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我每天給貓咪餵飯、鏟屎,貓咪不給我好臉色就算了…
扭頭就黏著別人…
牠難道不知道這個家,是誰在餵牠養牠嗎?
還是我哪裡做的不好,貓咪就打心眼裡不喜歡我?
關於這個話題,老有人在留言區提問…
小編翻閱了各種五花八門的資料,本期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困惑:
內容目錄
貓咪知不知道是誰在照顧牠?
先說答案:當然知道。
多口之家中,貓咪分得清不同行為動機的人。
所以,如果分工不同,貓咪分得清給牠鏟屎的、陪玩的,以及餵食物的分別是哪個人。
21年,東京農業大學及麻布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
即便是面對完全陌生的鏟屎官,在符合貓行為學的模式下,與貓友好互動2週,貓咪的身體(皮質醇和催產素)會誠實的反饋出對陪玩人員具有一定的依賴性,而對只負責添飯的則無明顯變化。
側面反饋出,貓咪是能夠識別不同分工職能的鏟屎官的。
那貓咪會有“最喜歡的主人”嗎?
遺憾的是,貓咪很可能既沒有“主人”,也沒有“最喜歡”這種概念。
AnimalWised的回顧研究中認為:貓咪並不會選擇或認定某個人當牠的主人,這與狗狗不同,貓咪沒有主人。且有許多貓咪可能沒有最喜歡的人。
牠們只有“與XX建立了更密切的聯繫”這樣的認知範疇。
所以貓咪通常會更願意挨著老熟人休息、有老熟人在場時更安心…
但對絕大多數貓而言,只要食物和環境不發生改變,哪怕換個鏟屎官,自己留守居家十天半月甚至更久,也完全沒有問題…
因此,想要“成為貓咪最喜歡的主人”多少有點不切實際,不如考慮怎麼成為貓咪關係親密的老熟人…
那貓咪喜歡怎樣的人呢?
2011年維也納大學的一個實驗發現:貓咪很喜歡和女性主人挨挨蹭蹭、膩在一起。
而在貓界,也確實有一些“大眾審美標準”,是女性更佔優勢的:
√聲音清亮、溫柔、波頻高的,遇到貓咪捏起嗓子說話的。
√動作幅度小,不咋咋呼呼、一驚一乍的。
√沒有強烈味道,或分泌的氣味、信息素更友善的。
不過,除了上面這些“客觀”因素,2011~17年間多項研究也證實:餵吃的、鏟屎、陪玩…這些互動,也是會增加貓咪好感的。
既然“互動”有效,那為啥貓咪不偏愛那個每天給牠鏟屎餵飯的我?
為啥貓咪不是最喜歡鏟屎餵飯的你?
· 互動了,但不是貓咪想要的互動。
貓咪會希望掌控和主導互動關係。
與貓互動時,貓咪能否決定何時開始、你能否在貓咪想停時就放牠離開、是否由貓來控制互動的深淺…都會影響貓咪對你的評價。
如果你老是想抱就抱,吸爽了才放貓…貓咪就會選擇家中的其他成員(且通常是並不親近貓的那個人)。
· 餵吃的時,是良性互動,還是無情的自動餵食器?
主要原則是:趁貓咪餓了需要吃飯時候餵飯,且你的餵飯過程,也要讓貓咪看到。
例如你也會每天給貓咪餵吃的,但能早起餵第一口飯、在貓咪撒嬌時候會偷偷餵零食的…都是別人的話,你明顯就會被忽視啦。
最好的方法是:兩個人都不起床,錯開時間餵食
· 陪玩了,但沒玩夠。
貓咪對玩耍的時間和質量需求都很高。
如果只是周末才和貓咪玩耍,或是家裡利用率最高的是自嗨玩具的話…
就算獨居一人,沒准你在貓咪心目中的地位,也排在了自動餵食器和自嗨玩具之後。
如果一直是你勤勤懇懇餵飯鏟屎,但貓咪更喜歡別人,不妨著重反思下上面三點,哪裡沒做到位。
當然,也有些歪招…
一些劍走偏鋒的歪招…
除了貓咪的性格,牠的生活經歷、飼養方式、環境、家中其他成員關係等,都會影響貓咪對某個鏟屎官的行為準則。
所以如果貓咪還是不動心,可以考慮試一試其他“歪”招。例如:
· 如果家裡貓咪喜歡男性,特別是喜歡睡他們的胳肢窩…
可能是體溫和體味的雙重影響,有的貓咪喜歡重口味,小姐姐們可以考慮在運動後嘗試和貓咪貼貼。
· 如果家裡貓咪喜歡號稱“有貓沒你”的你爹媽、靦腆的偶爾來做客的人…
可能是距離感的影響,有的貓咪更希望有自己的空間,可以考慮偶爾對貓欲擒故縱、視若無睹一下。
· 如果貓咪天天黏著家裡的小孩,甚至會打攪他做作業…
可能是玩耍時間和強度的影響,通常只有小朋友願意天天陪貓瘋玩半小時以上…針對這類貓咪,想要爭寵,不妨多抽一些時間出來陪貓每次玩盡興。
· 條件允許,你還可以:把餵零食的工作搶過來、把給貓咪剪指甲的工作推出去、餵罐頭時故意放緩動作、身上沒事就揣著貓薄荷…讓貓咪加強一個個關於你的美好記憶。
事實上在多貓家庭中,通常不會所有貓咪,都只喜歡同一個鏟屎官…
所以說,每隻貓咪都會有自己的偏好…
沉穩vs熱情、無微不至vs高冷…多多嘗試不同的相處模式,總能試出小貓咪喜歡的套路。
當然,如果你還不是貓咪最喜歡的人,也不要沮喪。因為貓咪心裡,可能本來就沒有一個最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