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眉毛,但是它到底是乾什麼用的?除了可以防止汗、水、碎屑進入眼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眉毛如何移動,跟人類的社交大有關係。
古今眉毛大不同
2015年的一項研究表示,現代人的思維反映了我們的祖先的生活方式——在進化過程中,他們必須互相合作才能生存。而最近我們發現,我們的生理結構也反映了與他人相處的重要性。
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發表的研究顯示,我們的骨骼(至少頭骨的形狀)反映了我們的能力——表現出恐嚇或友好的能力。
眾所周知,古人類比如尼安德特人看起來和我們有些不同。最明顯的區別是,古人類擁有鮮明而突出的眉脊,而我們的前額則平坦且豎直。
科學家們一直難以解釋這種差異。甚至有句名言說,只要尼安德特人戴上帽子蓋住這一特徵,他們就可以直接出現在紐約的地鐵,沒人會注意到有什麼不對勁。
為什麼古人類的眼睛上有著如此突出的眉脊,而現代人卻沒有?我們最近的研究可能找到了能解釋這種差異的答案:我們靈活多動的眉毛可以表達多種微妙的情緒——這可能對人類的生存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古人類的眉毛:象徵支配地位
已有研究顯示,現代人類看到遠處有人時,會不自覺地暫時揚起眉毛,以表明自己不會給對方造成威脅。19世紀時達爾文就注意到,我們在表達對他人的同情時也會抬高眉毛。
為了進一步了解眉毛的用途,我與同事里卡多·戈迪尼奧、保羅·奧伊金斯一起觀察了一個名叫“卡布韋1”的頭骨化石的標誌性眉脊。戈迪尼奧用3D工程軟件削掉了他的巨大眉脊,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發現他厚重的額頭並沒有帶來任何空間優勢。
一種常見的理論是,古人類突出的眉脊有助於咀嚼或者有其他實際功能。但是我們的研究發現,它們並沒有這些功能。即使削掉眉脊,臉部的剩餘部分在咀嚼時依然沒有受到影響。這就意味著古人類的眉脊一定具有某種社交功能——最有可能的是和其他靈長類動物一樣,用來展現社會支配地位。
而對於我們現代人類而言,失去這樣的眉脊可能讓我們看上去沒那麼嚇人,但不止如此,更平坦、豎直的前額能讓我們做些極其不尋常的事——以種種微妙且重要的方式來移動我們的眉毛。
眉脊的消失最初可能是由於我們的大腦或面部的削減而導致的,但它的消失也讓我們的眉毛可以對身邊的人做出各種微妙而友善的表情。
現代人的眉毛:傳情表意
回顧歷史,這種顯著的面部變化發生時,人類社會正開始出現重大變革。變革的主要內容是,沒有親緣關係的人類群體開始合作了。
從那時起,現代人群體開始與遠方的朋友交換禮物。建立遠距離友誼的能力可能幫助了早期人類在新環境定居——因為他們有了可以依賴的伙伴,也有了退路。
為了減少近親繁殖,現代人居住在比古人類更大、更多樣化的群體中。因此,與親人以外的人發展友好、相互支持的關係有著深遠的影響。而我們靈活的眉毛也許是這些變化的關鍵部分。
這些變化並不是人類獨有的。狼被馴化時也產生了類似的變化。狗的臉更平坦,更愛搖尾巴。而且在動物收容所裡,那些能揚起眉毛讓自己看起來更可愛的狗更有可能被人領養。
似乎對於人類(和狗)來說,能夠與他人相處是生存的關鍵。而對於我們的祖先而言,眉毛的演化在表示友好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是我們“自我馴化”過程的一部分——我們人類的大腦、身體、甚至一個不起眼的解剖結構,都在驅使著我們與周圍的人好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