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一生中會經歷很多變化,除了體型之外,貓咪的顏色變化可能就是鏟屎官們最容易注意到的了。
誒?等等!貓毛色變色?貓咪又不是變色龍,怎麼可能會變色?
實際上,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貓咪毛髮的顏色的確是有可能發生改變的。
有時這些改變是生理性的,但也可能是貓咪身體異常的信號,需要格外關注。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毛色變化之自然篇
因溫度而改變的毛色
像喜馬拉雅、暹羅及某些布偶等有著重點色的貓咪, TA們的毛色變化是由溫度決定,臉、耳朵、尾巴,腿由於溫度低而色深。
在寒冷的冬天或者剃毛變冷的時候,TA們的軀體也會越來越“黑”。
酪氨酸酶(一種參與產生黑色素的酶)突變後,對溫度非常敏感,只能在較冷(< 33℃)的皮膚區域才能正常發揮作用。
所以重點色貓咪只有尾巴、鼻端、四肢等遠離身體軀幹、溫度較低的地方才會出現貓咪本身的顏色。
也因此,重點色的貓咪會隨著溫度和年齡不斷變色,越來越黑…
因年紀增加而變灰白/黃
如同人類老了頭髮變白一樣,貓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部位也會因為失去色素沉著,出現灰白的毛髮。
由於個體差異,貓咪出現灰白毛髮的年齡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大多數情況下:
● 貓咪的眼睛和嘴巴周圍最先變灰白,隨後還可能會在身上出現一些灰色斑塊;
● 隨著年齡的增長,貓咪(特別是橘貓)的鬍鬚可能會變黑;
● 一些貓咪身體白色部分,特別是唇邊、爪子,可能會變黃。
除了自然變黃,長期吃了東西清潔不到位(可能是口腔問題導致)、
黑下巴等皮膚問題,也會導致變黃
因陽光照射而變淺
有的黑貓在陽光下變成了紅棕色,可能是經常暴露在陽光下後,紫外線損傷黑色素所致。
一般情況下,毛髮中的黑色素能通過反射陽光和吸收部分紫外線,起到屏障作用,保護皮膚免受陽光輻射的損傷。
但如果長期過度暴露在陽光下,紫外線也會損傷毛髮中的黑色素使得毛髮顏色變淺,色澤暗淡,就如同人類頭髮經常在陽光下暴晒會變枯黃一樣,但這種變色一般是可恢復的。
毛色變化之異常篇
雖然溫度、年齡、陽光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引起貓咪毛髮顏色變化,但還有一些顏色改變是由疾病或是營養因素引起的,需要鏟屎官格外注意。
酪氨酸缺乏導致黑毛變紅
黑貓顏色變成棕紅,還可能是貓咪體內長期缺乏酪氨酸,合成黑色素的原料不足所致。
營養不均衡,或某些可能干擾酪氨酸代謝的疾病(如肝臟疾病、腎臟疾病、甲狀腺疾病),可能引起貓咪長期缺乏酪氨酸。如果貓咪出現肉眼可見的“生鏽”,請進一步帶去醫院檢查原因。
酪氨酸與黑色素
貓咪毛髮的顏色主要取決於存在的黑色素的類型和數量。
黑色素有兩種:真黑素(灰-黑色)、褐黑素(淡黃-棕色),其中真黑素只由酪氨酸合成。酪氨酸可在體內由苯丙氨酸合成,存在於許多高蛋白質食品如雞,火雞,魚,牛奶,酸奶,奶酪中。
雖然大米等穀物也含有酪氨酸,但貓是食肉動物,TA們能更有效地消化動物蛋白。因此,肉類或魚類才是TA們補充酪氨酸更好的方式。
在無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如果黑貓變“紅”,可以嘗試為貓咪調整為高蛋白水平的飲食。
因白癜風而變白
貓咪患白癜風後,可能因色素脫失而變白。
白癜風是後天出現的局限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疾病,不僅僅會出現在人類身上,也會出現在貓咪身上,但發病率低,比較罕見。
一般情況下,白癜風除了毛色改變外,並不會有其他不適。但可能引起白癜風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遺傳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接觸毒素、神經系統疾病等。
所以如果你家貓咪顏色脫失越來越嚴重,需要帶去醫院進一步檢查有無其他疾病因素。
因黃疸而變黃
貓咪存在膽紅素代謝障礙,使得體內血清膽紅素(金黃色)濃度升高,就可能會出現鞏膜、皮膚及黏膜等組織變黃,稱為黃疸。
在膽紅素代謝過程中,只要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了障礙,都可能產生高膽紅素血症,出現黃疸。
例如:
➤ 疾病、毒素、藥物導致紅細胞破壞增加;
➤ 溶血反應;
➤ 肝炎;
➤ 消化系統腫瘤;
➤ 各種原因導致的肝損傷(如毒素、藥物);
膽紅素的代謝
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被降解為非結合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由肝臟轉化成結合膽紅素後,隨膽汁分泌至膽管,再進入腸道。
在腸道內,結合膽紅素被還原成尿(糞)膽原後隨尿液、糞便排出體外。
如果貓咪出現皮膚、黏膜變黃,一定要趕緊帶去醫院檢查病因哦,不可耽擱治療哦!
貓咪既然能變灰變白變紅變黃,有沒有可能變藍變紫變綠呢?
還是有可能的,比如國外一墨料倉庫著火後,貓咪被染成藍色…
雖然變成五顏六色的貓咪看起來很好笑,但還是想提醒一下,由於許多人工染料都含有對貓咪有毒有害的成分,不應該圖一時好玩去給貓咪化妝或染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