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洗面皂適合我嗎?洗面皂指南:洗面皂的好處和壞處

洗面皂

  1. 基本成分:油脂制成的皂基
  2. 添加成分:羊毛脂、維生素E、植物油、植物萃取、高級醇酯等,色料、香料、 防腐劑等。
  3. 產品特性:鹼性(PH9-10),去脂力佳。
  4. 適用對象:健康偏油性肌膚
  5. 忌用對象:過敏膚質、幹燥膚質、青春痘化膿肌膚。

了解更多:6個油性皮膚必需知道的美容秘訣

所稱的“洗面皂”,乃是指外觀呈硬塊狀者。

洗面皂,一定是鹼性的

洗面皂,是偏鹼性的製品。常見的名稱有:美容香皂、植物香皂、貂油皂、透明香皂、蜂蜜香皂及甘油皂等等。它們鹼性的本質都是相同的。

鹼性皂的酸鹼值的偏高。
一般洗面皂的酸鹼度約PH9-10,而人體皮膚平均酸鹼值則約在PH5.5左右。

這是偏鹼性洗面皂最為人所詬病的缺點。
但洗面皂因擁有極佳的清潔力,洗後臉部有油脂盡去的輕快感,所以愛用者仍然很多。

洗鹼性皂,會怎樣?

然而過度去除臉上的油脂,以及過度的溶解角質,會造成洗完臉後,臉部表皮緊繃、 乾燥的感覺。
所以,對於乾性膚質及角質層較薄的敏感性膚質者,均不適宜使用這一類皂化的鹼性制品。

當我們將各類清潔成份相比較,證實皂鹼最易與皮膚的角質蛋白結合, 造成皮膚粗糙老化、功能下降。

也許你洗臉後並未發生肌膚乾燥緊繃的感覺。
這可能的原因是你屬於油性膚質,所以使用後的評價有別於中乾性膚質者。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洗面皂中添加了其他防止皮膚乾燥的成分。

要緩和洗面皂過於緊繃乾燥的膚觸,唯一的方法就是添加一些“水不溶性的成分”,如此就可以產生柔膚、不乾燥的效果。

這類水不溶性的成分包括:各種植物油、維生素E、羊毛脂、高級酯醇類等。廣告術語則稱之為“柔膚劑、乳霜”。但添加潤膚成分的洗面皂,對肌膚不見得有益。

這些另外添加的成分,雖能修飾洗面皂乾澀的缺點,卻無法改變洗面皂鹼性的本質。而且降低了潔面乳應有的清潔力。

所以,敏感性肌膚仍不宜輕易嘗試。

油性皮膚對洗面皂的耐受性較好?

而至於油皮膚,使用這一類含乳霜的洗面皂,則極可能因為洗凈能力不足,而無法完全發揮清潔的功效。

這會造成部分老舊的皮脂或污垢殘留在臉上,又覆蓋了一層洗面皂殘留的柔膚劑。幾次洗臉下來,將造成毛孔阻塞,損及肌膚的健康。情況嚴重者,還有長粉刺、膚質日顯粗糙的現象發生。

因此,高乳霜比例的洗面皂,只適合感性健康及中性肌膚者使用,或者選擇性地在冬季使用。

透明香皂,品質不一定高明

與乳霜皂相比較,透明香皂就沒有含乳霜的問題。
一般來說,透明皂的售價高於不透明皂。洗起來的感覺也舒服清爽。但這並不意味著透明皂的品質就比較好!

透明皂仍然有過度去脂以及偏鹼性的缺點,並非大眾想象般的高品質。

有些透明皂強調是甘油皂,聲稱可以加倍保濕肌膚。這是真的嗎?

甘油確實是可以保濕,但是必須保留在皮膚上,才能發揮水合的功能。
以洗臉的程序來說,甘油與皮膚接觸的時間非常的有限,洗完臉時,甘油實際上已完全地被水沖走,要能保濕其實是騙人的。

沒有所謂中性或弱酸性的香皂(soap)

目前市面上有聲稱“中性或弱酸性”的洗面皂,是否有蒙騙消費者的嫌疑呢?
是真或假, 必須從制作的源頭來看,才能論定。

洗面皂是以油脂為原料,再與強鹼性的氫氧化鈉共煮制造而來的。如果是以此方法制造出來,那麽無論透明與否,或聲稱添加了護膚成分,都仍然是鹼性的。

至於中性及弱酸性的洗面皂,其制造原料,基本上與前者就不相同了。它主要是使用合成的表面活性劑,以適當的粘結劑,將多種表面活性劑粘結在一起,再制作成塊狀。因此, 其性質與傳統的洗面皂完全不同,自然沒有皂鹼的問題。

不同的表面活性劑,有不同的性質。例如:不相同的去污力、不相同的酸鹼度及刺激性等。

廠商利用各種不同的差異,可以制作出各種膚質專用的洗面皂。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