠅、蚊等。
而一些昆蟲則會選擇同一地點集中化蛹,如蠅、葉甲等。
很多成蟲會“集體相親”,這樣更容易找到對象。一些昆蟲會在特定的環境裡,等候“愛人”出現,如蝴蝶、蒼蠅等。另一些則會釋放性信息素,吸引異性前來,如一些金龜子。
有些昆蟲在成蟲和幼蟲期都會“凑在一起”,可以增大生存的機率。
此外,有些成蟲還會群集越冬。秋末,在你家暖和的屋子裡,可能會遇到一大堆讓你“密集恐懼症”發作的小朋友,比如萌萌噠七星瓢蟲(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還有俗稱“臭大姐”的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嘎嘣脆的油炸白蟻
那麼問題來了,它們相親就相親,為什麼要跑到我們家裡去呢?其實,它們大多是被誤導的。繁殖蟻出現在家中有兩種原因:
- 1、家中本來就有白蟻生活;
- 2、家中開著燈,忘了緊閉門窗,繁殖蟻們成群結隊進入你家,並開始相親。
前者發生的機率不大,如果你家裡有白蟻,那你打掃衛生時應該會發現,不至於到現在才突然知道它們的存在。後者則是因為燈光干擾了它們飛行的方向,它們“蒙圈”了,就會向燈飛去。
遇到家中爆發繁殖蟻,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它們不會傳播疾病。@上海發佈在去年建議過處置方式:
室外的白蟻
市民一旦看見室外有白蟻飛舞,要及時關閉門窗和室內的燈,防止分飛的白蟻進入室內。
如果少數白蟻已飛入家中,也勿須驚慌,可以採用拍打、噴灑殺蟲劑等方式直接消滅;
或者盡快用掃帚將翅膀脫落的白蟻掃成一堆,用開水燙死;
也可以在白蟻分飛處下方放一盆水,使之掉入水中淹死。
室內飛出的繁殖蟻
當市民看見室內的牆壁以及房梁、木柱、門框、窗框的小洞飛出大量白蟻,一定要引起警惕。
像處理室外飛入的白蟻一樣,可及時拍打室內的白蟻,或將翅膀脫落的白蟻掃成一堆用開水燙死。
但不建議做的是,隨意搬動被白蟻危害的物品,盲目噴灑殺蟲劑。此時,可以請有白蟻防治資質的專業蟲控公司,開展居家白蟻滅治。
婚飛的繁殖蟻數量很多,且頭頭鮮嫩多汁、軟滑肥壯,它們在離巢前都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的,營養豐富極了。把它們抓起來扯掉翅膀洗一洗,扔到油鍋裡炸至金黃再撒上鹽,隔壁小孩都饞哭了。它們敢在客廳裡做羞羞的事情,就要讓它們付出一點代價呢。
這可不是開玩笑,世界各地都有食用白蟻的記錄。非洲部分地區會將白蟻製成醬,當作款待貴客的佳餚,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人民食用繁殖蟻的歷史也很悠久。如果實在下不去口,在家中發現繁殖蟻,可以緊閉門窗,然後將繁殖蟻清理出屋子。它們不會咬人,可放心用手拿捏和把玩。
白蟻的功過
每到白蟻婚飛的季節,人們就會恐慌,生怕自己辛辛苦苦付完首付的房子,隔天就被白蟻啃成篩子。各大新聞媒體也會爭相報導諸如《新買房子卻被“飛螞蟻”攻占》這樣聳人聽聞的信息。這或多或少源於我們長期以來對白蟻的偏見。
我小時候看過的外國動畫片裡,白蟻瞬間就把家具、房子啃成一堆木屑,使我在很長時間內都相信,白蟻是毀滅一切木製品的大胃王。實際上,白蟻並不都是壞傢伙。
我們常說的白蟻不是一種動物,而是一類動物,是蜚蠊目白蟻總科昆蟲的總稱。白蟻的生活習性因種類而異,有些白蟻嚴重威脅著人類日常生活,而有些白蟻是有價值的資源昆蟲。
我們熟知的白蟻的第一大危害是“食木”,會危害家具、房屋、古建築等很多木質物品。其實,能破壞家具房屋的白蟻只佔白蟻中的一小部分,它們長時間啃咬木材後會造成家具毀壞、房屋倒塌等。比如黑胸散白蟻(Reticulitermes chinensis)。這些白蟻喜歡在房屋中、古建築內築巢,一旦發現巢穴應當立馬防治。
白蟻的第二大危害是掘洞。常言道“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裡的“蟻”指的是白蟻而非螞蟻。它們在堤壩、河岸等處建造發達的地下巢穴,造成決堤,可能會引起淹沒村莊、耕地等巨大災害。但這類白蟻也只佔白蟻中的一小部分,以土白蟻屬(Odontotermes)和大白蟻屬(Macroterme)的種類居多。黑翅土白蟻(O. formosanus)是危害堤壩最主要的白蟻。
有趣的是,這類白蟻並不吃木頭,而是吃蘑菇的菌絲。它們從外界環境中收集枯枝敗葉等植物殘體,作為種植蘑菇菌絲的基質,而它們種的菌絲長大後,就會破土而出,變成蘑菇。西南地區的美食雞㙡[zōng],屬於蟻傘屬(Termitomyces spp.),就是一類白蟻經常種植的蘑菇。從這個角度看,這些白蟻又是珍貴的資源昆蟲。
一些白蟻還會危害農作物和樹木,它們在樹內築巢,甚至直接給樹切根剝皮使其死亡,但種類不多。另外,有時白蟻還會咬壞電纜線等物品。
雖然白蟻“作惡多端”,但把所有白蟻都當成啃房子的大魔王,也是不客觀的。它們作為分解者,分解森林中的垃圾,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世界上有3000多種白蟻,但是真正對我們有害的卻不到3%。然而,那些破壞木結構建築的白蟻,也只是在履行自己在自然界中的職責——把倒下的參天大樹,分解成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