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桃是水果最易「過敏」,吃前一個動作風險減掉一大半!

是最易引起過敏的水果。

泡熱水對降低水果過敏沒用

如果過敏症狀不嚴重,有果皮的水果可以試試削皮後再吃,削厚點。因為水果的過敏原主要集中在果皮上,果肉中較少。

水果美味可口,營養豐富,但你知道嗎?

水果也是十大過敏食物之一呢!

吃水果也會過敏?

是的。

水果過敏主要是人體免疫球蛋白IgE 介導的免疫系統對水果中的某些蛋白質成分(過敏原)發生了過激反應,從而導致人體的病理損害,屬於I 型過敏反應,也叫速髮型超敏反應[1] 。

從名字就能看出來,水果過敏一旦發生通常會迅速出現症狀

食物過敏發生機理過程。圖片來自參考資料[2]

誰是最易過敏水果?

說過到敏,你想到的第一個水果是?

我猜很多人會先想到芒果,芒果的”過敏人設”確實比較深入人心。

會導致過敏的水果分佈比較廣泛,有芒果、菠蘿、荔枝、香蕉、牛油果、楊梅、覆盆子熱帶水果,也有桃、蘋果、杏、甜櫻桃、草莓、梨、奇異果、軟棗奇異果薔薇科水果,亞熱帶水果楊梅也有導致過敏的病例報導[1] 。

常見致敏水果及其過敏原,看不清可點擊查看大圖。圖片來自參考資料[1]

最容易引起過敏的水果是:桃![1-3]

桃因為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美味的口感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種植並消費,但它也是最常被報導為致敏的水果之一。

根據歐盟呼吸道健康委員會在2010年發布的歐洲調查結果顯示,最容易引起過敏的水果就是桃,致敏性為5.4%,到2014 年時上升為7.9%,其後依次為蘋果(4.2%),奇異果(3.6%),香蕉(2.5%),甜瓜(1.6%)[1,2] 。

北京協和醫院對近2000例嚴重過敏進行分析後,由食物誘發的1501例嚴重過敏中,20% 由水果蔬菜誘發,最常見的致敏水果就是桃[3] 。

泡熱水能消除過敏嗎?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這些過敏原不都是蛋白質嘛,一加熱蛋白質變性,是不是就好了?

大多數水果過敏原具有熱穩定性、耐消化等特點,像蘋果 100 °C 處理2 小時,過敏原與IgE結合活性才顯著降低,而桃子120 °C 處理30 分鐘或微波烘箱140 °C 處理30 分鐘再150 W 超聲波處理15 分鐘,也都沒什麼效果。

各種水果致敏性消減技術的效果,看不清可點擊查看大圖。圖片來自參考資料[4]

工業化生產運用多種複合加工技術也不能完全消除水果中的過敏原,家庭日常泡熱水這種處理溫度與時間根本不會對過敏原造成什麼影響[ 4] 。

更不要說,包括熱處理在內的多種措施往往會損害水果及其製品原有風味與營養價值,不同的熱處理方式還會導致水果發生不同程度的顏色暗沉。例如熱處理會促使蘋果發生褐變,總酚與維生素C 含量分別降低約33% 和8% ,導致其抗氧化活性顯著下降[4] 。

過敏與不耐受不一樣

不耐受的原因是缺少完全消化某食物所需要的酶患腸易激綜合徵有胃腸道疾病等。

對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是常見例子,也可能因為果糖不耐受從而對一些高果糖水果不耐受。

不耐受往往只影響消化系統,引起的症狀也都不太嚴重

只是,當過敏反應也表現為消化道症狀時,有些人分不清到底是過敏還是不耐受。

其實,比較簡單的區分辦法就是看出現症狀時的攝入量

免疫系統很敏感,如果是過敏,只吃一點點也會”啟動”過敏反應,症狀嚴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是對某種水果不耐受,你還是可以吃一些而沒有任何症狀的,只有當超過一定量時才可能出現胃腸道症狀[5]。

水果過敏都有什麼症狀?

水果過敏的主要症狀有兩類,症狀輕微的口腔過敏綜合徵和比較嚴重的全身反應[1,6] 。

口腔反應與全身反應

口腔過敏綜合徵(Oral Allergy Syndrome, OAS)多表現為口唇、口腔粘膜、舌甚至咽喉部位出現粘膜水腫、癢、燒灼感或刺痛

全身系統反應則是在全身各臟器均可出現過敏反應,包括:

消化道症狀:嘔吐、腹瀉、腹部痙攣性疼痛等;

呼吸道症狀:氣短、喘息、咳嗽、喘鳴、低氧血症等;

皮膚粘膜症狀:全身風團、瘙癢、唇舌上齶腫脹等;

心血管系統:低血壓、暈厥、意識喪失、過敏性休克等。

當你吃了某種水果,很快出現上面提到的一些症狀,很可能就是對這種水果過敏。

不同水果的過敏症狀

不同品種的水果,過敏症狀也不一樣,並且跟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環境有很大關聯[1] 。

