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站在空地上望著天空時
其他路過的人也會隨之往上望去
這種現象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視線跟隨」
那麼,同樣的行為在貓咪身上存在嗎?
貓咪會懂得鏟屎官的眼神暗示嗎?
眼神暗示實驗來啦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匈牙利埃特維什羅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一個團隊,對貓咪是否能在「眼神暗示」下正確選擇放有零食的碗進行了研究。
這項實驗一共有41只貓咪參加,所有貓咪的年齡從4個月到14歲半不等,平均年齡為5.5歲。
實驗過程
在實驗期間,研究人員會準備兩個碗,只在其中一個碗裡放零食。
為了避免食物氣味的干擾,兩個碗內壁都會塗上零食
兩個碗距離貓咪 2.5-3.0 米遠,研究人員通過不同「眼神暗示」的方式,引導貓咪選擇裝有食物的碗。
每只貓咪分別做了4次不同的實驗:
▌實驗1 僅對貓咪發出持續凝視信號
在這種情況下,當實驗人員與貓自然地進行目光接觸後,再看著放有零食的那個碗,一直持續到貓咪選擇其中一個碗。
▌實驗2 對貓咪發出聲音信號+持續凝視信號
在這個實驗中,實驗人員直接呼喚貓的名字,引起貓咪注意後,再把視線轉向放有零食的碗,然後持續到貓咪選擇其中一個碗。
▌實驗3 僅對貓咪發出瞬間凝視信號
與持續凝視信號不同的是,當實驗人員與貓咪進行自然的目光接觸後,用眼睛看著裝有零食的碗幾秒鐘後就收回目光,不再有持續的眼神提示。
▌實驗4 對貓咪發出聲音信號+瞬間凝視信號
在實驗人員呼喚貓的名字並引起注意後,用眼睛注視放有零食的碗幾秒鐘後轉過頭,等待貓咪選擇。
每次實驗都重復了6遍,總共收集了24 次的數據,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
實驗結果
在經過4次的實驗以後,研究人員發現:
➤ 本實驗中,41只貓咪都能捕捉到實驗人員的眼神暗示。不過能「看得明白」,成功選中零食碗的概率為70.42%。
➤ 眼神暗示持續的時間長短對實驗準確率的影響沒有明顯不同。無論是持續凝視還是瞬間凝視,看得懂的貓咪都看得懂。(看不懂的還是看不懂)
➤ 聲音信號的存在不影響貓咪的成功率。但是在有聲音信號的情況下,貓咪的反應速度更快。
貓咪會用更短的時間與實驗人員建立眼神聯繫選擇食物
➤年齡對貓咪準確率的高低具有明顯影響。貓咪在 1 歲以下時,往往比成年貓更能遵循實驗人員的眼神信號,成功率更高。(幼年組> 老年組> 成年組)
young cats(1歲及以下),adult cats(1-8歲),old cats(8歲及以上)
結果討論
Q1 為什麼幼貓的準確率更高?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幼貓比成年貓擁有更強的好奇心和社交傾向,導致了幼貓對陌生實驗人員的視覺提示產生了更準確的反應。
其次是年紀更大的老年貓,社會化程度更高,因此能夠比成年貓更好地跟隨實驗人員的眼神指示。
Q2 為什麼聲音信號沒有提高準確率?
與研究人員的預測相反的是,實驗人員發出的聲音信號並沒有提高貓咪的成功率,這一現象可能跟貓咪在自然界的捕獵行為有關。
貓咪在捕獵時需要確定獵物的運動軌跡、逃跑方向等,主要依靠的是視覺注視。
同時,這也可以解釋兩個眼神信號成功率相同的原因。在瞬間凝視的情況下,實驗人員短時間收回目光的動作更明顯,對於貓咪來說,這也是一個突出的提示。
曾有研究人員對狗狗也進行過各類類似的實驗,結果發現狗狗也具有眼神追隨的能力,且年齡較小的狗狗在實驗中的成功率也會更高。
但與貓咪不同的是,在發出聲音信號後,狗狗會變得只關注實驗人員喊出的名字而忽略掉其他暗示,從而會一直選擇先前獎勵的位置,持續性地犯錯。
Q3 這麼說這就是貓咪的必備技能了嗎?
在本次實驗中,參與實驗的貓咪都在四個月以上,研究人員推測,對於年齡更小的貓咪或是在外的流浪貓來說,由於社會化不足以及觀察兩腳獸的機會較少,可能並不具備類似於家貓「看眼色」的能力。
所以,平時對鏟屎官愛搭不理的小貓咪,可能一直在偷偷摸摸地揣摩鏟屎官的行為、語言。
相信有的鏟屎官看了這個實驗,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準備試試自家貓咪是否有這項技能。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長時間凝視貓咪的眼睛,這會給貓咪帶來壓力,破壞親子關係。
//////////
參考資料:
[1] Pongrácz, P., Szapu, J. S., & Faragó, T. (2018). Cats (Felis silvestris catus) read human gaze for referential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doi:10.1016/j.intell.2018.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