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又是被經痛折磨得差點光顧急診。
從剛開始經痛就不斷被洗腦:“以後抓緊時間生孩子,生完就不會經痛了。”
曾經我對此是深信不疑的,但現在我想告訴大家,這話不全對。
身邊不少朋友因為經痛,止痛藥從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到萘普生都吃過。
今天,吃過西藥,做過理療,喝過中藥的小編來跟大家談談生孩子和經痛的關係吧。
什麼是經痛
經痛是月經前後出現的下腹部疼痛、墜脹感,可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瀉、乏力、頭暈、乏力;嚴重的話會有面色蒼白、出冷汗等。
哪種經痛生娃後可能不痛
這種經痛是原發性經痛,僅僅在每個月月經的時候才會痛;一般在月經初潮後的1—2年內開始出現,年輕的女孩子多見,疼痛的劇烈程度甚至可使人暈過去。
去醫院檢查沒有發生器質性病變,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相關,增高的前列腺素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出現疼痛,通常表現為痙攣性疼痛;
前列腺素甚至可以經由血液到達身體其它部位,引起肌肉收縮;比如:胃部肌肉收縮引起的噁心嘔吐,腸道肌肉收縮引起的腹瀉,及手臂肌肉的酸痛等。(注:前列腺素並非由前列腺生成,所以並不是只有男性才有)
原發性經痛生完孩子可能緩解,女孩子由於排卵功能不夠穩定、子宮頸口小、月經引流不暢等引起的經痛,隨著年齡增長,內分泌系統功能會有所改善,排卵變得規律;
並且子宮發育日漸成熟,經血和剝脫的子宮內膜會更容易排出,尤其是在生完娃兒之後;所以對這部分經痛的女性同胞來說,生娃之後經痛消失這件事還是可以期待一下。
哪種經痛生娃後也會痛
這種經痛是繼發性經痛,症狀跟原發性經痛類似,但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盆腔炎症等;這種經痛在非月經期也會發生“經痛”症狀,疼痛隨著時間推移進行性加重,部分女性在生娃之前沒有經痛,生完之後反而有了,這種情況也需要多加註意。
經痛不能單純靠生娃來緩解
女性同胞們出現經痛還是要先到醫院檢查確診,不可以盲目地相信生了娃就“萬事大吉”了,而且像“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經痛,會引起不孕。
對於原發性經痛,一般疼痛不影響生活的情況,注意情緒調節,好好休息,平時適度鍛煉;
症狀嚴重、難以忍受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比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如發生劇烈疼痛至昏厥,要注意保暖,及時就醫(經常疼痛發作劇烈的女孩子一定要及時吃藥哦)。
另外,多喝溫開水還是要貫徹到底的。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要積極正確地檢查、治療婦科疾病,防患於未然。