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奶拿鐵是什麼?椰子汁、椰奶、椰果又是什麼?

沒想到,一年過去了,“椰奶”的概念依然這麼火。

它就像甜品/飲品界的“萬金油”,管你是啥,都能拉來配一配。“椰奶拿鐵”“椰奶奶茶”都是基本操作,現在,什麼“椰奶抹茶”“椰奶檸檬茶”的搭配也開始腦洞大開地出現了……

這個超級火爆的“椰奶”究竟是什麼,是我們平時喝的那個椰子水嗎?

01

椰奶”是什麼?

椰子水和椰奶的概念,其實很好區分——椰子水(椰子汁)是天然的,而椰奶(生椰)是人工製造出來的。

椰子水。

一顆椰子,從植物學層面可以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內果皮、液體胚乳和固體胚乳。

外果皮是椰子最外層的那一層堅硬的綠色外殼,我們在超市見到的椰子通常已經提前去掉了這一層外殼,在外面的椰子攤就能見到它的真容了。

中果皮是椰子那層厚厚的白色纖維,而內果皮就是開椰路上的最大障礙——硬而脆的椰殼,當椰殼和菜刀相遇,拼個兩敗俱傷也不是沒可能。

液體胚乳,就是清澈透明的椰子水,而固體胚乳就是肥厚的椰肉了。這一整顆椰子,其實就是椰子樹的種子。

在自然條件下,椰子落到地上後就有可能發芽、萎縮,發育成一棵椰子樹。不過大部分椰子都沒這個機會了,畢竟它們的歸宿是人類的肚子。

椰子水中水的含量大概有94% 左右,其餘則是可溶性糖、礦物質以及少量的蛋白質和油脂。

因此椰子水的口感十分清爽甘甜,在炎熱季節的時候,來上一顆冰椰不光補水,還能補充電解質。

而且椰子水的熱量也很低,椰子水每100克含熱量約20千卡左右(純牛奶每100克是54千卡),偶爾喝一口不用太擔心熱量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新鮮椰子的椰子水是清澈無色的,如果敲開一顆椰子它的椰子汁已經變得有些渾濁、發黃了,那麼這顆椰子就不太新鮮了,不建議繼續飲用了。

在正常情況下,椰子生長得越久,它的液體胚乳部分就會逐漸減少,而固體胚乳部分則會增多,椰子也就從青椰變成了老椰。

青椰通常用來直接喝,而老椰的椰肉厚實,就可以用來製作椰奶、椰漿、椰子油、椰子奶粉等椰子製品了。

比起椰子水,椰奶無論是外觀還是顏色都要濃郁得多。

椰奶通常都是乳白色,入口也是濃濃的奶香味,口感柔滑而不失厚重,能夠撐起一道甜品的主風味,也難怪它能成為甜品界的萬能選手。

02

“椰奶”是怎麼製作的?

椰奶,其實就是將椰子的液體胚乳和固體胚乳一起打碎再過濾獲得的混合物。因此,它其實是綜合了椰子水的清甜,以及椰子肉的滿滿營養和熱量——椰子肉中有大量的油脂和蛋白質,不僅營養豐富,熱量也很高。

不過在椰子製品的加工過程中,製作工藝並不只是簡單粗暴地混合——打碎——過濾,而會有更加細化的流程。

在工廠中,椰汁和椰肉打碎的混合物被稱為粗製椰奶。粗製椰奶去掉多餘的水分,成為粘稠、濃厚的狀態,就是東南亞飲食中常見的椰漿。當然,作為商品的椰漿還會適當添加一些糖、增稠劑、食品保鮮劑等,讓它的品質更好。

而如果將粗製椰奶經過熱加工、離心過濾掉過多的油脂,剩下的高蛋白低脂溶液部分就是椰奶的前身了。

之所以說前身,是因為在正式成為椰奶前,它還要經歷稀釋,再適當添加糖、食品添加劑等,才是我們平時喝到的椰奶飲品

如果是甜品製作中用到的椰奶/厚椰乳,還可能添加一些會讓口感更好的脂類物質,比如單、雙甘油脂肪酸等。它們會讓椰乳的口感更順滑、更香。

在粗製椰奶過程中過濾出來的油脂部分,就是椰子油。它也是熱帶地區的人們常用的油脂來源。

椰子油在一些商家的宣傳裡,被稱為“萬能油”,說它“可以加速燃燒脂肪,減緩大腦衰老,提高人體免疫力”,但其實椰子油並沒有這麼神,不要輕信商家關於椰子油功效的各種浮誇宣傳。

過濾後,還會留下大量的果肉碎渣,將它們乾燥脫水後,其實就成了甜品中同樣常用的椰蓉。椰蓉香香脆脆,還帶著淡淡奶香味,能為整道甜品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另一種類似的產品椰子片,也是椰肉榨油後再乾燥製作的,因此脂肪含量更低,熱量也更低,但同時口感和香味也不如椰蓉。

03

椰果又是什麼?

其實,椰子和甜品的組合併不罕見。早在椰奶拿鐵火起來之前,盛產椰子的東南亞地區就將椰子放進了菜譜,做出了各種各樣的椰子味兒甜品,只不過它們都沒有椰奶這個概念誘人罷了。

說到椰子做的甜品,不得不提椰果這個東西。看完上面的內容,你會發現——白色半透明的椰果,似乎和椰子的哪個部分都不太像?

椰果。

從外觀上來看,它最接近的是椰肉,但從口感上這兩者也差遠了。難道椰果是憑空冒出來的?

其實,椰果是椰子水的產物。椰果的正經名字叫做椰纖果,它是用椰子水或者椰乳經過一種名為木質醋酸菌的微生物發酵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其實是纖維素凝膠物質。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吃的椰果是微生物造出來的。當然,也不用談微生物色變。

椰果的製作過程已經十分成熟了。目前的椰果除了用椰汁天然發酵的,還有直接用稀釋椰汁、水、糖、冰醋酸、牛奶的混合物來發酵的平替版本,所以完全不必因為椰果是微生物發酵食品而太擔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