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身上散發著異味,特別是在炎炎夏日,這種狐臭味更加明顯。大家都會出汗,為什麼有的人卻總是如此“耐人尋味”?
什麼是大汗腺和小汗腺
人體的汗腺分為外泌汗腺和頂泌汗腺兩種,是表皮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衍生的皮膚附屬器之一。外泌汗腺也稱為小汗腺,在人體遍布廣泛,其分泌過度可造成多汗症,而頂泌汗腺也稱大汗腺,僅分佈於鼻翼、腋窩、臍窩、腹股溝、會陰及生殖器等處,除此之外,外耳道、眼瞼、乳暈部位也存在頂泌汗腺的變型。
在腋部,頂泌汗腺的分佈廣度與腋毛範圍基本一致,其分泌物呈黏稠乳狀液,與細菌作用後產生的臭味被認為是腋臭氣味的主要來源,故多數學者認為,頂泌汗腺的存在是腋臭氣味產生的根本原因。
什麼是腋臭
腋臭,俗稱“狐臭” ,是由腋窩大汗腺產生的分泌物,排出體外後經細菌分解,產生難聞氣味的常見疾病,該病對患者日常交往產生影響,造成其心理負擔。
廣義的腋臭分為單純腋臭和腋窩臭汗症,後者除有腋臭外,還存在腋窩小汗腺分泌功能亢進,局部汗液分泌量增加,即有多汗的症狀。由於腋窩處大小汗腺共存,小汗腺分泌亢進導致多汗症,大汗腺分泌物分解導致腋臭,故腋臭與多汗症密切相關,兩者發病機制雖有差異,但治療方法中有很多相同之處。
研究證明,腋臭的病人多有家族病史、油性耳耵聹史;腋臭多發病於青春期,這種氣味會隨著老年化而逐漸消失或減少等臨床表現,男女比率為1:1.4 。據調查,其發病率在我國可達到6.41 %。重度腋臭會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甚至會造成抑鬱。
病因
1、性激素水平
腋臭患者多出生至青春期無明顯異味,隨著青春期到來,性腺的發育,激素水平的升高,腋臭患者開始散發出難聞氣味,隨著年齡增長,氣味又會逐漸的消退,這種現象提示激素與腋臭有關。
2、神經因素
頂泌汗腺及小汗腺都受神經支配,在精神因素的作用下交感神經興奮從而支配頂泌汗腺分泌更多代謝產物,同時小汗腺分泌大量汗液,致使腋窩處潮濕,為腋窩處的細菌滋生提供良好環境;腋窩的汗液可以使頂泌汗腺分泌物溶解,使得代謝產物更加充分的與腋窩處的細菌接觸,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加重腋臭。
3、食物
富含烯或類胡蘿蔔素的食物可能加重腋臭氣味,這類食物主要是西紅柿、橘皮、富含粘質腺毛的茄科植物等,但是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文獻報導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
4、遺傳因素
大量研究發現ABCC11基因與腋臭的發病相關。
5、腋窩處微生物水平
腋臭患者腋窩處的微生物密度明顯高於非腋臭患者。
腋臭的嚴重程度
腋臭可分為4級:
0級: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聞到臭味。
1級:劇烈活動後,僅自己才能聞到輕微臭味。
2級:輕微活動後,可聞及較強烈臭味,但僅在30cm內聞到。
3級:休息狀態下,可聞及強烈的臭味,超30cm外也可以聞到。
如何診斷
目前腋臭診斷標準尚無統一定論,組織病理學檢查被目前認為是最客觀的判斷療效的標準。目前將國內外的診斷標準分為主觀標準和客觀標準。
一、主觀診斷標準:
1、由兩名醫生可聞及明顯異味。
2、青年患者,加重因素(運動,食物等)。
3、患者往往有家族遺傳史。
二、客觀診斷標準:
1、在腋窩處肉眼看見黃色結晶顆粒和稠厚物,並通過生化檢查到E-3M2H-Gln複合物或者E-3M2H 。
2、檢測ABCC11基因。
3、檢測多耐藥相關蛋白8及載脂蛋白D表達含量。
如何治療
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使用外用藥物、局部注射藥物、肉毒毒素局部治療、高頻電針、激光治療、碘離子、微波治療等非手術方法。手術則包括腋窩部皮膚切除法、皮下修剪法、腫脹麻醉抽吸吸刮法、順腋紋切口厚中厚皮原位植皮術等手術方法。
以上治療方法各有優劣,具體選擇哪種治療方式取決於腋臭嚴重程度以及和醫生的溝通。
除了以上治療方法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 1、穿衣寬鬆:透氣、輕薄衣物;
- 2、保持乾爽:及時擦拭汗液;
- 3、清淡飲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