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平常運動時間都集中在一早一晚,尤其上班族,基本就是上班前和下班後。早上運動和晚上運動,哪個效果好?
近日,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減脂的“最佳運動時間”。
結合新研究及專家觀點,梳理早晚運動的優缺點,讓你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宜的時間。
早上運動更燃脂
這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發現,與深夜休息前運動相比,在早期活躍階段進行鍛煉(相當於人類中的晨練)增加了脂肪組織的分解、產熱以及脂肪組織中線粒體等的基因表達,從而提高新陳代謝率,帶來更好的“燃脂效果”。
研究人員發現,運動對脂肪代謝的影響具有時間依賴性,但不會干擾脂肪生物鐘。晨練和晚練之間確實存在著不同的代謝狀態,這種差異是獨立於食物攝入量的。在晨練的情況下,脂肪分解會顯著增加,晚練卻沒這麼明顯的效果。
晨練VS晚練,優劣勢一覽
具體什麼時候鍛煉,應根據外界環境和自身狀態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時間。
從人群狀態看
權威醫學期刊《生理學前沿》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男女推薦運動時間存在差異,女性晨練減脂減重,男性晚練降壓護心。
研究人員對56名25~55歲參試者(女性30名,男性26人)展開了為期12週的研究。這些參試者都有日常運動習慣,不吸煙,身體質量指數(BMI)都小於25,他們被隨機分在早6~8點鍛煉的晨練組和晚6點半~8點半的晚練組。
結果顯示,與晚練相比,晨練可使女性全身脂肪和腹部脂肪分別多減少3%和7%。對男性而言,晚練可增強脂肪氧化、改善代謝和情緒、降低收縮壓(比晨練多降9%)、減輕疲勞感,因而更有益降低血壓,保護心臟。
從外界環境看
晨練優點:早上太陽還沒完全升起或有云霧,溫濕度較適宜,以跑步為例,30~40分鐘的中慢速跑步出汗量不會太大,體感較為舒適。
讓人戒掉睡懶覺的習慣,讓身體徹底甦醒過來,一整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晨練缺點:經過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植被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相對較低的溫度也不利於空氣中的塵埃和顆粒擴散,空氣質量差,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
另外,早上起床後一般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如果空腹或者進行高強度運動,很容易誘發低血糖。
晚練優點:空氣含氧量較高,溫度適宜,環境有利於鍛煉。晚上時間方便且充裕,不影響工作和學習。
晚練缺點:上班族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身心疲勞,身體機能和反應能力下降,這時高強度鍛煉不利於恢復體能,還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此外,高強度運動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讓交感神經活躍起來,甚至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可能導致難以入睡或失眠。
一份晨/晚練注意事項
選擇不同時間運動,分別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晨練篇
不要天剛亮就練
此時戶外光線暗,不利於辨識腳下及四周環境,容易發生絆倒等意外。尤其秋冬季節,日出前氣溫非常低,易著涼,建議上午9點以後,氣溫稍有提升再去晨練。
不要空腹晨練
若不進食就開始鍛煉,可能會因血糖濃度低、能量不足而出現頭暈目眩、腿軟乏力等情況。
應在晨練前吃些好消化的食物來補充能量,例如香蕉、餅乾、米粥等,同時要注意補水,可以喝一杯蜂蜜水。也不能吃太飽,只要不感到飢餓就好。
需要充分熱身
晨起後身體尚未完全甦醒,靈活性和協調性不佳,如果直接晨練可能會出現運動損傷。
建議熱身做足15分鐘,直到微微發汗,呼氣稍有緊促感,關節和肌肉靈活潤滑為止。
晚練篇
餐後一小時再鍛煉
晚上鍛煉最好在晚餐結束一個小時後再開始,以免影響消化吸收。
運動強度不宜太大
最好不做很興奮的競爭性運動,而應該做單調一點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等。同時要避免劇烈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宜,因為過度勞累後身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很可能影響當晚睡眠和次日的狀態。
時間不要太晚
身體在運動時所產生的內啡肽等激素會在1~2個小時內代謝掉,把握好運動時間,不要太晚運動,也就不會造成因身體興奮而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