下面只是介紹了這些水果有報導的常見過敏症狀,不代表吃這種水果不會出現其他症狀

芒果

一般水果過敏,都是速髮型超敏反應,症狀出現很快。

而芒果過敏除了幾分鐘到半小時內出現症狀的速髮型超敏反應,還有48或72小時才出現的遲髮型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症狀

接觸芒果皮、芒果肉、樹汁液、損傷的樹葉、外殼甚至樹幹,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症狀,主要是接觸性皮炎和口腔過敏綜合徵,口唇周圍、臉部及身體皮膚發炎、瘙癢、皮疹或者水皰等。也有人會出現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7] 。

菠蘿

菠蘿過敏的患者往往出現噁心嘔吐、皮膚潮紅等症狀。

不過這裡順便提醒一下,吃菠蘿時,感覺”扎嘴”,這不是過敏,也不是菠蘿蛋白酶刺激口腔粘膜,而是菠蘿中的草酸鈣針晶真的在扎你的嘴。

泡鹽水和熱水不能對菠蘿蛋白酶怎麼樣,但能讓草酸鈣針晶溶解在水里。

荔枝

荔枝過敏容易出現蕁麻疹、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呼吸困難等症狀[1,6] 。

蘋果

蘋果過敏時,易出現急性蕁麻疹、喉頭水腫、胸悶氣喘、口唇發紺等症狀。

桃過敏比較有意思,常常跟蒿屬花粉過敏相伴出現。

這就涉及到水果過敏的”傳染性”。

水果過敏的”傳染性”

【這部分原理較多,可以跳過】

對某些水果過敏的患者,會對跟其相同科屬的水果和不同科屬的水果過敏,也會對乳膠、花粉等其他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稱為過敏的交叉反應[1,8] 。

這是因為這些水果、乳膠和花粉中的過敏原含有相同的表位,表位就是跟免疫細胞或抗體結合的結構。這樣一來,識別乳膠過敏原的免疫蛋白也會識別香蕉,反之也一樣,結果就是雙雙過敏。

花粉過敏⇄ 水果過敏

蒿和樺樹的花粉是引起季節性鼻炎、哮喘最常見的兩種花粉。

蒿花粉相關食物過敏中(64%)是引起過敏反應最常見的食物,蘋果、芒果緊隨其後[8] 。而在桃誘發的嚴重過敏反應患者中,71% 對蒿花粉過敏[3] 。

91% 的患者花粉過敏症狀出現時間早於食物過敏。但一旦花粉與食物出現過敏交叉反應,就不太能再互不相干了。

在蒿花粉季節,14%的患者食物誘發的過敏反應症狀會加重,幾乎所有患者(98%)哪怕在蒿花粉季以外時間進食敏感食物仍會出現過敏症狀[8] 。

不過,桃過敏有南北差異,南方多為單一的桃過敏,而北方多是蒿花粉過敏伴桃過敏。

蘋果和榛子則被認為是樺樹花粉相關食物過敏反應最常見的致敏食物。

乳膠過敏⇄ 熱帶水果過敏

乳膠-水果綜合徵(Latex-Fruit Syndrome, LFS)常常發生在奇異果、香蕉、芒果、牛油果等熱帶水果中,而且患者通常是先對乳膠過敏,然後由於交叉反應而發展為相關的食物過敏[1] 。

這些過敏水果之間也存在著類似的交叉過敏反應,把過敏反應相互”傳染”。

水果過敏怎麼辦?

雖然食物過敏的問題越來越普遍,但到現在為止,對於食物過敏還沒有特效治療方法,同時也沒有有效辦法能完全除去水果中的過敏原

如果你對某種水果過敏,嚴格避免食用含有這些水果的食品可能是避免過敏發作的最有效辦法

當然,還可寄希望於植物學家們選育出低致敏的水果。

如果你過敏症狀比較輕微,下面幾個辦法或許能讓你偶爾少吃一點解饞。

削皮吃

很多水果的過敏原主要聚集在果皮上,果肉中含量較少。

削皮時可以削厚點~

挑過敏原含量低的

桃子

選擇不那麼好吃新鮮的桃子,不要選擇油桃。因為優質的桃子品種(香氣濃、糖含量高及營養豐富)中過敏原水平較高,隨著儲藏時間延長過敏原含量也會增加,有種過敏原在油桃中含量較高。

真是個聊勝於無的辦法啊……

草莓

選擇白草莓,跟紅色草莓相比,白色品種中過敏原的含量更低。

這個辦法還算有用~

對蒿花粉和樺樹花粉過敏,或者對乳膠過敏的兒童或大人,要吃芒果、菠蘿、荔枝這些熱帶水果和桃、蘋果、草莓、奇異果這些薔薇科水果時要小心,先嘗試少吃一點,觀察下沒不良反應,再放心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