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水員戴夫》是近期非常熱門的一款遊戲,受到了大批玩家的喜愛。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款放鬆愜意的遊戲背後,隱藏著一段令人感嘆的真實故事。
遊戲的主角潛水員戴夫在現實中是有原型人物的,名叫戴夫·肖,於1954 年在澳洲出生,職業是一名飛機駕駛員。當其45 歲在菲律賓度假時,迷上了潛水運動,並就此開始進行專業訓練,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具有相當豐富經驗的資深潛水員,擁有了超過300 次的潛水經歷。並在這段時間裡結識了同樣熱衷該運動的好友唐·謝利。
戴夫·肖2004 年,戴夫來到南非,挑戰位於此處的著名深水洞窟—— 布須曼洞穴(也是遊戲裡藍洞的原型)。該洞最深處有283 米,因其獨特的構造,一直以來吸引了無數的潛水愛好者。
戴夫在下潛至271 米時,發現了一具埋在沙土中的人類遺體。而這就是十年前在此處遇難的年輕潛水者,德恩·德雷爾的遺骸。
德恩·德雷爾於1994 年在布須曼洞穴潛水時發生意外,永遠地留在了洞窟底部。其家人曾經求助於打撈公司,希望尋回他的遺體,卻最終失敗。事後,戴夫立刻聯絡了德恩的親屬,並作出了承諾,要將他們儿子帶回地面。
為了這次行動,戴夫與唐制定了計劃,做了很多準備,並召集數名潛水員同伴。同時,他深知此行風險很大。時年50 歲的戴夫告訴好友唐,假如自己遭遇不測,唐要以保證自身安全為先,不要來救他。
2005 年1 月8 日,打撈行動開始,當地的媒體和支持者擠滿了布須曼洞穴周圍。
布須曼洞穴最初一切都還算順利,戴夫作為首位下水的成員,成功到達了德恩遺體所在的位置。但不幸還是降臨了。長期埋在泥沙裡的遺骸並未完全骨骼化,所產生的浮力讓戴夫沒能在預定時間內將其裝入袋中,加上引導繩纏繞和一些突發情況,他的呼吸開始紊亂。
戴夫所使用的水下氧氣設備,必須在平緩呼吸的條件下才能正常運行。這一變故直接導致情況急劇惡化。持續的巨大水壓最後吞沒了戴夫,他長眠在了布須曼洞穴裡。好友唐雖然最後脫險,但也因上浮速度太快而引起減壓病,造成了永久性的機體損害。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幾日後,其他潛水員在布須曼洞穴工作時驚訝地發現,遇難的戴夫就出現在水下20 米處的岩壁附近。眾人猜測,應該是在事後清理引導繩時,無意間將他從水底區域拉了上來。而他身邊還有個袋子,裡面裝的就是德恩的遺體。
戴夫用生命為代價,完成了對德恩家人的承諾。
雖然已經離世十八年,但戴夫的精神依然留在了很多人的心中。在《潛水員戴夫》中享受平穩生活的憨態大叔,也是遊戲行業對他的一種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