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睡覺總是滿頭大汗?由西醫角度看4個盜汗原因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睡覺睡到半夜,突然晃的一下醒了過來,心理會有有一種莫名的恐慌,心跳加速,彷彿剛剛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場面。

睡覺醒來後,出汗的情況又嘎然而止。
如此莫名其妙的“睡時汗出,醒則汗止”,讓人摸不到頭腦。

其實這就是老百姓說的“盜汗”

中醫多指晚睡時,人體陰虛,陽氣不足出現的陰虛陽亢,醒來後,陽氣重歸體表,溫度恢復正常,自然盜汗也就消失了。
而西醫,對於“盜汗”講究找到根源,治其根本,是甚麼疾病引起的,針對疾病對症治療。

所以,具體到我們生活中,晚上出現大量盜汗的原因可能是這4種,清楚後你就知道如何處理了:

神經系統的調節失常

小孩睡覺流汗

夜晚睡覺時盜汗與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異常有很大的關係。

這種現像對於小孩尤其明顯。

小孩的皮膚中含水量相對較多,還有毛細血管的分佈密集,身體的代謝功能也比較旺盛,在神經系統的功能還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就會經常出現睡覺時出汗的現象。

此外,如果在睡前進行了激烈的活動,會促進機體的代謝功能,產生大量的熱量,在入睡後也可能會出現冒汗的現象。

除此之外,更年期的女性也會出現晚睡時盜汗的現象。
雌激素作為植物神經穩定的重要因素,隨著女性更年期的到來,其分泌會越來越少,植物神經也就會出現絮亂,於是就出現了慌潮熱汗的情況。

了解更多:原來左側睡對你的身體有這樣的好處!

睡前攝入過多的食物

入睡時大量冒汗也有可能是因為睡前吃了過多的食物。

因為在進食之後,會加速腸胃的蠕動以促進消化效率,致使胃液分泌量的增多,機體的代謝功能會明顯增強,排泄物也會隨著增多。

所以會使入睡後排泄的汗液量也明顯增多,因此,在睡覺前應該少進食。

血液中鈣含量太低

晚上睡覺出汗的情況,也可能是血液中鈣含量太低所造成的。

因為在血鈣偏低的情況下,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會明顯增強,會提升汗腺分泌系統的強度,增加汗液分泌量,最終出現了睡覺後大量出汗的現象。

所以及時的補充鈣質也是改善睡後出汗的有效手段。

糖尿病患者出現了低血糖

由於糖尿病患者沒有按照醫生叮囑服用降糖藥物或者服用其他藥物,或者為了降糖,長時間不進食等原因,會導致患者出現低血糖症。

體內血糖調節機制受損會出現典型的“出冷汗”,也就是盜汗現象。

高血糖並發症嚴重,但是一次嚴重的低血糖症可能會要了患者的命。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醫囑。

像“盜汗”這種情況,很多人認為是小病小災,甚至認為“不就是出汗麼”。

其實“盜汗”看情況,更要看人。

所以,當發現自身經常出現入睡後冒汗的現象時,應該引起警惕,儘早查明誘發的原因。

如果是身體問題,要及時就醫,儘早進行調理,改善身體狀況,保證高質量的睡眠,如此才能擁有強健的身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